北师大版8下物理 6.1透镜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8下物理 6.1透镜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27 20:0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透镜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通过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知道,用放大镜可以把小字放大我们会看得更清楚;旅游时有看到美好的风景我们会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眼睛近视的同学配一副眼镜就又可以看清楚东西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揭开上述现象中的秘密,引出课题。
一、透镜
学生分组用手触摸不同的透镜,并比较两种透镜的中心和边缘有什么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做凹透镜。”学生观察书中图6-1不同的透镜。发现透镜至少有一侧是球面。
展示下图:
CC’为主光轴(简称主轴),O为光心(位于透镜的中心)。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提出问题: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呢?
(观察与思考)
学生实验:用手电筒当光源(距离较远视为平行光),让光线穿过透镜,观察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的光斑(会发现光线穿过凸透镜得到的光斑小,凹透镜得到的光斑大,且光斑的面积大于凹透镜的面积)。根据实验现象学生说出透镜的作用。
教师归纳:凸透镜对入射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入射光有发散作用
三、焦点、焦距
重复上述实验,让光线穿过凸透镜并移动透镜直到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并测出该点到透镜的距离;再换凹透镜看能否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
教师归纳:
焦点O:平行于主轴的光通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
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展示下图
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成一个亮点即焦点,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则没有亮点,是不是凹透镜就没有焦点呢?展示下图
学生汇报测得的焦距。
由实验得到结论:1、与主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经过焦点。
2、每一个凸透镜有一个焦距。
提问:如果凸透镜的焦点处放置一点光源,光线通过透镜后怎样传播。
(根据光的可逆性得到:从焦点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光线与主轴平行)
我们发现平行于主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发生了偏折并经过焦点,说明凸透镜对入射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凹透镜后得到很大的光斑,说明凹透镜对入射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也就是说光通过透镜会发生偏折现象。
为什么光通过透镜会发生偏折现象呢?因为光通过透镜时发生了折射现象。
你能否用图表示平行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吗?
学生试着作图
教师展示正确的画法(或参照书4页图6-5),学生观察会发现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教师讲解光路图的绘制:
强调通过光心O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展示下图
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可用下图表示
提问: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平行光通过凹透镜是向哪个方向发散的呢?
展示下图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发现发散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引出虚焦点的概念。
练习:请你在下图的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
教师小结
强调凸透镜对入射光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入射光具有发散作用。
课堂练习:练习册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