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写作 布局谋篇(精品课件)(共6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写作 布局谋篇(精品课件)(共6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8 13:5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因此,在动笔之前,需要布局谋篇,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做到全局在胸。怎样布局谋篇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呢?请跟随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要建一座高楼,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工人们按照什么来建
图纸,也就是设计图。
作文也一样,讲究布局谋篇。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骨骼完整匀称,人才能身姿挺拔;同样,结构井然有序,文章才能立得起来。
九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 布局谋篇
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常见的布局谋篇的方法。
(重点)
2.通过练习,学会运用恰当的结构形式进行写作。
(重点)
3.通过感悟,领悟作文布局谋篇的技巧。(难点)
学习目标
自由阅读教材写作“布局谋篇”,了解“布局谋篇”的基本内容。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布局谋篇?
(2)怎样才能更好地布局谋篇?
(3)在布局谋篇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方法精讲
(1)什么是布局谋篇?
布局谋篇是在审题立意、选材之后,对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整体谋划。
(2)怎样才能更好地布局谋篇?
首先,要围绕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对材料做全面的梳理,拟出全文的框架。框架合理,文章的层次结构才会清晰,材料的使用才能各得其所,即所谓“言之有序”。
其次,在拟定框架之后列出写作提纲。列提纲是在写作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用简要的文字明确文章的全貌,包括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中间部分怎样展开、如何承接与过渡等,要尽可能考虑清楚。
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①题目。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②主要内容和中心。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③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ɑ.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
b.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
c.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和结尾,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d.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e.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在提纲中简单标注。
(3)在布局谋篇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①撇开中心,横生枝节。常常是在围绕一个中心写作时,中途岔出别的话题。
②思路不清,逻辑混乱。事先没有通盘考虑,写一段想一段,写到哪算哪,缺乏条理性。
③层次不清,分段失当。三段式屡次出现,结构不合理。
④缺乏过渡,忽视照应。表现为内容转换过程中不会用过渡性语句;前面提到的问题后面没有解决,后面出现的内容不见前面有铺垫、伏笔。
⑤剪裁不当,头重脚轻。表现为主次不分,平均用力,或者是开头浓墨重彩,后面无尾而止。
回顾课文
回忆第二单元所学课文,以《孔乙己》为例,小组讨论其布局谋篇的技法。
《孔乙己》运用一线串珠法,以时间为序,以“我”(即小伙计)为线,通过“我”的所见所闻,记叙了孔乙己悲惨的一生。其中写“孔乙己”断腿之前的事,又采用了片段组合法描写孔乙己的5个生活片段:
①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了新伤疤;
②孔乙己为偷书作辩解;
③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
④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⑤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
这5个生活片段再现了一个丰满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地位低下但迷恋“高人一等”的读书人身份,穷困潦倒却又好吃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又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悲惨但至死不悟,同时又质朴善良。文章写孔乙
己断腿之前到断腿之后的事,用“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一句话过渡。
课堂训练
古老的建筑、独特的物产、美丽的传说……这些都可能是你家乡的名片。试以《家乡的名片》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在你熟悉的范围内确定写作的具体内容,或景点,或物产,或名人,或民风民俗,所选对象要足以代表家乡的某种文化、风貌或精神。
2.下面的图示可以作为参考,看看如何进一步展开,使内容更加丰富。
3.在图示的基础上列出写作提纲,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家乡的
名片
某街区
某风俗
……
某段历史
某建筑
某名人
建筑的外形
建筑的内涵
建筑的历史
建筑引发的其他联想
家乡的名片
故事中,那朵美丽、娇嫩的小黄花,从我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那年就飘着。九江,这座依靠在庐山旁的城市,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关注着她的变迁。家乡九江,在我眼中有属于她的名片。
水是家乡的名片。甘棠湖、南门湖在城市的中央,相映成趣。一条长一千多米的“小坝”坐落两湖中间,“小坝”路旁挺拔的梧桐,像擎天的巨人,与周围的其他树木,一同把两湖抱在怀中,使它们免
受周遭的喧嚣打扰。水,是最有活力与灵性的。湖面上泛着涟漪,在余晖中波光粼粼。水里也蕴藏着无限生机与活力,鱼儿们正在那儿嬉戏。九江也正如这湖水一般,这里的人们生活得平淡质朴,内心却有着一股向上的激情。
山也是家乡的名片。庐山是九江东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险峻的弯道被人们称作九十九道弯。山,不懂世间万物的冷暖,但却有她自己的言说方式:春天赋予树木生机,夏季送上阵阵清风、蝉鸣,
深秋枫林尽染,寒冬变得须发皆白。四季不同的景观,让身处亚热带地区的九江人有无穷的乐趣,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啊!“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的雄奇与瑰丽,足以让人叹服。
而情,是家乡的第三张名片。淳朴的民风、九江人热情爽朗的性格更给这座城市增添了魅力和风采。有时候,在忙碌中难免出现烦躁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但很快就会被身边人的热情感染,变得沉稳自信起来。山水让九江人拥有陶渊明般的悠闲,让他们能够留心世间万物,留心身边的一切。
山水本无情,却令人难以忘怀;草木本无声,却让人寄情于此。心是滚烫的,一旦给予,手的温度就能掌心化雪,滴滴晶莹。家乡的名片,已贴上了最完美的图画,做出了最完美的诠释,也保留着最真挚的感情。
布局谋篇分析:
开头——开篇点题,指出九江有属于她的名片。
中间——家乡的名片:一、水。写甘棠湖、南门湖的优美
景色。
二、山。写了庐山四季的秀丽景色。
三、情。家乡人民的淳朴、热情、
爽朗,更增添了九江的魅力和
风采。
结尾——结尾点题,照应开头。进一步抒发对家乡的热爱
之情。
课堂训练
小组交流,讨论下面的问题。
1.写作前是怎样布局谋篇的?写作提纲是怎样列的?关注了哪些问题?
2.写作中是怎样把写作提纲变成写作成果的?其间做了什么调整?
3.初稿写成后,是如何进行自我评价的?
4.布局谋篇对写作有何帮助?
5.布局谋篇还存在哪些问题?请设计解决方案。
布局谋篇分析:
开头——简要叙述孩子的两个问题,引出议论。
中间——提出自己的观点:平淡无奇的小问题里蕴藏着做人的大道理。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想要有所得,就要付出劳动”这一观点。
论述“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而不是用来挥霍的,更不是用来浪费的”和“懂得与别人分享”观点。
结尾——再次总结三个观点。
文题展示
文题一:
古老的建筑、独特的物产、美丽的传说……这些都可能是你家乡的名片。试以《家乡的名片》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合作探究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目为“家乡的名片”。
首先审题立意。研读题目,抓住“家乡”一词确定写作对象;抓住“名片”一词确定写作范围。“名片”意为“交际时所用的向人介绍自己的长方形硬纸片,上面印着自己的姓名、职务、地址等”,在“名片”前冠以“家乡”二字,即是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的特点,故在写作时应选择最能展现家乡特色的事物,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合作探究
提示
然后选材。选材应围绕家乡最有特色的地方,可以选择家乡的自然景观、历史悠久的风俗传统、某些著名的人文建筑、某段著名的历史、某些著名的风味小吃、某些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选材要丰富、真实、典型,能够表现中心思想。这道作文题适合写叙事散文、写景散文。
列写提纲时,要从所确定的文体出发,表现文体特点,切不可胡乱安排,写作时信马由缰,既偏离文章主题,又文体不清。写作时可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合作探究
提示
家乡的名片
某建筑
某风俗
某名人
……
建筑的外形
建筑的内涵
建筑的历史
某段历史
某街区
建筑引发的其他联想
合作探究
  家乡的特产很多,但我最喜欢家乡的煎饼!
  煎饼是沂蒙山人的主食,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
了,饭桌上多了白馒头、大米饭,但是沂蒙山人还
是离不开煎饼,一日不吃想得慌。 煎饼,虽说是老百姓一日三餐的寻常饭食,可它松脆香甜,易食耐放,令很多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为之倾倒。如蒲
开篇点题,同时照应题目。
一个“但是”转到沂蒙山人对煎饼的情有独钟上来。
范文点评
家乡的名片——煎饼
范文点评
松龄老先生就曾赞道:“圆如望月,大如铜铮,薄如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一语道出煎饼薄如纸、色香味俱佳的特点。 每天早饭,半张煎饼卷上刚炒好的辣椒,再加一根油条,那味道真是又香又辣又爽口,就是拿“燕窝鱼翅”来,我也不跟你换呢!
引用蒲松龄老先生对煎饼的描写,既写出了煎饼的特点,又增加了文学色彩。
我的脑中总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母亲盘腿坐在蒲团上,面前放着一面鏊子。灶膛的火光辉映着母亲的笑脸。母亲用油搭子擦一遍鏊子,鏊子黑黑的脸立刻就泛起油亮的光泽。用麦秸做柴火,火势均匀,鏊子烧得滚烫的时候,母亲就在面糊盆里舀一勺面糊放在正中,然后右手握尺板,悬肘,提腕,旋转,尺板像钟表的秒针,快速且毫厘不差地走了一个圆,面糊如水漫开覆盖了鏊子。尺板逐渐平起内收,鏊子上就出现了一个完整的圆。煎饼熟了,母亲就双手扯着煎饼边缘猛地掀起,于是一张薄薄的米黄色的煎饼便做成了。
本段详细地描写了母亲烙煎饼的过程。
范文点评
煎饼好吃,但要烙好却不容易,鏊子烧得太热会烙糊,太凉则揭不下来,也不好吃。只有恰到好处,煎饼才会色黄味香,圆整松脆。母亲是烙煎饼的好手,舀糊、烧鏊、摊糊一气呵成,烙出的煎饼简直像一件工艺品。
把“煎饼”比作“工艺品”,蕴含着对煎饼的喜爱之情。
范文点评
如今,家乡的煎饼已走出了山村,来到城市的大街小巷。不少家乡人在城里以卖煎饼为生,生意红火。他们长年累月地在那平底鏊上画着一个又一个“圆”,满足着城里人对煎饼的需求。哦!家乡的煎饼多像一根丝带,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城市。
亲爱的朋友,来我的家乡做客吧,品尝我们家乡松脆香甜的煎饼!
范文点评
煎饼为家乡的人带来商机,也缩短了城乡距离。
名师点评
作者在熟悉的范围内确定足以代表家乡特色的物产——煎饼,作为家乡的名片,立意符合要求。然后选择与主题契合的材料,详细介绍了“煎饼”的制作、食用方法,表达了作者对煎饼的喜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条理清晰,首尾照应。
范文点评
文题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自定文体,把你的故事或感悟写出来。不少于600字。
孩子拿着橘子问:“妈妈,为什么吃橘子要剥皮呢 ”“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劳动的。”“橘子里的果肉为什么是一瓣儿一瓣儿的呢 ”“那是橘子在告诉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还是为了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享用,要懂得与别人分享。”
文题展示
合作探究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立意是写作的关键,立意一旦出现偏差,则全盘皆输。认真研读这则材料,抓住母亲的话,深悟母亲话中的内涵。
母亲话中的关键语“你想要得到的东西……是要付出劳动的”,它所表明的深意:生活中只有付出了劳动,才会有所收获。
母亲话中的另一关键语“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它所表明的深意:要懂得珍惜和享受生活中的幸福和甜蜜。
母亲话中的第三处关键语是“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享用,要懂得与别人分享”,它所表明的深意:和人相处,要懂得同别人分享自己的所有。
选择自己最有感悟的立意,围绕此立意确定文体并进行选材。写记叙文和议论文皆可。
提示
合作探究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收获两份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让我终生难忘。
那是几个月以前的事情了。那天,我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作文报刊,无意间却瞟见我的作文——《小蚂蚁》在报纸上发表了。知道这个消息,我欣喜若狂,找谁来分享呢 嗯,就告诉张佩玲吧!
用富含哲理的话语引出文章主题。开头语言简练,观点深刻。
懂得分享,才懂得人生
范文点评
我拿着报纸兴高采烈地走到张佩玲的座位前。“你瞧!”我用手指了指我的作文,“我的文章发表了!”她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喊道:“哇,你真棒!恭喜你了!”那时,我真正体会到了“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收获两份快乐”这句话的含意。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寥寥数语却精彩传神地叙述了事件的经过,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范文点评
有一次考试,我的成绩不理想,心中十分沮丧。我的眼前飘着一层愁云,心里也像塞了一团乱麻,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垂头丧气,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张佩玲见此情景,凑到我身边,问我:“陈铭珲,你怎么了 ”“唉,我考试只得了八十多分……”“这有什么关系!只是一次小考,下次努力考好就可以了!”她坦然地笑了。“可是……”她打断了我的话:“如果说人生的过程像一幅画,那么这幅画就是由各种成功和失败作为色彩绘制成的。其间有山重水复,那是失败涂抹的阴霾;有柳暗花明,那是成功描绘的彩虹。” 她的一番话让我受益匪浅,它诠释了“
运用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塑造了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张佩玲的话极富文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范文点评
范文点评
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至理名言。
分享,与朋友一起分享快乐,你将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分担,与朋友一起分担忧愁,你将会倍感轻松。来吧!同朋友一起,共同迎接明天不落的太阳吧!
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点明中心。
名师点评
这篇优秀的习作亮点颇多。从主题上看,文章立意深刻,阐述了“只有懂得分享才能更好生活”的道理;从内容上看,内容丰富,作者选取了两个相互对照的事例,使主题更全面;从布局谋篇上看,这篇文章在结构安排方面颇具匠心,采取了首尾呼应的结构方式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层次更分明。
范文点评
文题三:
我们每天都在路上。生活路上有欢笑,学习路上有艰辛,交友路上有甘甜,追求路上有付出。在路上,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有丰富的体验,有无尽的期盼与思考。请以《在路上》为题,自定文体,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文题展示
合作探究
这是一道有材料的命题作文题,材料是为了帮助理解题目、打开思路而设的,所以写作前应该认真分析材料。材料中列举了诸多“路”,这些路都是延伸出的“路”的象征义。生活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历经了喜怒哀乐;学习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虽有艰辛,但也有丰厚的收获;交友也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要付出真心、诚心才能结交挚友;追求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我们有无尽的期盼和思考。
由此拓展开来,我们还可以赋予“路”其他的象征义,比如读书之路、进取之路、拼搏之路、成功之路、人生之路、治国之路、创建文明城市之路等。布局谋篇时,要先确定立意和素材,然后梳理,列写提纲。写作过程中一定注意紧扣题目“在路上”,将内容和“路”结合起来,切不可顾此失彼,导致写作中不见“路”的踪影,文章跑题。
提示
合作探究
今年暑假,最有意思的事便是去爬山。
那天,天刚蒙蒙亮,我跟表姐就起床了。我们蹑手蹑脚地背上背包,拿着手电筒走出了家门。
在清爽的晨风的陪伴下,我们离城市越来越远,路也变得越来越窄。小路被来来往往的登山者踩得结结实实,踏上去很舒服。风吹得路旁的树沙沙作响,不远处的小溪发出清脆的响声,枝头还有几只早起的鸟儿在唱歌…… 我觉得整个人好像浮在风里,无比自在。
开头开门见山,语言简明扼要,交代了人物和要写的事件。
环境描写,风吹树声、小溪流水声、鸟儿的歌声都衬托了“我”快乐的心情。
范文点评
在 路 上
脚下的路越来越陡,曲折盘旋。好在天渐渐亮了,慢慢地,可以看清路上的东西了。走到一块大石处,表姐停下了脚步,示意我向下看。此时我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但我还是顺着她的目光向下看去——哇,好漂亮啊!在深色的天幕下,屋舍错落地点缀在一片浓绿的树丛中,远处以山为背景,一条涓涓流动的小溪穿过村落而来,好似一幅放大的山水画。
“大汗淋漓”从侧面表现了山路的艰难。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在半山腰看到的美景,为下文描写登顶埋下了伏笔。
范文点评
范文点评
我用力跺了一下脚,心中激荡起无限的自豪与满足。啊,我把一切都踩在脚下了!
再往上,山路变得更为崎岖难走了,带刺儿的灌木伏在路旁,要用手不断拨开它们才能前行。不一会儿,手脚就被划破了许多处,我又痛又累,不想再往上爬了。但我又不愿意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 半山腰的美景是看到了,山顶的景色会不会更美
心理描写,通过“我”的思想斗争,突出了山路的崎岖难走。
我努力地跟紧表姐的脚步。又过了十几分钟,忽然眼前一亮,蓝天一下子向我盖过来。 我愣住了,看着脚下云海起伏,不禁心跳加快。居然到山顶了!我顿时无比兴奋,飞快地跳上不远处的一块巨石坐下。
坐在山顶上,我惬意地享受着山风和这无边的美景。心中无比畅快,更觉有一种收获。这一道山路又何尝不是我们的人生之路 我们怀抱着梦想上路,要取得一点成绩可能很容易,但如果我们因此满足或被接下来的困难吓倒,就此止步,那将错过更美的风景,造成一生的遗憾。
“盖过来”以动写静,表现了“我”登顶之后的兴奋和震惊。
由登山联想到人生,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揭示了本文的主题。
范文点评
范文点评
在追梦的路上,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不要放弃,坚持不懈,终会到达顶点。
在追梦的路上,不要迷恋路旁的风景,前面的世界会比现在更大、更精彩。
结尾照应前文,点明题目,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名师点评
作者通过描写一次登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在路上”的“路”,既指实际的登山之路,又指人生之路。文中对沿途景物的描写,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都围绕一个中心:在人生之路上,遇到困难不放弃、不迷失,坚持到底,才能看到更大、更精彩的世界。
范文点评
(中考真题)写作。
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请以“答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合作探究
【真题解说】
本题为“提示语+题目”形式的全命题作文题。
首先,认真研读提示语,明确题目《答案》的含义:填写在试卷、作业本上的问题的答案;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答案,即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观点态度等。“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所写“答案”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有时又不止一个”,即答案可能是丰富多彩的。其次,明确要求,尤其要注意“有真情实感”这一点。
合作探究
①学校生活中,一次挑战自我的经历是一次寻求“答案”的过程。通过学校生活的经历,从生活小事做起,改变自己,挑战自我,最终成功融入集体,得到大家的认可,从而找到成长的答案:做人要有集体意识、大局意识,不能太自私。
②家庭生活中,一次孝心的表达是一次寻求“答案”的过程。以此立意,可围绕“亲情”来写,选取典型事例,表现自己由原本的懵懂无知到懂得关爱父母,从生活细节上尽到自己的孝心,从而表明自己寻求到的“答案”,即要懂得“享受爱的同时也要学会付出爱”。
③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1+1”等于多少 什么是幸福 什么是真正的人生 然后给自己一个丰富的“答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戏剧对白(或独白)、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写作指导】
合作探究
融融月色之下,轻拨琴弦,琴音流淌而出。这琴声虽算不上动听,却也是我的用心之作。记得六年前初学琴时,极不情愿地一遍遍重复着同一个音符,感觉那是世上最枯燥、最乏味的事。转眼花飞花落,春去春回,六载光阴已被这琴音悄然串起。如今,却发现自己已割舍不下这段如梦的“琴缘”。
通过回忆“我”学琴的往事,引出话题,“割舍不下的琴缘”为“答案”埋下伏笔。
答 案
范文点评
学业日渐紧张,我已无暇“玩物”,唯恐“丧志”。然而,这把陪伴我六年的琴,我又如何能放得下呢 快乐时,琴声亦乐,落日晚霞点染了一个黄昏的绚烂;悲伤时,琴声亦悲,飞花月色如泣如诉;宁静时,琴声亦静,柳枝轻拂湖面泛起浅浅涟漪…… 与琴相伴的时光,俨然成了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范文点评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弹琴时的投入,也表达了“我”对琴的感情。
还记得,一位酷爱国画的朋友告诉我她决定停笔不画时,我那种说不出的惊讶。问她原因,她只说,要奋斗了——为了学业。从此,眼前少了一个挥毫泼墨的才女,多了一个埋头苦读的女孩。
也曾为她惋惜了好一阵子,放下心爱的画笔,一定很苦闷吧!然而,每每与她交谈,却未见其悲,她仍像从前一样,与我谈笑风生。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她:“放弃画画,你后悔吗 ”她收起了笑容,一脸严肃地对我说:“暂时的停止,并不代表放弃。有舍才有得,有时候停一停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看着我若有所思的样子,她忍不住笑了:“以后一有机会,我就会重拾画笔的。”
语言描写,表现了女孩对“舍”与“得”的认识,给予“我”启发。
范文点评
轻轻拨弄琴弦,她的话,仍在我脑中挥之不去。是啊,“有舍才有得”,面对人生的第一道关,谁会放弃拼搏呢
月色依然皎洁,婆娑树影间,如碎玉般洒落了一地的梦幻。认真地调准音调,最后酣畅淋漓地弹奏一曲,指尖流泻出满满的感动。合上琴匣的一刹那,心情归于平静。
我想,这是我的选择,为无悔的青春而拼搏!我相信,我已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
以“最后一曲”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结尾点题,也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范文点评
名师点评
作者精心选材,在文中为我们讲述了自己一次抉择的经历——为了学业暂时放弃弹琴的爱好。这次明智的选择被作者视为“一个满意的答案”,选材很独特。文章注重前后照应,在“融融月色之下”,由“轻拨琴弦”开始,又在“月色依然皎洁”时,以“合上琴匣”结束。行文完整而严谨,如行云流水,显现了作者裁剪布局的精妙。
范文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