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基础与积累】
一、根据要求完成填空。(7分)
1.根据拼音写出同音词。
(1)【ɡōnɡ fu】他花了一整天的( )来劝说父母,才让父母同意他学习中国( )。
(2)【qīnɡ cuì】那棵大榕树的树叶十分( ),树上传来小鸟( )的鸣叫声。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同音字。
实验小学用五个读音相同的字作为校训,激励师生努力创造良好校风:环境整洁突出一个“净”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______”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______”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______”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劲”字。
二、根据意思,猜字谜。(5分)
1.开口就错。( )
2.半部春秋。( )
3.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 )
4.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 )
5.你一半,我一半,同心干,把树砍。( )
三、选择。(5分)
1.下面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A.相 暮 详 日 B.站 战 胆 兵
C.峰 锋 匠 雨 D.雾 霜 江 慈
2.根据汉字的表意特点,推测“璞”的意思可能是( )
A.美丽的女孩 B.一种职业
C.含玉的石头 D.部落首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我总是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级的家务。
B.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驹一格降人材。
D.我们这个时代是人才倍出的时代。
4.下列歇后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身体一向很好的王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想选出两个人代表全班去看望他,大家问班长该选谁,班长说:“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B.我向妈妈请教一道难题,妈妈把方法教给了我,我对妈妈说:“你真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C.奶奶的医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呀!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她治病。
D.奶奶做饭的时候找不到盐,我对她说:“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您怎么就看不到呢?”
5.下列关于汉字字体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B.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C.小篆是春秋时期发展起来的,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D.隶书的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而楷书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南北朝之后占主导地位。
四、根据图片猜成语。(4分)
五、找出下面图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广告牌,完成练习。(6分)
下面是典典搜集到的服装店、自行车店、房产中介、粥店的广告牌。
1.请将广告牌上词语的正确写法填在横线上。
2.典典把这些广告牌发到了班级群里,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请你发表你的看法。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5分)
1.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 )
2.在汉字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五种最典型的字体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行书。( )
3.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般由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这几个部分组成。( )
4.小篆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
5.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曾对周边一些国家的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
八、课本直通车(12分)
1.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________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2.________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3.________朝的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____________的人。
4.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九、趣味对联。(5分)
吕蒙正早年生活贫寒,有一年的除夕,见家徒四壁,遂题: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这副对联很巧妙,上联缺“一”(谐音:“______”);下联少“______”(谐音:“________”);横批有“南北”,没“__________”。所以,整副对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鉴赏】
十、阅读练习(13分)
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是远古时代人类摆脱时空限制记录事实、进行传播的手段之一,它发生在语言产生以后、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年代里。一些部落,为了把本部落的风俗传统和传说以及重大事件记录下来,流传下去,便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在上面结成不同距离的结,结又有大有小,每种结法、距离、大小以及绳子的粗细表示不同的意思,由专人按照一定规则记录,并代代相传。
从颜色上,人类至少可以用七种色彩以及黑白两色,共九种颜色赋予其含义。
从材质上,绳子可以用动物毛线绳、树皮绳、草绳、麻绳等等,各种材质的绳子,有几十种。
从粗细上,最少能够分成粗、中、细三种不同规格的绳子。
从经纬上,有横向绳子,也有纵向绳子,有主绳,也有支绳。
上述,就能构成最基本的几百个绳结词汇,组合起来能够进行完整有效的记载。现在假设一下,某个部落打败了另一个部落,这个部落获得了三十只羊,四十只鸡,二十个男性俘虏,三十个女性俘虏,怎么记载?
用一根横向的粗绳,上面涂成红色(假设这里红色表示成功,表示喜庆的意思),下面是四根绳子。第一根是用羊毛编制的绳子,绳子上段打上三个小结代表“三”,末尾打一个大结代表“十”。第二根绳子用麻绳编制,编制的时候绑上鸡毛,然后上段打上“四”,末尾打一个大结。第三根绳子,用男人的头发混合麻绳,编制成“中等粗细”的绳子象征男人,上段打“二”,末尾打一个大结。第四根绳子,用女人的头发混合麻绳,编制成“细”绳象征女人,上段打“三”,末尾打一个大结。
大家看,多么具体有效,一根红色(胜利)的粗绳下面四根绳子,第一根是羊毛绳子,上面打着“三”“十”。第二根是麻绳绑着鸡毛,上面打着“四”“十”。第三根是麻绳和人黑黝黝的头发,比较粗(男人),打着“二”“十”。第四根是麻绳和头发,比较细(女人),上面打着“三”“十”。
但结绳记事最大的问题就是表达繁琐,编制需要时间,而保存也非常困难,能够表达的意思又实在有限,相对于甲骨文都显得过于臃肿繁琐,所以最终被淘汰了。不过这并不能说明这种古老的记录方式毫无用处,甚至有可能所谓的“八卦”就是由结绳记事演变而来的,一个结代表“阳”,两个靠近的结代表“阴”,摒弃繁琐的各种材料和颜色,单纯只用绳结来表达意思。不过这种方式或许的确不如甲骨文之类实用,它最终演变成一门玄学。
1.古人至少可以用几种颜色的绳子来记事?( )(2分)
A.3 B.4 C.7 D.9
2.结绳记事后来被淘汰的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对结绳记事进行了介绍?( ) (2分)
A.举例子 B.分类别 C.下定义 D.作比较
4.如果你穿越到远古时代,捕获了三十只野鸡,你将如何结绳记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字记录同结绳记事相比,进步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意与表达】
十一、语言实践。(5分)
据一项调查显示,98. 8%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曾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其中29. 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受访者中仅38. 9%的人经常手写汉字,41. 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手写汉字的频率一般,19. 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经常手写汉字。
1.读材料,结合实际说说人们提笔忘字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才能避免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习作。(30分)
汉字像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谱出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歌曲;又像一支支五彩的画笔,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在你的心中,汉字是怎样的呢?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1.(1)工夫 功夫 (2)青翠 清脆
2.静 敬 竞
二、1.冈 2.秦 3.旧 4.磨 5.伐
三、1.D 2.C 3.B 4.C 5.C
四、异曲同工 口是心非 四脚朝天 羊入虎口
五、挠、郎、诚---绕、廊、城
六、1.百依百顺 其乐无穷 见异思迁 众所周知
2.示例:这是汉语的不规范使用现象,会给大家带来错误的引导,造成词语使用的混乱。
七、1.√ 2.× 3.√ 4.× 5.√
八、1.古老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2.汉字 3.清 甲骨文
4.示例:智永 怀素 文征明
九、衣 十 食 东西 缺衣少食,没东西,指家境贫寒
十、1.D
2.表达繁琐,编制需要时间,而保存也非常困难,能够表达的意思又实在有限。
3.D
4.把麻绳和野鸡毛编在一起,上面涂成红色,绳子上段打三个小结代表
“三”,末尾打一个大结代表“十”。
5.示例:不需要实物,不繁琐,节省时间,表达意思清晰,并容易保存等。
十一、示例:1.由于科技的进步,电脑、手机打字成为人们最常使用的方
式,大多数人不经常手写汉字。
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经常手写汉字,少用电脑、手机打字。
十二、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