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3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联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南宁市3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联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8 06:29:43

文档简介

2023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联合调研测试


2023.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任何一种区域文化,只要它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结构与功能,都离不开两个基本条件:一
是区域地理的相对完整性,二是文化传统的相对独立性。一般说来,江南文化在区域地理上的
相对完整性是大家公认的,而江南在文化传统上的独立性,则是一直很成问题的。
表面看来,与中国其他区域文化相比,江南地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物产丰富与人文发
达。“东南财赋地,江左文人薮。”这是康熙写给江南大小官吏的两句诗。这两句诗很值得玩味,
一方面,它表明政治家的眼光看得很准,与其他区域文化相比,江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物产丰富
与人文发达,特别是明清以来。另一方面还可以说,政治家毕竟只是政治家,所以只能看到对他
们统治有用的物质财富与人力资源。但这个江南,与一般人心目中的“江南”的差别是显而易见
的,这两方面显然不能看作是江南文化最核心的东西。在一般中国人的心目中,江南更多的是
一个诗与艺术的对象,是“三生花草梦苏州”的精神寄托,也是“人生只合扬州老”的人生归宿。
它可能很大,大到是白居易诗中的杭州,也可能很小,小到如李流芳画里的横塘,但它们有一个
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是超功利的审美存在,与帝王那种实用的江南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有必要问一下,什么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它自身所独有的东西。我们可以通
过与其他区域文化的比较来发现。第一,仅仅有钱、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即政治家讲的“财赋”,
并不是江南独有的特色,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巴蜀,在富庶上就可以与它一比高下。第二,政治
家讲的文人荟萃,也不能算是它的本质特征,这是因为,孕育了儒家哲学的齐鲁地区,在这一方
面更有资格代表中国文化。江南之所以会成为中华民族魂牵梦萦的一个对象,恰是因为它比康
熙最看重的“财赋”与“文人”,要再多一点东西。多一点什么呢?这也可以在比较中去发现,比
如,我们可以说,与生产条件恶劣的经济落后地区相比,它多的是鱼稻丝绸等小康生活消费品;
而与自然经济条件同等优越的南方地区相比,它又多出来一点仓廪充实以后的诗书氛围。但使
江南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真正拉开距离的,老实说却不在这两方面,而是在于,在江南文化中,
还有一种最大限度地超越了儒家实用理性、代表着生命最高理想的审美自由精神。儒家最关心
【高一调研测试·语文第1页(共8页)】
8093A2023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联合调研测试·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A项,“特征”应该是“本质特征”,材料为“什么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而是在于,在江南文化中,还有
一种最大限度地超越了儒家实用理性、代表着生命最高理想的审美自由精神”。B项,“江南文化超越了齐鲁
文化”说法过于绝对,应该是在“某种意义上”。C项,“懂得生命的可责”不是张潮论述的内容。)
2.C(“生活就会充满诗意,卑微的生命就会崇高”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中有“在一定程度上”的表述。)
3.B(张煌言的词有浓重的家国情怀,不属于江南文化中的“闲”。)
4.①材料一首先提出问题,人们认为江南文化的独立性存在问题;②接着论述物产丰富与人文发达并不是江南
的本质特征:③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审美自由精神:④最后指出江南文化与
其他文化在审美上的不同。(每点1分,的情给分)
5.①采莲体现了江南生活的诗意,朱自清“惦着江南”恰是对江南诗性文化的追念;②采莲充满了“闲适”的趣
味,体现了江南士人的审美追求,表明朱自清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③“惦着江南”也表现了朱自清以别样的
视野审视人生和寻求人生的意义,暂时想去寻求一种无关功利的超然心态。(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的情
给分)
6.C(“也写出了他的恐慌与担忧”错,依据文本“小李不由得惊叫起来。这情况太意外了,他分不出自己是由于
感动还是由于紧张,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急”,可知当小李知道将军参加劳动时,感到意外,内心是感动、激
动,甚至有一丝紧张,并非恐慌与担忧,选文曲解文意。)
7.D(“文言语”错,文本中“一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运用了比喻,“一口气”“摸黑”“可得留心”等处运用
口语,没有运用文言语,选项于文无据。)
8.①渲染劳动场面忙碌的氛围,为将军参加劳动提供环境背景:②引出下文,为下文将军回忆九年前的情形以
及他们找不到工具等情节铺垫:③为全文奠定了千万个普通劳动者身上进发出来的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积
极昂扬的感情基调,为塑造将军和战士小李两个鲜明丰满的普通劳动者典型形象埋下伏笔。(每点3分,任
答两点即可,酌情给分)
9.第一问:①攻取山岭,保全古陵;②战斗中负伤;③带领战士们过草地。(2分)
第二问:①把当前的水库建设与过去的革命战争联系起来写,既表现出老一辈革命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以
贯之的奋斗精神,又突出这种精神在新社会新一代中得到了传承与发扬,这就深化了作品主题。②当前的水
库建设与过去的革命战争联系起来写,现实与过往交替出现,使将军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与战争年代的将军形
象相互映衬,体现了人物永葆革命本色的宝贵精神,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感人,更有立体感。(每点2分)(的情
给分)
10.A(“所以…者”表原因,是一个固定结构,“者”后停顿,排除B、D两项;“匡君之过”与“矫君之失”是对称结
构,中间断开,排除C项。故选A。)
11.D(A项,两句中的“故”都是“缘故”。B项,正确。C项,正确。D项,两个字含义相同,轻,形容词的意动用
法,以…为轻,看轻。故选D。)
12.C(“当即被任命为相”错误,对应信息“明日,授苏从为相”,意思是,第二天,授予苏从宰相一职。)
13.(1)这三个家伙都是一定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回头看它们身后有祸患。(“务”,一定,1分:
“顾”,回头看,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
(2)处在君主(给予)的官位,享用君主(给予)的丰厚俸禄,吝啬自己的生命而不劝谏君主,这就不是忠心的
臣属。(“爱”,吝啬,1分:判断句,1分;句意2分)
14.晏子从维护齐景公的根本利益出发,委婉地提醒和劝告齐景公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这样,既不得罪
齐景公,又给了齐景公面子,从而使他改变了主意,最终达到了数烛邹的目的。(3分)
15.D(“鲁国酒薄,所以诗人开怀畅饮而不醉”错误,“鲁酒不可醉”是说诗人没有兴致去痛饮酣醉。)
16.①尾联直抒胸臆,诗人说“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运用比喻
形象地表达了对杜甫的深切思念,点明了主旨,为点睛之笔。②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那流水不息、相
思不绝的意境,更给人以语尽情长的韵味,为点晴之笔。(每点3分,酌情给分)
17.(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高一调研测试·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8093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