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件(共5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件(共5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8 14:0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
13 植树的牧羊人
1. 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重点
2. 通过文中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分析牧羊人的形象。难点
3. 培养热爱大自然,以及充满自信并持之以恒的做事精神,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题目解说】
植树的牧羊人
题目的作用: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
即放羊 的人,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
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事件
1、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点名时间、地点、环境,创设背景,渲染氛围;突出小说主题;线索作用;设置悬念作用。
2、以物件为题:全文线索,贯穿全文;设置悬念,引发联想;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主题,具有比喻象征意义。
3、以人物为标题:突出人物形象,暗示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拓展——小说标题的作用
4、以形象特征为标题: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5、以事件为标题: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6、以问题为标题: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文体常识——小说】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现象的一种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小说按篇幅长短可以分为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按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其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
作品有《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长篇小说《屋顶上的轻骑兵》被改编为电影。
作者简介
本文原题目是《种植希望与幸福的人》
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是让·乔诺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
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
写作背景
慷慨 帐篷 废墟 坍塌 呼啸 溜达 酬劳 微薄 水渠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栋 拣 戳 滚烫 张扬
琢磨 硬朗 流淌 光秃秃 不毛之地
kāng kǎi
zhàng peng
fèi xū
tān tā
hū xiào
liū da
chóu láo
wēi bó
shuǐ qú
páo
guǎ
检测字词
dòng
jiǎn
chuō
gǔn tàng
zhāng yáng
zuó mo
yìng lǎng
liú tǎng

máo
默读课文
饱满 干涸 山毛榉
薄荷 薰衣草 缝隙
bǎo


bò he
xūn
fènɡ xì
慷慨:
光秃秃:
干涸:
坍塌:
废墟:
呼啸:
大方;不吝惜。
形容没有草木、树叶、毛发等盖着的样子。
干枯,没有水。
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
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滚烫:
不毛之地:
张扬:
溜达:
滚热。
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这里用作动词,长庄稼。
把隐秘的或不必让众人知道的事情声张出去;宣扬。
散步,闲走。
刨根问底:
琢磨:
酬劳:
沉默寡言:
思索;考虑。
追究底细。
指人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沉默,不说话;寡,少。
给出力的人的报酬。
梳理结构内容
1问: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方法指导】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人物+事件+结果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树。最终,靠着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的故事。
橡树
山毛榉
白桦树
按时间顺序叙事。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交代牧羊人是个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好人。
第二部分(2—12):三次见牧羊人的情景。
第三部分(21):再次点题,照应开头,抒发对牧羊人的敬佩赞美之情。
2问: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事的?请按这一顺序划分文章的段落结构并概括段落大意。
文章第一段运用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议论。
在文章开头做精要的议论,用“慷慨无私,不图回报”“难得的好人”对下文出现的“牧羊人”这一人物形象进行高度的概括。
这里不仅概括了人物的优秀品质,还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开头情节(或首段)的作用分析:
内容上:
结构上:
写景—
写人、叙事——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②渲染氛围,营造气氛;
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①显示人物身份;
②展现人物性格特点。
①为下文情节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为结尾埋伏笔。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拓展——小说情节的作用
文章结尾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结尾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对牧羊老人的敬佩之情,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内容上起到揭示主题的作用,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使得结构严谨。
结尾情节(或尾段)的作用分析:
1.留下想象空间,增强感染力。
2.表现主旨或深化(升华)主题,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情感;
3.揭示主旨,暗示寓意,引发读者的思考;
内容上:
结构上:
1.总结上文。总结全文。
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照应题目;照应开头;照应上文。
深入探究
阅读第二部分的相关语段,完成下面表格。
思考探究第一题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见牧羊人
再见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
从品味语言中把握内容
1.“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地薰衣草。”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一片荒凉、毫无生机的情形。与下文长着挺拔的大片树木形成鲜明的对比。
初见牧羊人
2.“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狂风呼啸”比作“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阿尔卑斯山地狂风肆虐、荒凉的恶劣环境。
3.“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牧羊人比作“神秘泉水”,生动形象地写出牧羊人在“我”绝望之时给我带来希望,同时也暗示他将让这个荒芜的地方变得滋润和丰饶。
4.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
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阵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刻画人物,表现牧羊人的干净利落,一丝不苟。
写室内的环境,突出其洁净,侧面衬托牧羊人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干净利落的性格特征。
5.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一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他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出去。
细节描写。“挑出”“分开”“数”“拣”等动作细节,表现了牧羊人一丝不苟、认真仔细的态度。
6.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棍。
设置悬念。为什么把装着橡子的袋子用水泡一下?为什么牧羊要带铁棍?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7.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土。
悬念揭开。
“轻轻”“仔细”等词,具体形象地写出了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和种橡子的认真。
8.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画横线的数词,有什么作用?)
强调牧羊人独自种树,体现其顽强的毅力。
通过数字的对比,具体地说明树苗成活不易,从侧面衬托了牧羊人植树的艰辛,体现其顽强的毅力。
9.他说,他五十五岁,……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
插叙。
介绍了牧羊人的年龄、姓名和不幸遭遇,体现出他的孤独和艰辛,为下文他种树的壮举做铺垫。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见牧羊人 (1913年)
再见牧羊人 (时隔6年)
最后一次相见(1945年6月)
一个人住在石房子里,牧羊的同时种树。沉默寡言、认真仔细,有顽强的毅力,对生活一丝不苟。
一片荒凉,毫无生机,环境恶劣。
从品味语言中把握内容
1.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灰灰的薄雾”暗指地上的树,将其比作“地毯”,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牧羊人种的树已经初具规模。
再见牧羊人
2.“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这句话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毁灭”“创造”都是什么意思?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议论。“毁灭”是指人类对这片土地的破坏;“创造”是指牧羊人在这片废墟上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植树的行为。这一议论,揭示主题,既含蓄地表达了我对战争的批判,也赞美了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义务植树精神的伟大,又表达了对长期默默耕耘的植树老人的由衷的敬佩和赞扬。
3.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对比。写出了环境的初步变化,与最开始一片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牧羊人的劳动成果。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见牧羊人 (1913年)
再见牧羊人 (时隔6年)
最后一次相见(1945年6月)
一个人住在石房子里,牧羊的同时种树。沉默寡言、认真仔细,有顽强的毅力,对生活一丝不苟。
一片荒凉,毫无生机,环境恶劣。
改养蜜蜂,依然坚持种树。
乡村已萌发生机,树木成片,出现流水。
从品味语言中把握内容
1.我完全认不出那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
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运用对比手法,将以前“猛烈干燥的风”与现在“飘着香气的风”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荒原环境变化之大,从侧面烘托出牧羊人的伟大。
最后一次相见
2.第20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如今村庄的生机与活力,与三十多年前荒凉破败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高度赞美了牧羊人的伟大成就。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见牧羊人 (1913年)
再见牧羊人 (时隔6年)
最后一次相见(1945年6月)
一个人住在石房子里,牧羊的同时种树。沉默寡言、认真仔细,有顽强的毅力,对生活一丝不苟。
一片荒凉,毫无生机,环境恶劣。
改养蜜蜂,依然坚持种树。
乡村以萌发生机,树木成片,出现流水。
年事已高,凭一己之力建成如今生机有活力的村庄
完全变了样,整个乡间生机勃勃,充满健康活力的气息,处处呈现着安适和幸福。
思考1:在你眼中,牧羊人是个怎样的人呢? 以 他是一个 的人,从文中 “ ” 可以看出 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他是一个一丝不苟、干净利落、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勤劳朴实的人,从文中“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
他是一个沉默寡言、忠厚、不张扬的人。从文中“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可以看出。
他是一个一丝不苟、认真仔细的人,从文中“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一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他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出去。”等细节可以看出。
他是一个慷慨无私,不图回报,不慕荣利的人。从文中“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 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可以看出。
他是一个有着非凡毅力和坚定信念的人。从文中“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可以看出。
思考2:本文运用第几人称来叙事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第一人称叙事;
采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种树人的故事,通过“我”的耳闻目睹,所思所想,对种树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种树人的事迹具有极强的纪实性,使种树人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我”并没有和种树人朝夕相处,对种树人的生活了解得并不是非常全面,但是这个地方沧海桑田的巨变却令“我”震撼,这就使得种树人的生活具有神秘感和神圣感。
拓展——常用人称及其作用
第一人称(我、我们):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情感,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你、你们):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三人称(他、她、他们):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说一说你的感悟
这篇小说通过我的回忆,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荒芜的高原上默默种树的故事,赞美了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和勤劳执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告诉人们: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创造。
拓展延伸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的“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知道这样的人吗
杨善洲: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
原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已于2010年10月因病逝世。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下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去世前,他把当地20万元个性贡献奖全部捐出,价值3亿元的林场也无偿上缴给国家。
【颁奖词】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颁奖词写法指导】
概述事迹,简洁精练。赞美精神,抓住实质。
表达多样,情理交融。言简义丰,流畅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