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水循环课件(5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1 水循环课件(56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27 21:3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 第一节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江河奔流不息,最终注入大海,为什么大海的
水没有增多?
几千年来很多先哲都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公园5世纪,《宋书.天文志》中有人对此问题
做了解释:
太阳加热海水,使海水蒸发;河流注入大海,
补充蒸发的消耗,使海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 第一节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 第一节
第三章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 第一节
第三章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降水
植物蒸腾
蒸发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
下渗
蒸发、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 第一节
第三章
· 第一节
第三章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参与水量最大
· 第一节
第三章
蒸发、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上空,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 第一节
第三章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最重要的水循环,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 第一节
第三章
蒸 发
· 第一节
第三章
蒸 发


光照


气温


湿度


风速


水域面积
· 第一节
第三章
水汽输送
· 第一节
第三章
水汽输送

距海远近
是否有地形阻挡
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季风(夏季风)
距海近水汽充足,距海远身居内陆水汽较少
地形闭塞可以阻挡水汽深入
· 第一节
第三章
降 水
· 第一节
第三章
降 水
海陆位置
大气
地形
洋流
植被和水文状况
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反气旋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
植被的蒸腾作用等
· 第一节
第三章
地表径流
· 第一节
第三章
地表径流
年降水量
流域面积
地质条件
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与地表径流量成正比
喀斯特地貌、沙质土壤,河流易下渗,地表径流减少
· 第一节
第三章
地表径流
植被
蒸发
人类活动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减少地表径流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小;地面硬化,会导致地表径流增多
· 第一节
第三章
下 渗
· 第一节
第三章
下 渗
硬地面化
沙质土壤
地面性质


降水强度


坡度
稀疏
茂密
植被


降水持续时间
· 第一节
第三章
地下径流
· 第一节
第三章
运用水循环原理
解释地理现象
· 第一节
第三章
城市内涝
降水多
地表径流多
路面硬化,下渗减少
· 第一节
第三章
内流河断流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人类大量引水,
径流减少
降水多
来水少
下渗多
· 第一节
第三章
沼泽
气温低,蒸发弱
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
降水多
来水多
特殊底层或冻土,水分不易下渗
· 第一节
第三章
人类活动
对水循环的影响
· 第一节
第三章
修建水库
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时间)分配,洪水
期径流量减少,枯水期径流量增加;水面
扩大,下渗增加,地下水位提高,蒸发增
多,降水增多
· 第一节
第三章
跨流域调水
改变径流的空间分布,缺水地区下
渗增多,蒸发加强
· 第一节
第三章
植树造林
蒸腾作用加强,降水增多,涵养水源
能力增强,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
地下径流增多
· 第一节
第三章
退田还湖
蒸腾作用加强,降水增多,调节径流
能力增强
· 第一节
第三章
人工增雨
降水增多
· 第一节
第三章
铺设渗水砖
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
增多,城市内涝减少
· 第一节
第三章
地面硬化
下渗减少,地表径流
增多,地下径流减少,
形成城市内涝

· 第一节
第三章
过度引水灌溉
河流径流减少,入
湖水量减少,内流
湖萎缩

· 第一节
第三章
围湖造田
湖泊调节功能减弱,
降水减少,洪水期
水位上升,枯水期
水位降低,旱涝灾
害增多

· 第一节
第三章
植被破坏
蒸腾作用减弱,降
水减少,下渗减少,
地下径流减少,地
表径流增多

· 第一节
第三章
思考探究
① 砂石覆盖层对水
的下渗的影响。
② 砂石覆盖层对
蒸发的影响。
③ 砂田影响的水循环
的环节及其作用。
· 第一节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 第一节
第三章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联系四大圈层,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水圈
生物圈
大气圈
岩石圈
· 第一节
第三章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促进水资源的更新
水资源不断更新,代表着水资源的无限性;
不同水体更新周期不同,代表着水资源的有限性,
水资源利用不应超过水体更新速度。
河流水
海洋水
大气水
· 第一节
第三章
法国水文学家佩罗通过3年的实地观测,塞纳河流域的年降水量是年径流量的6倍。在《泉水之源》中公布。证明降水是河水的主要来源。
· 第一节
第三章
水体 江河 湖泊 深层 地下水 高山 冰川 极地 冰川 海洋
更新 周期 16天 17年 1400年 1600年 9700年 2500年
虽然水资源是可以通过水循环得到补充和更新的,但是不同的水体更新周期不同。如果人类利用水资源的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或者由于利用不当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就会导致资源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
· 第一节
第三章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塑造地表形态
海陆间联系纽带
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地表形态
海陆联系
能量转化
· 第一节
第三章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珠江三角洲平原
· 第一节
第三章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 第一节
第三章
· 第一节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 第一节
第三章
下图示意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与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Ⅰ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下渗 B.地下径流 C.水汽蒸发 D.地表径流
2.能够实现陆地水汇入海洋的环节是( )
A.Ⅰ—地表径流、Ⅱ一地下径流 B.Ⅱ一地下径流、Ⅳ—地表径流
C.Ⅲ-地下径流、Ⅱ一地表径流 D.Ⅱ-地表径流、Ⅳ—地下径流
C
D
· 第一节
第三章
我国气候千旱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形成砂田农业。图左中数字代表水循环环节,图右为宁夏砂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 )
A.①代表下渗 B.②代表蒸发
C.③代表地表径流 D.⑤代表水汽输送
4.砂石覆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①减弱 B.②增加 C.④减少 D.⑤减少
B
D
· 第一节
第三章
李白《将进酒》中有一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黄河之水天上来”所指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有人将此诗句改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又复回”,
其体现的地理原理是( )。
A.陆地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热力环流
D
C
· 第一节
第三章
“天河工程”是指基于大气空间的跨区域调水模式。该项目利用三江源区天然水汽输送格局,采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把部分天然落入长江流域的降水截留在或诱导到黄河流域,实现空中调水,此项目引起广泛争议。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地球的重力能
C.天体之间的引力能 D.太阳辐射能
8.“天河工程”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的(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D
B
· 第一节
第三章
下图为城市生物滞留池剖面示意图。生物滞留池是指在低洼区种有灌木、花草乃至树木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生物滞留池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地表径流减少 B.下渗减少
C.降水减少 D.水汽输送减少
10.推广建设生物滞留池,对城市的影响是( )
A.降低地下水位 B.减轻城市内涝
C.加剧热岛效应 D.解决缺水问题
A
B
11.甲、乙、丙三类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 )
A.径流
B.下渗
C.降水
D.植物蒸腾
12.对图中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各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
B.b环节为陆地内流区提供大量水汽
C.c环节对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有重要意义
D.c环节降水总量比e环节大
· 第一节
第三章
C
C
· 第一节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 第一节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