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左右》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结合身边的事物,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2、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有一点左右的概念,但要学生正确判断物体的位置时常常容易颠倒,空间观念差,要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有一定难度。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重视学生亲身体验。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并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及多媒体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在观察与操作中认识和体验左右。
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活动为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还不能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摆一摆、练一练的活动,逐渐加深对“左右”的位置关系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教室中的物品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很爱咱们的班集体,现在你就来观察咱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物品。通过学生观察熟悉的物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探究新知
认识左边与右边
1、先认识物品的左和右,请学生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有哪些物品(黑板、值日表、课程表、国旗、、、、),并试着用“左”或“右”说出这些物品的位置。教师站到和学生一致的方向,进行示范引导。如;黑板的左边有课程表;黑板的右边有值日表、、、、、、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用“左”、“右”说出教室中其他物品的位置。
2、提出“摆课本和文具”的要求。如:课本放在文具盒的右边;铅笔放在课本右边、、、、)学生摆,同桌互相检查,交流摆的结果。
学生用“左”、“右”描述桌面上物品的位置。
3、个体的左和右
首先,要认识身体的左和右,引导学生说出同学身体上的左右。让学生了解,人身体上有左手、右手、左脚、右脚等。让学生从身体的部位来认识左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了解身体的左和右是确定的。右手拿起数学书,师生共同做。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老师拿书的手你们的不在同一边呢?使学生了解每个人自身的左和右都是确定的。
游戏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师请几位学生到教师前面做游戏,教师说口令:立正,向右看齐,向左转,向右转,举起右手、举起左手、抬起右腿等口令,同时请下面学生检查前面学生动作完成情况,发现错误可举手指正错误的动作。同时提问下面学生从右数第n位是谁、从左数第n位是谁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游戏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左右,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在游戏中学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身边的数学
出示教材上的交通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有什么现象。在观察交流的活动中了解交通规则,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交通秩序。
(三)小结。
通过让学生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对知识的梳理能力。
说板书
位置
左右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实物和自己身体的左右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最后通过交流、游戏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不足的地方是应尽可能多的列举涉及左右的方面,从而让学生更全面感受左右。
以人的左右为观察点的情况:
以物体的左右为观察点的情况:
本节课的设计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以活动为主。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学具及与同桌说一说、问一问、做一做等活动能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通过学生面对面及模拟上下楼梯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左右的相对性,继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板书起到了提示的作用。
"认识左、右"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 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解决日 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新思想。(1)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体验左右的置关系及其相对性。如组织学生利用自己身体上的右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运用身边的学习品进行探索性的操作活动,创设购买玩具的情景组织学生开展猜测、推理活动,组织学生表演上下楼梯体会左右位置与判断者的关系,这些无不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2)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书上的练习与场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无论是新课引入、范例的选择还是练习的设计、作业的布置都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去发现、去比较左和右的不同,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了解其相对性,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