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1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1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8 19:59:02

文档简介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单选题
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
①一块棉田中的所有棉蚜 ②某池塘的全部生物 ③一片丛林中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 ④长白山上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③④①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B.生态系统可大可小,没有一定的空间范围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种类众多,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均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3.有关下图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两条食物链
B.食物网中,狐与鸟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D.该图中的所有成分构成生物群落,狐为第三、四营养级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越多,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
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
C.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6.下图表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鱼a和鱼b间的种间竞争将会减弱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7.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 - 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③蛇在不同食物链中可能处于不同营养级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8.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9.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B.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10.下图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组分1、2、3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若组分1是生产者,则其一定是绿色植物
C.能量只能通过组分2输出该生态系统
D.在该生态系统中,组分1、组分2均不可缺少
二、非选择题
1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解表示一个 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阳光是它的 来源。
(2)蛇在 条食物链中,占有的营养级是 。
(3)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长时间黄雀的数量将会 ,原因是 。
(4)动植物尸体是图中的 通过 和 这两种方式分解的。
12.为合理利用水域资源,某调查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据如下表:
进水口浮游藻类数量(年均) 出水口浮游藻类数量(年均) 水库淤泥中真菌、细菌数量
1.93 mg(干重)/L 1.02 mg(干重)/L 1013~1015个/m2
(1)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它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浮游藻类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自然界的主要生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浮游藻类所需的矿质营养可来自细菌、真菌等生物的__________,生活在水库淤泥中的细菌代谢类型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水库对游人开放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水体已被氮、磷污染。为确定污染源是否来自游人,应检测________处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单选题
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
①一块棉田中的所有棉蚜 ②某池塘的全部生物 ③一片丛林中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 ④长白山上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③④①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为种群,①符合种群的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为生物群落,②符合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为生态系统(教材第48页),③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④长白山上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既不属于种群、群落的概念,也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概念,C正确。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B.生态系统可大可小,没有一定的空间范围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种类众多,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均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答案: B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A正确;生态系统有大有小,都有一定的空间范围,B错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C正确;生态系统种类众多,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均属于人工生态系统,D正确。
3.有关下图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两条食物链
B.食物网中,狐与鸟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D.该图中的所有成分构成生物群落,狐为第三、四营养级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食物网中,狐与鸟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B错误;细菌是分解者,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C错误;该图有阳光和二氧化碳等非生物成分,它们与图示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答案: C
解析: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捕食和被捕食关系,因此一种生物可以占据多个营养级,A项错误;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的不同,有些动物可以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项错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C项正确;细菌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自养型细菌属于生产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为消费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为分解者,D项错误。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越多,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
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
C.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答案:B 
解析:一般而言,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越多,说明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越复杂,其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A正确;营养级的高低与生物体型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B错误;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C正确;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D正确。
6.下图表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鱼a和鱼b间的种间竞争将会减弱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答案 A
7.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 - 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③蛇在不同食物链中可能处于不同营养级
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由于水蚤天敌减少,水蚤数量增多,水蚤以绿藻为食,水蚤增多导致绿藻减少;由于绿藻减少,白鲢和水蚤种间竞争加剧,并且由于花鲢减少,乌鱼会以白鲢为主食,因此白鲢的数量会减少,综上所述,C项正确
8.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答案:D
9.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B.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可以推知甲虫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错误;食物链中的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而甲虫是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B错误;甲虫属于分解者,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甲虫是分解者,而能量金字塔的底部是生产者,D错误。
10.下图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组分1、2、3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若组分1是生产者,则其一定是绿色植物
C.能量只能通过组分2输出该生态系统
D.在该生态系统中,组分1、组分2均不可缺少
答案: D
解析: 分析图形可知,图中的组分1是生产者、组分2是分解者、组分3是消费者,除组分1、2、3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也可能是蓝细菌及硝化细菌等,B错误;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可通过各种生物的细胞呼吸输出该生态系统,C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解表示一个 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阳光是它的 来源。
(2)蛇在 条食物链中,占有的营养级是 。
(3)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长时间黄雀的数量将会 ,原因是 。
(4)动植物尸体是图中的 通过 和 这两种方式分解的。
答案:(1)生态系统 ; 能量
(2)两; 第四和第五营养级
(3)增多; 黄雀由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变成了单纯的第三营养级,减少了能量的损耗
(4)细菌;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解析:由于图解中含有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所以这是一个生态系统,而阳光是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动植物的遗体等通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分解,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12.为合理利用水域资源,某调查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据如下表:
进水口浮游藻类数量(年均) 出水口浮游藻类数量(年均) 水库淤泥中真菌、细菌数量
1.93 mg(干重)/L 1.02 mg(干重)/L 1013~1015个/m2
(1)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它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浮游藻类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自然界的主要生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浮游藻类所需的矿质营养可来自细菌、真菌等生物的__________,生活在水库淤泥中的细菌代谢类型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水库对游人开放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水体已被氮、磷污染。为确定污染源是否来自游人,应检测________处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
答案 (1)生产者 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2)自养型 浮游藻类 淤泥中的真菌、细菌 
(3)分解作用 异养厌氧型 (4)进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