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生态工程(2)
一、单选题
1. 近年来,成都市不断推动龙泉山森林的生态修复工程,使生态环境逐渐改善。下列关于生态修复工程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为复杂
B.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有所提高
C.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D.使群落中各种群的数量都明显增加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在治理和恢复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经济、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即要遵循整体原理, C项正确。
2.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是( )
A.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
B.选择合适的养殖动物以增加物种多样性
C.植被恢复和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D.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答案 C
解析 矿山废弃地几乎很少有动植物,而且土壤也被严重破坏,所以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关键在于植被恢复和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3.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北方农区的一种“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园示意图,其中沼气池、猪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保持了合理的结构和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农村发展沼气有利于保护林草植被
B.该工程充分体现了物种多样性的原理
C.保持生物比例合理遵循了协调原理
D.能量可随着沼气的使用而流入生物体内
答案 A
解析 在农村发展沼气可以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有利于保护林草植被,A正确;该工程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充分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B错误;保持生物比例合理遵循了整体原理,C错误;沼气中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被利用,并没有流入生物体内,D错误。
4.下图为山西晋中地区的“四位一体”庭院生态工程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工程遵循物质的循环原理
B.猪舍与蔬菜大棚之间的墙上有通气交换孔
C.沼渣、沼液能为温室内蔬菜提供物质和能量
D.流经该生态工程的总能量大于其中蔬菜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答案 C
解析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设施上将日光温室、畜禽舍、厕所和沼气池联体构建,实现了种植和养殖的有机结合,并通过沼气池的厌氧发酵作用,变废为宝,对营养物质多层次分级利用,实现无废物、无污染生产,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循环原理,A正确;猪舍与蔬菜大棚之间的墙上有通气交换孔,大棚蔬菜的光合作用可为猪的有氧呼吸提供氧气,而猪的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又为大棚蔬菜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B正确;沼渣、沼液能为温室内蔬菜提供物质,但不能为其提供能量,C错误;流经该生态工程的总能量包括蔬菜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投入的饲料中的能量等,因此流经该生态工程的总能量大于其中蔬菜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正确。
5.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
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
B.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C.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综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答案 C
6.在林地果园中散养土鸡,让鸡采食大量的天然饲料,既可替代人工除草,又可替代人工施肥,而且能提高鸡的品质,降低饲养成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果园养土鸡,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果园的能量传递效率
B.鸡粪不能直接为植物生长提供能量,但可提供部分物质,节约用肥,减少污染
C.种养结合降低了成本,获得了高经济效益和高生态效益
D.果园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答案 A
解析 果园养土鸡,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而不是能量传递效率,A项错误;鸡粪作为肥料,既可以满足果树生长的需要,又可以节约用肥,减少污染,这种模式也可以节约生产成本,B、C项正确;果园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植物种类比较少,自我调节能力弱,D项正确。
7.如图是某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按照自然规律设计的生态农业,大幅度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B.建沼气池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C.生物体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不断循环,确保了该生态系统物质上的自给自足
D.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遵循了循环原理、整体原理等
答案 D
解析 农业生态系统是按照自然规律设计的生态农业,实现生态系统内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建沼气池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分解者分解有机物而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B错误;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体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不断循环,确保了其在物质上的自给自足,但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不断地输出,需要不断补充矿质元素,因此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肥料,C错误;该生态系统遵循了循环原理、整体原理等,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正确。
8. 板栗—茶树立体农业是果农探索出的典型农业生产模式之一。在板栗林中栽植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立体农业设计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B.板栗林中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C.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D.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提高
答案C
解析 该立体农业主要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充分利用光能,A错误;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和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该选项中未涉及非生物环境,B错误;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更加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更高,C正确;立体农业中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没有提高,D错误。
9.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江源时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
益、社会效应、生态效益相统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是循环原理
B.提高三江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
C.保护三江源生物多样性的最大成效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答案 C
解析 保护三江源生物多样性的成效是多方面的,除了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所以本题C项错误;其他选项的说法与我国提倡的生态经济,践行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都是吻合的,所以A、B.D项都正确
10.下图是荆州市某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用猪、鸭粪和沼渣肥田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是按照自然规律设计的生态农业,可大幅度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B.建沼气池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C.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确保该生态系统物质上的自给自足
D.遵循循环、整体和自生等原理
答案 D
解析 农业生态系统是按照自然规律设计的生态农业,可实现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但是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A项错误;建沼气池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分解者分解有机物时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B项错误;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确保了物质上的自给自足,但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被不断地输出,因此需要不断地补充矿质元素,如由于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因此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氨肥,C项错误;该生态系统是遵循循环、整体和自生等原理而设计的生态农业,可以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能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为某地一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各种粪便可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
(2)该生态工程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除鸡、奶牛、鱼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或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自生 循环 (2)猪、人
解析 (2)图示生态工程中,农作物、果树、苗木是第一营养级,鸡、奶牛、鱼、猪、人都可作为第二营养级。第3节 生态工程(2)
一、单选题
1. 近年来,成都市不断推动龙泉山森林的生态修复工程,使生态环境逐渐改善。下列关于生态修复工程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为复杂
B.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有所提高
C.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D.使群落中各种群的数量都明显增加
2.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是( )
A.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
B.选择合适的养殖动物以增加物种多样性
C.植被恢复和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D.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3.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北方农区的一种“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园示意图,其中沼气池、猪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保持了合理的结构和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农村发展沼气有利于保护林草植被
B.该工程充分体现了物种多样性的原理
C.保持生物比例合理遵循了协调原理
D.能量可随着沼气的使用而流入生物体内
4.下图为山西晋中地区的“四位一体”庭院生态工程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工程遵循物质的循环原理
B.猪舍与蔬菜大棚之间的墙上有通气交换孔
C.沼渣、沼液能为温室内蔬菜提供物质和能量
D.流经该生态工程的总能量大于其中蔬菜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5.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
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
B.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C.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综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6.在林地果园中散养土鸡,让鸡采食大量的天然饲料,既可替代人工除草,又可替代人工施肥,而且能提高鸡的品质,降低饲养成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果园养土鸡,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果园的能量传递效率
B.鸡粪不能直接为植物生长提供能量,但可提供部分物质,节约用肥,减少污染
C.种养结合降低了成本,获得了高经济效益和高生态效益
D.果园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7.如图是某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按照自然规律设计的生态农业,大幅度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B.建沼气池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C.生物体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不断循环,确保了该生态系统物质上的自给自足
D.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遵循了循环原理、整体原理等
8. 板栗—茶树立体农业是果农探索出的典型农业生产模式之一。在板栗林中栽植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立体农业设计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B.板栗林中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C.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D.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提高
9.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江源时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
益、社会效应、生态效益相统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是循环原理
B.提高三江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
C.保护三江源生物多样性的最大成效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10.下图是荆州市某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用猪、鸭粪和沼渣肥田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是按照自然规律设计的生态农业,可大幅度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B.建沼气池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C.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确保该生态系统物质上的自给自足
D.遵循循环、整体和自生等原理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为某地一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各种粪便可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
(2)该生态工程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除鸡、奶牛、鱼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