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村晚》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古诗三首《村晚》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8 08:5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村晚
雷震,南宋诗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前导入
我们今天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
雷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走近作者
1.会认本课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重点)
3.体会作者诗中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及对悠然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难点)
学习目标
我会认
青漪
泛起涟漪


寒漪
【陂】
【寒漪】
【腔】
【信口】
随口。
池岸。
曲调。
让人感到寒意的水中波纹。
词语理解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初读故诗
村晚
【宋】雷震
cǎo mǎn chítáng shuǐ mǎn bēi,
草满/池塘/水满陂,
shān xián luò rì jìn hán yī。
山衔/落日/浸寒漪。
mù tóng guī qù héng niú bèi ,
牧童/归去/横牛背,
duǎn dí wú qiāng xìn kǒu chuī。
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傍晚
理解诗意
村 晚
解题: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乡村傍晚的风景画
理解诗意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池岸。
叼住
倒映
水中的波纹
水草丰美
生机勃勃
草木丰茂
池水丰盈
草满池塘水满陂,
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写了什么。
理解诗意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诗意: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要溢了出来。远处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理解诗意
长满青草的池塘,快要落山的红日,真是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此时牧童在干什么呢?齐读古诗后两句,一起来看看吧!
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横坐在牛背上
曲调
随口
回去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
悠闲自在
无忧无虑
理解诗意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意: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向家走去,用短笛随口吹奏着不成曲调的乐曲。
理解诗意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写景
写人
有动有静
有声有色
在这样的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理解诗意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写景
表现了太阳落山时一刹那的景象,化静为动,有浓郁的拟人色彩
展现了山和落日倒影在澄澈水中的情景,浑然一体,生动形象
理解诗意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写人
展现了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的姿态
描写孩童吹笛没有固定的曲调
理解诗意
三首诗中的孩子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云甜夜继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勤劳质朴
天真烂漫
悠然自在
你最向往谁的生活?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课堂小结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横牛背
信口吹


幽雅美丽
景色美丽
悠闲自在
无忧无虑
板书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