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第节
3
第二章 陆地与海洋
海陆的变迁
课堂导入
电影《攀登者》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吴京饰演的方五洲在给学生上课时,拿出了一块三叶虫的化石,告诉学生们,这块化石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在山顶找到的。三叶虫是远古时期的一种海洋生物,诞生于寒武纪,消亡于二叠纪末期,在地球上生活了超过3亿年。而电影中的“化石”准确来说应该叫作“海洋生物化石”。这些化石是由海洋生物的遗体沉积到海底,然后被后续的沉积物覆盖保存才形成的。那这些海底的化石是怎么出现在珠穆朗玛峰的呢?
目 录
1.地表形态变化
2.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构造学说
4.火山与地震
1.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2.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022年新课标内容要求
学习目标
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人地协调观
通过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发现到板块构造的提出,加强对学生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
通过学习海陆变迁等实例,认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永无止境。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一、地表形态变化
缓慢变化
激烈变化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一、地表形态变化
激烈的地表形态变化
地震
火山
火山、地震 能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叫火山喷发
岩层在运动过程中,引起的地面震动就是发生地震
一、地表形态变化
大多数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在短期内不易被人们察觉。
喜马拉雅山
海洋生物化石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才抬升成为高山。
缓慢的地表形态变化
一、地表形态变化
地壳的运动
一、地表形态变化
云南石林是两亿多年前的海底石灰岩层,经过地壳运动、风雨侵蚀等作用形成的自然奇观。
一、地表形态变化
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发现有古地质时期的三角洲,还发现有人类活动的遗迹。这些信息又说明了什么?
海平面的升降
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
东部海域的海底原来是陆地,后来由于海平面上升使曾经使陆地的河道、水井下沉到海底。
一、地表形态变化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全国1/4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荷兰人构建围海大坝,为了抽出海水又建了许多风车,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人类活动
香港国际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有数最繁忙的机场,国际客运量位列世界第五,国际货运量更称冠全球。从香港国际机场出发,可于五小时内飞抵全球半数人口居住地。
荷兰的围海大坝
一、地表形态变化
归纳: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主)
一、地表形态变化
沧海桑田,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
简称沧桑,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麻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
北宋时期,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阐述过有关地球演变的见解。他根据太行山麓的螺蚌化石判断那里曾是大海之滨。后人以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一、地表形态变化
活动
“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你能解释下列现象或预测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海洋生物化石。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海洋变陆地
陆地变海洋
陆地变海洋
海洋变陆地
二、大陆漂移假说
地球海陆轮廓如何形成的?
大地多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二、大陆漂移假说
大陆漂移假说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呢?
轮廓、地层、动植物等
二、大陆漂移假说
魏格纳
大陆漂移说的创立者
德国地质学家、气象学家
为了进一步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魏格纳前往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探险考察,在他50岁生日那天不幸遇难。
二、大陆漂移假说
国际上通行的两种世界地图
显然,在大西洋版世界地图的视角下,更容易发现非洲和南美洲边缘的相似性
二、大陆漂移假说
证据一
地层就像记录地球历史的无声书,该图展示的是南美洲和非洲拼合后,古老地层存在相似性,说明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曾是相连的整体。
——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二、大陆漂移假说
证据二
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飞,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却分布在两块大陆上,说明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动物的相似性
二、大陆漂移假说
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
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海洋所包围。
两亿年前
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
6500万年前
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漂移的大陆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轮廓。
现在
二、大陆漂移假说
活动
人类利用遥感技术,探测到南极冰层之下竟然有丰富的石油和煤炭。南极洲的煤炭储量大概是5000亿吨,堪称世界第一大煤田。对这一事实的成因,你觉得是怎样的呢?
煤矿资源
南极地区在远古时期地处温暖湿润的地区,在那时形成了煤,后来经过大陆漂移,才到了今天的位置。
三、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
板块指的不是陆地或海洋,而是陆地和海洋下的岩石。
三、板块构造学说
认识六大板块
1.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都是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______。
2.六大板块中面积最大的板块是______________。
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注意:无大西洋、北冰洋、大洋洲板块
活动
三、板块构造学说
活动
有人说,岩石圈是地球的坚硬外壳,它曾像煮熟的鸡蛋蛋壳那样破碎过。形成了一些边缘呈锯齿状的板块。读下图,想一想,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三、板块构造学说
活动
1、在三张硬纸片上分别标注美洲板块、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将它们按照正确的方位拼好平放在课桌上,然后美洲板块向西、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向东移动,从中感悟大西洋的形成过程。
2、请用硬纸片演示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从中感悟地球上高大山脉的形成过程。
三、板块构造学说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张裂
碰撞
生长边界:使地表发生断裂,
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使地表隆起抬升,
形成山脉、海沟、弧形群岛
板块运动
三、板块构造学说
活动
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预测或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1.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2.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
3.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红海
红海是______板块和 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最终会形成新的海洋。
地中海在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下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
_______板块和 板块相互碰撞挤压,珠穆朗玛峰会不断增高。
非洲
印度洋
亚欧
非洲
亚欧
印度洋
三、板块构造学说
珠峰新高度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预测:
珠峰的海拔在不断上升还是下降?
三、板块构造学说
东非大裂谷
地球最大的“疤痕”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
三、板块构造学说
在板块交界处,或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地壳比较活跃;
想一想,我们是否能真实地看到板块运动带来的力量呢?
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三、板块构造学说
火山喷发
地震
火山与地震
活动
观察下图,总结世界上的火山与地震频繁地带在什么地区?
主要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地带
四、火山与地震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示意图
四、火山与地震
活动
通过观察,世界火山地震带与板块分布有什么关系?
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
四、火山与地震
活动
你能用板块理论解释下列地震现象的发生吗?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
火山与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火山与地震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发生9.0级大地震。有数十万人在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一些地区的海啸高达十多米。
四、火山与地震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中南部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该地震是土耳其自1939年以来,遭受到的历史最强震,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
四、火山与地震
地震之国—日本
日本
太平洋板块
亚 欧 板 块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被称为“地震之国”。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四、火山与地震
为什么我国多火山地震
我国东南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西南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四、火山与地震
假如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
课堂小结
海陆变迁
沧海桑田
大陆漂移假说:
地壳运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德国魏格纳提出)
地表形态变化
激烈的变化(火山、地震)
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火山与地震
当堂检测
1.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海陆变迁是( )
A.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我国东海海底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C.香港填海造陆 D.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2.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A. 陆地多为三角形 B. 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 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 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3.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
A.托勒密 B.哥白尼 C.魏格纳 D.麦哲伦
C
C
C
当堂检测
4.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观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②板块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③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④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集中分布在板块的内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5.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个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
A.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C.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D. 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