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模拟写作: “争论”导写(含解析及范文)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作文模拟写作: “争论”导写(含解析及范文)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8 18:0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作文模拟写作:“争论”导写及范文
【文题】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参加。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表现。不少于5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命题作文,题目简单,只有一个核心词“争论”。命题贴近学生实际,便于学生从生活中筛选素材,进而培养思辨能力。
一、审题:“争论”是围绕某一现象、观点、问题等而产生的意见和看法的分歧。首先要确定为何而“争论”,即“争论”的内容和焦点:学习方面的不同思考;生活亲情的不同认知;社会现象的不同看法;思想观点的不同体会等。然后明确发生“争论”的人及背景、环境等因素。
二、立意:“争论”不是吵架,而是不同思想与观点的正面碰撞,是了解真知、探究真相、追求真理、收获真情的途径与过程。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命题人的意图:即要为“真”而“争”,为“正”而“争”,为“深”而“争”,在“争”之中、“争”之后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是写好此文的关键所在。
三、选材:七年级的学生因年龄和阅历所限,所“争论”的内容较为狭窄、角度较为单一。所以还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调动素材积累、还原“争论”的场景。要根据审题的“争论点”,抓住过程与细节,集中刻画“争论”中的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而突出人物的不同精神气质与个性,达到本单元教学重点——人物写作要写出精神的目的。
四、构思:作为一篇记叙文,除了要体现出常规的作文要求之外,结合题目和中心的特点,还要着重突出以下要求:
1.入题要简洁。“争论”的场景描写是重点,开头或开门见山、或直入场景、或景物点缀等,寥寥几笔即可。
2.细节要突出。要集中笔力,对“争论”的场景进行细致描摹:“争论”的环境设置、人物的言行举止、前后的对比变化、心理的想象拟写都要为“争论”而不惜笔墨。
3.手法要适当。可景物衬托、可欲扬先抑、可鲜明对比、可浓墨渲染、可铺垫照应、可巧用修辞、可叙议结合、可句式灵活。
总之,要把“争”绘出镜头感,让“争论”见出剧本感,给读者体验以沉浸感,使“争论”的结果有价值感。
【作文展示】
争 论(一)
夜的天际空荡荡的,月亮和星星也寂寞了,随意发出微黄的光,房间里一片寂静……
不过,一场争论打破了这份静谧——
“今天晚上降温,你要多盖条被子。”我做完作业,正要睡觉,妈妈抱一条被子适时而入——难道她一直在等着我吗?
“不用了,我又不冷。”我有点好笑,这才几月份,让我盖两条被子——孵小鸡吗?
“拿着,今晚盖上。”妈妈很坚决的口气。
“不用,真的不用,我都说了不冷!”我特意向妈妈攥起拳头挥挥手臂。
“你这个孩子——”妈妈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抱着被子离开。
有一句话自然地在心头浮了出来: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我摇了摇头,也笑了——也很无奈!
……
每年天气降温的时候,妈妈总会习惯地拿出厚厚的被子,早早铺在我的床上。而我则认为年轻人的身体抗造,盖了厚被子反而热得睡不着。因此,冬天来临之前,我们家必不可少的会有一场“争论”……
这不,又是一个狂风呼啸的晚上,气温下降了好几度。夜已经深了,我依然在奋笔疾书,房门被轻轻打开——妈妈应该是睡了又醒来的。
“冷不冷啊?”一件外套已披在了我的身上。
“不冷的。”
“我怎么感觉你冷啊!我都被冻醒了……今晚必须加被子!”
“你冷……我就要冷……那是你怕冷!”我想笑没有笑出来。
“我们不是同一个老天?让你盖你就得盖——感冒了还不是我的事!”妈妈的声音高了起来……
我不敢再说什么了——事实上每次感冒都是妈妈忙前忙后。我扭了一下头,瞥见妈妈的身影随着灯光移动,本就消瘦身影被灯光映的愈发单薄,似乎碰一下便会逸散到空气中……
明明自己穿的那么少却坚持为我铺厚被子——我拗不过她便随她去了。我继续刷题,尽量让自己忽视妈妈在身后的动作。但越是刻意思绪飘的越远,爱在眼前凝聚了——
夏天天热,家中唯一的空调装在了我的房间;每次改善生活,我碗里的肉总是最多;天冷时,她总在临上学前检查一下我的衣服——这不,她睡下了又起来让我加被子……
恍惚中,眼眶竟湿润了。
“啪”的一声轻响,一杯热牛奶出现在我的面前——
“喝完赶紧写,写完就去睡,这床被子可暖和了,我晒了一天呢!”
望着妈妈脸上那骄傲的神情,我欲言又止,千言万语只凝成一个“好”字……
时光荏苒,我也从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为渐入青春的少年。我与妈妈之间的争论似乎越来越多了,虽然每次争论的结果都是胜负不定,其实,我知道——
妈妈比我更爱惜我自己……
点评
妈妈比你更爱惜你自己!多么深彻的感悟,又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争论”的缘由很简单,“争论”的过程也不复杂,但那“争论”的细节让人心动不已。语言描写细致生动,一位爱子心切、无私细心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作文立足生活又升华生活,扣题严谨,主旨突出:这是爱与被爱的“争论”,是母爱的火花在迸溅!
争 论(二)
午后的教室内,我埋头于课本,在“穿越”历史——为明天的“课本剧”表演找素材……
同桌拍了拍我的肩膀:“哎,你觉得秦始皇是明君还是昏君?”
“昏君!”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他杀多少人啊!”
“我认为他是一名明君。”同桌却与我唱了反调。
“怎么可能?万里长城下有太多的冤魂!”我据理相辩。
“争论”一触即发——
“他怎能不是明君?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被称为千古一帝……”
“可你忘了,他是怎么欺压和剥削百姓的吗——邻居见面话都不敢说一句。他的皇陵修了几十年,浪费无数钱财……”我直接抢白了同桌。
“不,他这是让人民为战事做准备,他修建的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不是很有用吗?现在长城不是名扬天下,成民族之象征了——你不是说最大的梦想是要到长城拍个照片吗?”同桌更“狠”——“以我之矛攻我之盾”!
我的脸红了一下,口气软了一点。托着腮,仔细地想了又想:“可我还是觉得他是暴君,焚书坑儒造成文化大倒退……”
“可当时的秦朝是风光无限,达到了无人能敌的巅峰时期!”同桌的脸比我还红。
“可他晚年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我毫不示弱。
“可他当时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开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更何况,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同桌激动得一屁股坐在了桌子上,面南背北——像秦始皇了!
争论已白热化了——就差一点就搬出《中华上下五千年》了……
……
“要不,去问老师吧。”同桌双手附合,表示赞同。
办公室里,历史老师听后眯起双眼,沉思一会儿,才开口道:“你们都不错!秦始皇早年是一代明君,才华非凡,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成就;可到了晚年,追求长生,好大喜功,过分奴役人民,所以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这些,历史自有功过评述!”
“不过,你们能以史实为据,发表自我看法,已是了不起!来——每人一本我最新买的资料,认真填写,期末竞赛还要指望你们哪!”历史老师满面红光,仿佛从我们身上看到了那金光闪闪的奖牌……
“哇!”我和同桌傻脸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啊!
我们各自手捧一本书,心情复杂地走出办公室,对视了一眼:秦始皇啊秦始皇,我们不争论你该多好啊……
点评
“争”是观点,“论”的是才识。作者选择最扣中心的日常细节,用最直接的方式体现命题者的意图。“争论”的场景刻画生动细致,富有画面感。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个性突出,写出了人物精气神,喜剧的结尾让文章多了孩子式的幽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