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必修下
中外历史纲要
第13课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单元时间轴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
一 背景
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欧洲的近代科学、文学和法国唯物主义哲学,通过多种方式,不断传入。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人的一部分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颂。
独立战争的胜利和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北美大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辉煌成果,它对欧洲和拉丁美洲有着极大的影响。
——刘祚昌《世界史》
到18世纪下半期,拉丁美洲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地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生产纺织品、皮革、陶器、铁器、玻璃、肥皂糖等的手工工场及造船厂。1793年墨西哥的克雷塔罗城就有20家生产呢绒的手工工场,雇佣工人1500余人。拉普拉塔的科恰班巴城,1788年有2000名纺织工人,1798年增加到8000人,每年要用原棉100万磅。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西班牙等国的殖民统治收到各个压迫民族和阶层的反对。
一 背景
1.政治上: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了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的火种;
2.经济上: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民族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3.思想上: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4.外部条件:
(1)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2)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大革命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①拉美独立运动的一批领导人亲身参与或者亲眼目睹了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并且一大批拉美的仁人志士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感染,唤醒了民众的民族独立意识;②大革命期间,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的爆发使得欧洲宗主国之间的斗争加剧。宗主国对于殖民地控制得以削弱,为拉美独立运动的到来创造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们乘机发动起义。
二 进程
1.海地:1804年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随后,独立运动的浪潮席卷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
1789年8月,法国公布了《人权宣言》。(海地人)根据人权平等的原则,向法国提出了获得全部公民权的要求。遭到拒绝后,200多人举行了武装起义,次年初便遭到失败。同年8月,再次发动起义。1801年1月,统一了整个圣多明各岛。同年7月,颁布宪法,规定……废除奴隶制,居民不分肤色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提倡自由贸易。1802年拿破仑派军试图恢复殖民,未获成功。1804年1月1日,海地正式宣布独立。
——王斯德《世界通史》
◎海地独立斗争
1502年该岛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697年西班牙同法国签订《勒斯维克条约》,将该岛西部割让给法国,定名为法属圣多明各。东部仍属西班牙。
2.西属拉美殖民地: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经过多年征战,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
3.葡属巴西: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分别是南美北部和南部战场的领导人。两人于1822年在厄瓜多尔举行秘密会晤,后者将秘鲁军队交给前者指挥,并辞去“护国公”,前往法国定居。1826年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大陆300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巴西的独立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的,没有经历过类似西属美洲殖民地那样的独立战争。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
三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
1.政治经济发展停滞: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国。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材料一:1826-1850年,英国对拉丁美洲各国贷款和投资总额达1亿美元。……1850年以后,英国在拉丁美洲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例如建筑港口、铁路、开辟轮船航线、低价收购土地和利用廉价劳动力开发矿产等。英国资本先后控制了巴西的棉花、阿根廷的谷物和肉类贸易,墨西哥的银矿生产以及大多数国家的交通、铁路和港口等企业。1870年英国在拉丁美洲各国的投资金额达到8500万英镑,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投资国和债权国。
材料二: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迟缓,资产阶级还十分软弱,政权都落到了土生白人(即克列奥人)地主手中,殖民时期的封建结构被保存下来,大土地所有制得到继续发展。在整个19世纪,拉丁美洲各国大土地所有者兼并的土地等于以前3个世纪的总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美国家建设的问题。
2.英美势力的渗入: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3.美国的拉美政策: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还进行武力干涉,实施“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实质为资本输出
◎大棒政策
门罗主义: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在国情咨文中宣称,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干涉欧洲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保护国;但是欧洲列强不得再在南北美洲开拓殖民地,欧洲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国家的任何企图都将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在“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下,美国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门罗主义”实际上是把拉丁美洲作为美国的势力范围,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门罗主义后来发展为“大棒政策”。“大棒政策”是在保护美国公司利益和预防其他列强可能干涉拉美事务的借口下,以先发制人的手段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的帝国主义政策。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金元外交:就是“用美元代替子弹”运用外交政策推动经济扩张,将附带苛刻条件的投资渗透进拉美,在不进行直接的军事干预的情况下扩展美国商务,排挤欧洲国家在拉美的存在,扼住拉美各国的经济命脉,奴役和剥削当地人民。
大棒政策:以实力威胁为核心,以武力和干涉为手段,以打造美国控制下的垄断封闭型美洲体系为目标。在这一政策指导下,美国的对外战略由地区防御型转变为地区主导型,开始挥舞起“大棒”,在反对欧洲干涉的同时,更直接干涉拉美国家内政。
大棒政策
金元外交
西奥多·罗斯福在1904年12月6日致国会的咨文中写道:“在美洲,也正如在其他地方一样,终将需要某一文明国家的干涉;而在西半球,美国之奉行门罗主义,迫使美国……行使一种国际警察的权力。”
新的外交手段
将你的麻烦(问题)告诉警察
仲裁裁定
四 民族民主革命的继续
1.巴西: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墨西哥:
(1)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农民起义军支持下赶走了独裁者。
(2)1917年,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
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利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
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矿块或矿床中构成矿藏之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
——《1917年墨西哥宪法》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
君主制
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宪法。
【课堂探究】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席卷整个拉丁美洲地区。
②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独立过程。
③拉丁美洲居民的种族成分复杂,斗争具有双重性。
④以战争的形式实现独立,战争具有正义性。
⑤由外来移民及其后裔(土生白人)领导。
⑥独立后各国相继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种族压迫与阶级矛盾交织
如玻利瓦尔、圣马丁
2.影响
(1)积极
①彻底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②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大多建立了共和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③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还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腐朽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2)消极:拉美地区的革命具有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为之后的进一步革命埋下了伏笔。
只实现了民族独立,未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巴西除外
【课堂探究】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相同点:(1)都是在殖民主义的长期黑暗统治下,并且因为经济的发展,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才爆发了为挣脱殖民者长期的黑暗统治的战争,从而获得了民族独立。
(2)都是以独立战争的形式出现的革命,都想挣脱黑暗的殖民统治,想要国家的独立和经济的独立。
(3)都不惧强大,以渺小的身躯对抗强大敌人,并且以弱胜强。
不同点:(1)美国独立战争仅仅局限于美国十几个州,但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却覆盖了整个拉丁美洲。
(2)美国独立战争是为了挣脱英国黑暗的统治,以建立个民族独立的国家,美利坚民族是本次战争的中心力量。而拉美人民则是为了挣脱西、葡等国的殖民统治,以获得民族独立。
(3)美国的独立对法国大革命、拉美独立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也得到了彻底解放。但是拉美则遇到了新的殖民主义,各国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并且发展异常困难。
【课堂探究】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的比较。
亚洲的觉醒
2
一 背景
1.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经济: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3.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殖民国家对亚洲的侵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
觉醒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使亚洲觉醒过来了,在那里到处都激起了民族运动。
——《列宁全集》
二 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1905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
建立政党
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确立目标
A.起因:1908年,英国殖民当局抓捕提拉克。
B.经过:孟买10多万工人政治总罢工,要求释放提拉克。
C.影响: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政治罢工
◎提拉克
圣雄甘地称之为“现代印度的缔造者”
三 伊朗立宪革命
1.时间:1905-1911年,伊朗发生立宪革命。
2.概况:革命期间,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3.结果:革命虽然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但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1906年12月,伊朗《基本法》(宪法)颁布。这是民主势力和专制势力相互妥协的产物。《基本法》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构;规定王权受议会的制约。议会有批准法律和国家预算及监督预算执行之权。
1907年10月,伊朗又颁布了《基本法补充编》。……规定了民主原则,在政治上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及政府向议会负责的原则。
——整理自肖克《1905—1911年伊朗资产阶级立宪革命》
四 中国辛亥革命
①结果:1911年中国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影响: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阵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
——列宁《亚洲的觉醒》,《列宁选集》第二卷
列宁的话有两层意思,即世界革命进入到两个“新阶段”:一是随着亚洲的觉醒,亚洲落后国家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新阶段;二是先进国家工人运动蓬勃开展,世界进入无产阶级命的新阶段。
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阵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
——列宁《亚洲的觉醒》,《列宁选集》第二卷
列宁的话有两层意思,即世界革命进入到两个“新阶段”:一是随着亚洲的觉醒,亚洲落后国家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新阶段;二是先进国家工人运动蓬勃开展,世界进入无产阶级命的新阶段。
在亚洲,强大的民主运动到处都在发展、扩大和加强。哪里的资产阶级还在同人们一起反对反动势力。数亿人正在觉醒起来,追求生活,追求光明,追求自由。
——列宁《落后的欧洲与先进的亚洲》
亚洲觉醒的特点: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呈现出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地 点 概 况 结 局
印度
伊朗
中国
①1885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国大党;
②提拉克带领民众进行斗争;
③1908年孟买工人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斗争舞台
失败
1905-1911,立宪革命,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随着革命失败,宪法撤销
失败
1911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失败
失败依据: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课堂探究】“全面认识”亚洲的觉醒。
中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第一次建立了共和政体;……伊朗革命保住了其重要成果宪法;印度人民则迫使英国当局取消了孟加拉分治法案。……亚洲觉醒时期各国斗争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开辟了斗争的新阶段。……亚洲民族运动在客观上成了西方工人运动的同盟军。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性质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新高潮,本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2.领导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领导作用。某些国家的工人阶级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他们是亚洲社会新生的革命力量。
3.斗争水平上: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特别是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已成为时代的潮流。
4.相互联系上:这次革命还表现出亚洲各国人民相互支持、共同对敌的斗争特点。如中国的革命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其他国家人民的革命也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民主革命。
5.历史意义
(1)虽然总体上这些运动失败了,但仍然取得不少成果。此外各国革命中相继出现的各种资产阶级政党和组织,也为今后进一步发动和组织斗争创造了条件,古老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
(2)亚洲的觉醒开辟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期,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并为此后各国的斗争提供了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文化)
(3)亚洲的觉醒对帝国主义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冲击,标志着亚洲各国人民已作为一支强大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在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亚洲成为反帝的重要阵地。
(4)鼓舞了正在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的西方各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
(5)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对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非洲的抗争
3
一 背景
1.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一直遭到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
2.武装斗争是非洲人民斗争的主要形式。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非洲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丧失了政治独立,一些原来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同一民族,被强行分割为不同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几部分。……非洲人民丧失了大片土地,人口锐减,丰富资源遭到无情掠夺。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为了自卫,居民们自动组织起来,在一些要道设立陷阱,用投枪、弓箭袭击贩奴商人。早期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还表现在被捕奴隶进行的顽强斗争上,最常见的反抗方式是逃跑或自杀。据不完全统计,1700-1845年,仅在英、美贩奴船上就爆发了55次大规模的奴隶暴动。
19世纪以来,武装斗争成为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其中,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突出的事件,但在动员民众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课堂探究】19世纪前后,非洲反抗斗争的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由逃跑或自杀到武装斗争。
◎帝国主义瓜分非洲
时间 代表
19世纪70年代 阿尔及利亚反法民族大起义
19世纪80年代 索马里、乌干达、肯尼亚反英斗争;马达加斯加反法抗争;埃及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
19世纪90年代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9世纪中叶以后,埃及逐渐沦为英、法的半殖民地。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埃及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879年,埃及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组织——祖国党。1881年,在党领袖阿拉比领导下,祖国党发动埃及士兵起义,迫使国王召开国会,组成了祖国党内阁。1882年,英国殖民军大举进攻埃及,埃及军民英勇抵抗,先坚守亚历山大港,接着又保卫开罗,但终因实力悬殊以及官僚地主集团的动摇和背叛,轰轰烈烈的抗英斗争宣告失败。埃及完全被英国占领。
1882年7月,英国人以重金收买当地的贝都因为部落首长,并派人收买阿拉比军中的动摇分子。9月,一部分议员和上层文武官员先打开开罗城门向英军投降。另外,被收买的阿拉比的主力部队指挥官在关键时刻破坏了抗英斗争。坚持了100多天的抗英斗争失败。
——朱庭光《外国历史大事集》
二 埃及抗英斗争
1.表现
(1)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成立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以此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
(2)在1882年反抗英国侵略的斗争中,祖国党领袖、爱国军官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
2.结果: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3.失败原因:英国收买当地酋长和部队指挥官,破坏抗英斗争;部分议员和上层官员向英军投降。
祖国党致力于“把祖国从屈辱、贫困、痛苦的深渊中拯救来”,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并通过机关报《埃及报》和《商业报》宣传捍卫民族独立,加强防卫力量,实施宪法改革等主张。
◎阿拉比
◎1882年:埃及祖国党阿拉比起义
1863年,伊斯梅尔成为埃及的“赫迪夫”(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他好大喜功,不惜向西方借高利贷,大兴土木建筑,搞“全盘欧化”,到1875年共欠外债9100万英镑,埃及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1878年,被迫接受英、法、意、奥的代表担任埃及政府的大臣,组成“欧洲内阁”。此举遭到埃及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对。第二年1月,一批爱国军官和地主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创立“祖国党”,主张维护埃及主权和国家独立,实行宪政。这是非洲大陆第一个民族主义组织。1864年11月,阿拉比出任祖国党的主席,1879-1882年埃及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改革和反帝运动。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
◎阿拉比
艾哈迈德·阿拉比:埃及爱国军官,曾两次领导起义,要求实施宪政,企图摆脱英、法对埃及的控制。
三 苏丹马赫迪起义
1.时间:1881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
2.概况: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这次武装起义持续近20年,曾占领苏丹大部分地区,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结果:起义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
4.特点:以宗教为外衣,规模巨大,持续时间长。
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苏
丹
◎苏丹地理位置示意图(苏丹+南苏丹)
“马赫迪”原意为传说中伊斯兰教的救世主,起义的领导者穆罕默德·阿赫迈德·伊本·赛义德·阿布达拉,自称是马赫迪,有利于发动群众,驱逐异教徒,即英国殖民者。
1881年8月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宣布自己是马赫迪(意为救世主),声称要在世上重建真正的信仰和正义。……1885年6月其病逝,战友阿卜杜拉继任,自称哈里发,掌管军事、行政和宗教大权。……1899年11月在英军偷袭中阿卜杜拉牺牲。到1900年1月起义最后失败。在“英埃共管”名义下,苏丹沦为英国殖民地。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穆罕默德·艾哈默德(自称“马赫迪”,意为“救世主”)发动了以恢复原始伊斯兰教为目的的“圣战”。马赫迪宣称他就是众所期待的救世主马赫迪;要求“废除苛捐杂税,在真主面前人人平等”,号召苏丹人民对异教徒(英国统治者)进行“圣战”,把他们赶出自己的国土。
◎马赫迪起义
四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埃塞俄比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埃塞俄比亚
1.时间:1894-1896
2.领导者:孟尼利克二世(埃塞俄比亚皇帝)
3.纲领文件:《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
4.重要战役:阿杜瓦战役(1896年3月)是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侵略的决定性战役。孟尼利克二世亲自率军战胜了意军,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国家,并赔款1000万里拉。
5.结果:起义胜利,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孟尼利克二世号召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一致,保家卫国,全国人民热烈响应。农牧民自愿向国家捐赠粮食和钱币。一些原来反对孟尼利克二世的封建主表示要以抗意战争为重,停止反对活动,为抗战胜利效力。青年踊跃参军,到1895年,一支由孟尼利克二世指挥的12万人的大军组建完成。阿杜瓦决战中,意大利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
——顾章义《崛起的非洲》
①皇帝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
②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奋起抵抗。
【课堂探究】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取得成功的原因
◎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击意大利侵略军
领导 革命对象 斗争形势 结果
埃及 祖国党 英国 武装斗争 抵抗失败,英国占领埃及
苏丹 马赫迪宗教组织 英国 起义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
埃塞俄比亚 孟尼利克 (皇帝) 意大利 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课堂探究】根据前面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非洲民族解放的特点。
①由酋长、国王或农民领袖领导的抵抗运动仍是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形式。
②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武装反抗甚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
③领导力量多样,有宗教领袖、国王、知识分子等 ;出现了新的阶级力量。
④宗教在号召、组织民众中发挥重要作用;
⑤非洲第一个政党出现,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⑥反殖民侵略斗争不再带有局部性质,而是几乎遍及整个非洲大陆。
⑦在反帝斗争普遍失败后,旧式的反帝斗争渐趋平静,新形式的民族解放运动逐渐取代了旧式的暴动或起义。
拉美的独立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原 因 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非洲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
特 点 范围广、时间长、成果丰硕 范围广、各国相互支持、彼此协作 有组织、规模大且持久的武装斗争
运动性质 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以封建统治阶级的民族解放运动为主
代表运动
意 义
海地独立、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的斗争、巴西建立共和国、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埃及抗英斗争
苏丹马赫迪起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课堂探究】概括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在民族独立运动过程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宣传民主思想,探索民主革命道路,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为后来各国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1)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被迫结束殖民统治或改变管理方式);
(2)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3)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4)激发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意识。
【课堂探究】正确认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差异。
由于各个地区、国家的社会发展程度很不平衡,外来资本主义刺激下产生的新的经济因素,或强或弱,阶级结构的变化有大有小,因而不同地区和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斗争水平高低各异,形式和性质也不尽相同。
在亚洲,由于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阶段,并呈现一下三个特点。一是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中国的同盟会和印度国大党;二是旧式的农民起义逐渐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代替,宗教的旗帜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旗帜代替;三是新的阶级力量参加了斗争,如1908年印度孟买工人大罢工。 至于朝鲜的甲午农民战争、中国义和团运动,则还属于传统的运动模式,但不占主流。
在非洲,斗争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主要是旧式民族运动,只有埃及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
在拉丁美洲,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相同点:
①都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推动民族独立。
②亚洲和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削弱封建势力,促进社会进步。
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数遭到了失败。
不同点:
各个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很不平衡,
亚洲:由于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阶段。
非洲:斗争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主要是旧式民族运动,只有埃及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
拉丁美洲: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习近平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
学习价值:传承民族精神
从解放者、觉醒者到抗争者,他们都是民族的英雄。
正如习主席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习近平指出,中非双方基于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各国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携手前进。中国在合作中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坚持发展为民、务实高效,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课堂小结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至1826年,拉美基本独立
独立后拉美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的立宪革命
中国的辛亥革命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埃及的抗英斗争
苏丹的马赫迪起义
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随堂练习
1.拉丁美洲,曾经长期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从18世纪末期开始拉美也开始了此起彼伏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拉美独立运动期间,对其有利的国际因素是( )
A.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利配合
B.欧洲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C.拉丁美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D.启蒙思想的动员
随堂练习
2.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随堂练习
3.按照列宁的解释,则“亚洲的觉醒”的根本含义是指当时亚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这说明“亚洲觉醒”( )
A.以反殖民、反封建为革命任务
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C.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
D.使亚洲各国完成了独立
随堂练习
4.“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上述评价意在指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随堂练习
5. 19世纪末,促进亚洲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相同因素( )
A.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日益严重
B.民族民主思想的深入
C.封建剥削和殖民压迫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随堂练习
6.材料一:在受到侵略的广大亚非拉地区,生存竞争活动则在另一层面上反映出来。亚非拉各国既然被相互竞争中的帝国主义列强强迫纳入国家竞争机制,它们首要的目标就是努力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这种生存竞争的最高形式是日渐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
——袁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19世纪晚期亚洲民族解放斗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了进步作用,它唤醒了民族觉醒,启发了广大群众的民族民主意识,为亚洲民族解放斗争的更高阶段——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精神条件。
——罗超平《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浅议》
随堂练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因素及目的。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晚期亚洲民族解放斗争的历史意义。
答案:
(1)因素: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统治;西方列强争夺殖民地矛盾加剧。
目的:取得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发展本国的经济。
(2)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对各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在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亚洲成为反帝的重要阵地;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