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牧 童》
《牧童短笛》
请同学们认真听音乐
音乐中的牧童更像图片中的谁呢?
请同学们认真欣赏乐曲并思考问题:
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牧 童
2
4
节
奏
练
习
牧 童
牧 童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牧 童
加入打击乐器演奏
聆听《牧童短笛》
思考: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新知讲解
《牧童短笛》创作背景
《牧童短笛》的创作中包含了作者的忧思, 贺绿汀把牧童、短笛、老牛融为一体, 形象地描绘了山川秀美、生活安宁、天地和谐的美丽情 景,这与狼烟四起、枪炮隆隆的战争背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日军的血腥屠杀的背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民群众生活情景形成了鲜明 对比, 强烈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憎恶、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忧患, 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学唱第一乐段主题旋律?
lu
聆听音乐,找一找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
思考: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分三段(三部曲式 ):
A一 B 一 A‘
同 学 们
再 见
A八
k.
2
t
思8“训纯会支
①NQ3017:51
〈
苍强曲谱
牧童简谱
Q
歌词简谱
搜索
1=D
牧童
活跃地
简谱
(132i766543223554321.9)川
mf
11235432|1.0556|721|76|5.0
1.朝霞里牧童在吹小笛,
露珠儿撒满了青草地。
2.我解开
自己的小黄牛,
把清水给羊儿喝个
足。
112354|321.05565432#45.
0
í132|i7|66543|223554|32|1.0:
我跟着朝霞一块儿起来,赶着那小牛儿上牧场。
赶出了牲口坐在小河边,我给你
唱一支快乐歌。
1i76544321223554|32|1·
o:
(i32|i7|665|43|223|55432|1.0)川
112|35432|1.0|556|721|76|500
3.中午的
太阳啊烤得慌,你为我
把歌儿唱一
唱。
:00|112151.000|556525555
明朗的
3
i
7
6654
i
i
6
44
223554
32
朗的
上
我们来
相
会,
并排儿
坐在那
3
6
35
4
33
/
4
11671|22333
晚
上
我们
来
相
会,来
相会。
1
3
2
10
0
3
5
i
0
旁。
篱
笆
旁。
5
10
0
2
3
0
结束
☆
g
0
收藏
举报
下载
分享
全屏
抑郁自测题:1分钟测试抑郁程度.我测了是
允
⑧
用
下载
打印
首页
顶部
Vip专享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牧童》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1.《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2/4拍,D大调。四乐句的一段体结构。第一乐句旋律以级进为主,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增添了生气。第二乐句作为第一乐句节奏的完全重复,只是采用了严格的模进手法,旋律移高了五度。第三乐句是歌曲的高潮,出现了全曲最高音“mi”,抒发了牧童内心涌动的快乐情感。第四乐句节奏做适当变化,旋律线逐渐下移,歌曲的情绪也渐渐平静下来。第三段歌词采用卡农的二声部处理方式,第二声部比第一声部晚一小节进入,变化了主旋律,由于声部的加入,使得唱第三段歌词时音乐情绪更为活泼、欢快,最后有力地结束在主音“do”上,为歌曲增添了明朗的色彩。
《牧童》像一幅田园风景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喜爱的外国歌曲之一。
2.《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的钢琴曲,为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所作全曲分为三段。第一段是舒缓的节奏,又富有歌唱性的旋律,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全段由6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都从4/4拍的第三拍开始,上下两个声部旋律采用对比式的复调手法写成,此起彼伏、相互映衬,仿佛是快乐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起的笛声,悠扬动人。
第二段以紧凑的节奏、欢快的速度在情绪上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民间舞蹈的特点。在这一段里,活泼的旋律在高音区飞驰,通过模进、转调的手法,将乐曲推向高潮,酣畅淋漓地表现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和快乐的心情。
乐曲的第三段采用了我国民间音乐“加花变奏”的手法,再现了第一段的主题,旋律显得格外流畅。乐曲的末尾渐慢渐弱,音区上升,结束在富有民族风味的和弦上,给人以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觉。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上学期积累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常识,并通过前面学习,熟练掌握了音符re、mi、sol、la 的唱法和柯尔文手势,并通过《牧童谣》以及《放牛歌》的学习,熟练掌握了双响筒的演奏方式,能够根据音乐特点进行打击乐器的伴奏。了解了二拍子的节拍特点,能够根据强弱规律进行一些简单的律动。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用做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课学习内容涉及合唱与钢琴器乐曲的学习,应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并乐于表现歌曲。
三、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聆听音乐,能够分辨两首乐曲的情绪特点,描述音乐表现的形象与内容。
2.艺术表现:能够听辨演唱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能跟随二拍子音乐做律动。
3.创意实践:根据歌曲的节拍特点,创编身体律动,感受音乐的特点。
4.文化理解:通过师生配合二声部演唱,感受合唱的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表情的演唱、欣赏二声部合唱歌曲,能够创编身体律动,感受歌曲的韵律。
2.教学难点:理解器乐曲的曲式结构,并能够找出重复段落。
五、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音乐 活动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乐曲,大家觉得图片中的两个小男孩哪个更像歌曲中的牧童呢?我们一起来感受歌曲的情绪。 2.师:大家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描写牧童生活,不同风格的两首乐曲。 1.聆听欢快活泼的儿童合唱歌曲《牧童》与舒缓的钢琴曲《牧童短笛》 2.初步感受音乐的风格,正确区分两首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 1.两首乐曲是不同的音乐风格,因此采用比较直观的图片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音乐的情绪特点,在情境中依靠聆听,自己总结音乐的情绪,建立音乐自信心。
学唱 歌曲 1拍手律动 师:首先,请同学们听旋律,模仿老师的动作。(教师在旋律下行的部分拍手) 2.原地身体律动 师:现在老师在每句较高的旋律部分加入跺脚,旋律较低部分我们继续拍手,同学们来模仿一下老师的动作吧。 (经过练习后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律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不要停,加入牧童的旋律) 教室内律动 师: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强,下面我们一起唱起来,动起来吧!(学生原地跺脚变成走步,拍手的部分停在原地,双人击掌或多人互拍。) 4.完整演唱(接龙演唱) 师:相信同学们已经会唱这首好听的歌曲了,我们来完整演唱一遍吧!调整歌唱状态,集中注意力,这一遍老师会跟你们互动哦。(接受能力较弱的班级可以先采用接龙唱,再完整演唱) 5.二声部律动 师:同学们的快乐深深地感染到了老师,我也想加入你们的歌声中,下面请同学们保持律动,并观察老师与你们的律动有什么不同。(教师在歌曲轮唱部分,晚一小节进入律动) 6.创编乐器伴奏 师:如此活泼动听的歌曲,我们来为它加上好听的伴奏,完整演唱一下吧!(学生自己根据二拍子规律选择合适的乐器创编伴奏。) 聆听音乐,跟随老师的节奏拍手。 2.跟随老师在高音部分跺脚,低音部分拍手,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3.学生原地律动熟悉之后,在教室内有秩序地跟随音乐节奏走步、拍手,合作展示。 4.学生有表情地完整演唱,并且在老师走到学生面前时与老师互动拍手。 5.学生保持原来的律动不变,再次演唱,并观察、聆听,老师晚一小节进入的律动,体验二声部。 6.学生根据二拍子特点,选择合适的双响筒或木鱼等乐器,为歌曲伴奏,并演唱。 1.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跟随较快的旋律做律动稍难,因此先模仿老师只加入拍手,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他们更有自信加入律动中。 简单的跺脚和拍手两个律动,容易模仿,可以让学生在趣味化的律动中加深对乐曲的熟悉程度,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音乐中来。学生对二拍子做出的正确反应,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 3.充分调动动觉、听觉、视觉等,引导学生多感官地体验音乐,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通过教室范围内的律动,并且采用多人合作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已经十分熟悉,此时进行一遍完整演唱,可以使学生完整体验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5.合唱曲目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因此先采用师生配合;固定节奏型的身体律动的形式,可以降低难度,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二声部的魅力,更好的参与到音乐中来。 6.通过多次有目的的聆听,学生可以完整演唱这首朗朗上口的歌曲,这时加入他们熟悉的乐器伴奏,可以使音乐更加欢快热闹,有助于学生掌握艺术表现的技能。
三、拓展 1.师:小牧童赶着牛儿欢欢喜喜的到了牧场,牛儿安静的吃草,小牧童也悠闲地吹着笛儿。让我们来聆听这首《牧童短笛》,并思考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用“lu”来模仿欢快的笛声吧! 3.师:再次聆听,数一数主题乐句一共出现了几次?听到你熟悉的旋律就用“lu”来跟唱。(总结乐曲是变化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1.学生在悠闲惬意的牧牛情境中,聆听乐曲,熟悉钢琴的音色。 2.学生用“lu”模唱《牧童短笛》主题乐句。 3.完整聆听《牧童短笛》,并找到重复的主题乐句,说出乐曲分为三段。 1.欣赏乐曲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牧童吹笛的情境中欣赏乐曲,并听辨钢琴的音色。 2.主题乐句的旋律听辨十分重要,引导学生用“lu”模唱主题,加强印象。 3.本首钢琴曲为明显的带变化再现的三段结构,让学生通过模唱主题乐句,完整聆听,找到相似的旋律,才能分清乐曲总共分为几段。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欣赏了不同民族美妙的音乐:捷克斯洛伐克的童声合唱《牧童》欢快、热情;中国的钢琴曲《牧童短笛》优美、流畅。它们都表现了牧童轻松、惬意的田园生活,洋溢着小牧童快乐的心情!除此之外,我们对打击乐器的演奏技能更加熟练了,同学们还能够跟老师一起配合演唱二声部的合唱歌曲,同学们的音乐技能大大提升!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民族音乐对牧童生活不同风格的表达,感受童声合唱以及钢琴曲的情绪特点。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音乐实践能力,增强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