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日清试题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让人,乃众妙之门。 B.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C.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D.让人,并不是懦弱。
2.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13分)
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选文第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5.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6.下面给出的三个论据,有一个不能证明第②段的观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3分)
(1)是可忍,孰不可忍?
(2)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3)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谦和是一种力量
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它根源于人的辞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一)“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愤愤不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
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昔日,刘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二)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
⑤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也许一点点的善意、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
⑥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
⑦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三)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选文有较大改动)
7.(3分)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8.(3分)阅读全文,请说一说谦和具有哪些力量。
9.(3分)依次写出文中画线处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10.(3分)阅读“链接材料”和文章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会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渑池。秦王令赵王鼓瑟(古代弦乐器),赵王心怯,只得遵从,秦王命史官将此事记录下来。蔺相如见本国君王受辱,逼请秦王为赵王演奏秦声,并上前献缶(古代打击乐器)。秦王不肯,欲加害相如。相如怒目相对,欲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无奈,只得为赵王击缶,相如命赵国史官依样记录。
同样是发生冲突和争执,蔺相如为什么对廉颇谦和忍让,而与秦王针锋相对呢?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参考答案]
20.(3分)谦和是一种力量。
21.(3分)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
22.(3分)(一)道理论证;(二)举例论证;(三)比喻论证
23.(3分)答案示例:蔺相如之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对廉颇谦和忍让,是因为他与廉颇都是赵国重臣,如果他与廉颇针锋相对,势必会削弱赵国力量。而秦王命赵王鼓瑟,不仅是对赵王个人的戏弄,更是对赵国的侮辱,蔺相如为维护国家尊严,只能与他针锋相对。
答案:1.C 2.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
3.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形象、突出地论证了让人对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4.不能,第④段讲的是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第⑤段讲的是怎样具备让人这种品格。这两段的内容是递进关系。
5.总结全文,突出中心论点,号召人们要拥有让人的美德。
6.第一个论据不行,因为第一个的内容是告诉我们要“不让”,本文第②段讲的是让人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这句话不能证明此观点,所以不行。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 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⑵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据的类型:⑴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
⑴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例论证(事实论据记叙) ②道理论证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比喻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 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⑵类型: ①并列式 ②总分总式 ③总分式 ④分总式 ⑤递进式。
5、议论文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的运用); 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6、驳论文的阅读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 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常见考点
一、议论文的论点考点: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二、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 ( http: / / www.21cnjy.com )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三、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3、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答题思路:(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权威性。(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3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四、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分析议论文的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特色: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
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 概念使用准确,② 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思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
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的含义;(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五、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六、开放性、拓展题考点 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共9张PPT)
选文方向
1。内容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综观2013年各省市中考议论文阅读,选文主题侧重人生态度类、感悟生活类、读书话题类、习惯养成类、社会现象类等,它给人启发,给人教益,让人深思与警醒。
2。文风特点多样化。从2013年各省市中考所选议论文看,有较规范的议论文,更多的是更趋于散文化的议论文,因为这样的文章既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文学色彩也浓,可读性强。
考查要点
1。概括论点:论点在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
2。分析论据:分析论据有助于对文章整体的理解。
3。明确论证:明确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这类试题所占比重比较大。
4。品析语言:议论文的语言具有概括性和严密性。
5。拓展延伸:属于开放性试题。它符合新课标中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注重读写结合,强调日常积累,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与理解。
议论文五步阅读法
1。通读全文,掌握议论类型。
2。理清思路,把握中心论点。
3。剖析结构,分出文章层次。
4。分析论据如何论证论点。
5。赏析论证方法,借鉴写作手法。
寻找文章论点
1。标题
2。开头
3。结尾
4。中间
当题目要求你找出某个段落的分论点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先在段首找,再在段尾找,最后才去段落中间找。找出来之后再用本段的论据去检验它,看看是不是论据要证明的内容,如果是,那么就是分论点了。
提炼文章论点
1。锁定标题。议论文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论题式标题,如“论”“谈”“说”“议”等形式;一种是论点式标题,如“学会”“应当”等词语。论点式标题明示了中心论点,而论题式标题只是提出了文章议论的对象,是提炼归纳中心论点的线索。
2。自己概括。概括论点,要先把握文章各个层次的要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论点句,是一个表意明确的句子,因此概括时,一般不运用修辞手法,不使用否定句。
辨析论据类型及作用
事实论据: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道理论据:增强文章说服力,体现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答题模式:列举了什么事例(或引用了谁的名言等),证明了什么(一般是此论据所在段落的论点),有什么效果(典型、有力、充分、有说服力等)
让人,乃众妙之门
1.C
2.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
3.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形象、突出地论证了让人对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4.不能,第④段讲的是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第⑤段讲的是怎样具备让人这种品格。这两段的内容是递进关系。
5.总结全文,突出中心论点,号召人们要拥有让人的美德。
6.第一个论据不行,因为第一个的内容是告诉我们要“不让”,本文第②段讲的是让人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这句话不能证明此观点,所以不行。
谦和是一种力量
7.谦和是一种力量。
8.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
9(一)道理论证;(二)举例论证;(三)比喻论证
10.答案示例:蔺相如之所以对廉颇谦和忍让,是因为他与廉颇都是赵国重臣,如果他与廉颇针锋相对,势必会削弱赵国力量。而秦王命赵王鼓瑟,不仅是对赵王个人的戏弄,更是对赵国的侮辱,蔺相如为维护国家尊严,只能与他针锋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