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埠中学2014届九年级12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积累·运用(30分)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分)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3)忽如一夜春风来,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5)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绘了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他说:
“ ,独上高楼, 。此第一境也。”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和“孤帆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礴,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
B.眼下,很多家长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强化班,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实际上是对孩子个性的一种摧残。
C.几个来到香港的大陆游客,在一家珠宝店里精挑细选,最终探骊得珠,满意而归。
D. 小偷被人发现后,急不暇择,慌忙间跑进了一条死胡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皱缬( ) 尘zǐ( )
(2)文中划浪线的两个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3)请仿照划横线句子的句式,再续写一句 。(2分)
5.根据你所阅读的《格列佛游记》,完成下面题目。(5分)
(1)格列佛在大人国所经历的最危险的一件事是什么事?(2分)
(2)在《格列佛游记》中,有几次提到中国,请说说是有关中国哪些方面的情况。(3分)
6. 2012年12月6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灌南县采血站到灌南中学组织义务献血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3分)
二、理解·感悟(60分)
阅读《龟虽寿》,完成7—8题。(6分)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 ( http: / / www.21cnjy.com )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3分)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气概?(3分)
(二)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9—12题。(13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
C.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若毒之乎
10.用“/”标出下边两个分句当中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共两处)。(2分)
夫 环 而 攻 之,必 有 得 天 时 者 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2.请列举出两则可以证明本文观点的史实(各25字左右)。(4分)
(三)阅读小说《对门送来绿豆糕》,完成13—16题。(15分)
“门铃响呢。”在厨房忙着做晚饭的媳妇喊着。
“嘿嘿,嘿嘿嘿……”老郭依然在跟着电视乐。
“你聋了,门铃响呢!”老郭媳妇提高了嗓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老郭这才趿拉着拖鞋来到门口,他没有急着开门,先眯着一只眼通过“猫儿眼”观望,看到的是一张被放大变了形的脸。
“是谁啊?怎么不开呢?”老郭媳妇从厨房里出来。“不熟悉!”老郭说。
“什么眼神,这不是对门的老张媳妇吗!”老郭媳妇“瞄”了几眼伸手开了门。对门的老张媳妇站在门口,手里端着满满的一碗绿豆糕。
这是个新建的小区,住户搬进来不到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平时各干其事互不往来。老郭媳妇和老张媳妇搭上话时间不长,知道她是自己的对门邻里,来自乡下,在城里买的房子,除此以外也就只是几句寒暄。
“都在家啊,孩子他乡下爷爷送来几碗绿豆糕,送你家一碗尝尝鲜。”老张媳妇说。
“太客气了,你们自个儿留着吃吧!我们怎么能吃你家的绿豆糕呢!”老郭媳妇说。
“这有啥不能的,咱们是对门嘛。”老张媳妇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着硬往老郭媳妇手里塞。一个门里一个门外,两人推让了几下,老郭媳妇最终没有推过老张媳妇,将绿豆糕留下了。
关上门后,老郭说:“好端端的对门怎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送咱一碗绿豆糕呢?”“是啊!”老郭媳妇听了老郭的话后,一时间也犯起了嘀咕,好端端的对门怎么就送来一碗绿豆糕呢?她想着,拿起一块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灌了她一鼻孔。
“我估摸着她送绿豆糕来一定有送绿豆糕的意思,好端端的怎么就送咱家一碗呢?”老郭说。
“啥意思呢?不会是知道你在教育局工作,想让你给他儿子转学校吧?”老郭媳妇说。
“说不准,要不就是想通过咱们找老爷子办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事,可老爷子早从公路局退休了啊。会是什么呢?”老郭看看绿豆糕,仿佛答案就写在这香气扑鼻的绿豆糕上。
“那咋整,送回去?”“你这不是废话吗,都收下了怎么好意思送回去呢!”
“咋整?”老郭媳妇又拿起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又灌了她一鼻孔。
第二天,老郭媳妇开门准备上班的时候,刚好对门的老张媳妇也开门往外走。
“早啊!”老张媳妇说。
“你也早啊!”老郭媳妇眼睛红红的好像没有睡好。
“昨晚的绿豆糕好吃吗?”
老张媳妇一句话问得老郭媳妇犯了一下愣。
老张媳妇接着笑笑说:“那绿豆糕是乡下的麻油炸的,孩子他爷爷每年都送来,十月初一在乡下家家户户都吃绿豆糕,是一种习惯。”
“是吗!”老郭媳妇支吾着,接着她回头问:“你家没啥事吧?有事你就说啊,别不好意思开口,咱们是对门嘛!”
“没有啥事啊,”老张媳妇说,“有事我们肯定会说的。”
“真没有?”老郭媳妇说着就盯着老张媳妇的眼睛。
“真没有啊!”老张媳妇被老郭媳妇看得很不自在。
“没有就好,没有就好……有事你就说,别不好意思开口。”老郭媳妇说着就走了。
老张媳妇望着老郭媳妇远去的背影,愣了。“有啥事呢?”老张媳妇独自嘀咕,因为她不明白。
13.小说的情节围绕一碗绿豆糕展开,请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45字左右)(4分)
14.根据小说对老郭媳妇的言行描写,举例分析她这个人物形象。(4分)
15.联系上下文,品味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3分)
16.小说着意交代老张媳妇以及做绿豆糕送绿豆糕的习俗都来自乡下,你认为有没有必要?简述理由。(4分)
(四)阅读议论文《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完成17—20题。(13分)
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就是没养成习惯。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功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17.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8.请根据选文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3分)
选文第①段先针对 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 为例,论证了 的观点。
19.选文第④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0.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3分)
拜谒芦苇
①或许芦苇并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植物,但我对它却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
②童年的故乡,河边和塬下都有芦苇,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丽婆娑,绵绵一片。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所有的春天都是从那里开始绿的。春日里我们像野孩子一般,欢快的影子在绿绿的苇子里蹦窜。明净的阳光追逐着我们,洒在苇子上,也温暖地绽开在我们脸上。苇叶如剑,顺手掐一枝,卷成苇笛。不一会儿,芦丛里便悠悠地飘起苇笛的合奏。风是芦苇的语言,幽幽的呢哝着。站在高处看,那芦塘如一幅青翠的长卷;深深的芦丛是鸟的家,总飘着鸟们的低吟或高歌,此起彼伏。
③盛夏狂风骤雨会常来,风雨中的芦苇翻 ( http: / / www.21cnjy.com )腾起伏,像泛白的巨浪,像燃烧的绿色火焰。傲岸的身躯扑伏弯曲,它们侧身相依,紧紧挽在一起,伴着阵阵轰鸣,如旗如幡地漫卷飞扬,任风暴从它的肩背上卷过。一阵阵雨瀑倾泻着,击打着……不论风雨怎么肆虐,它们一直扑伏着抗衡着。不论多久,风雨总会过去,当云开雨住,它们颤动一身血雨,又挺起胸,湿漉漉地齐刷刷地立起,昂头向天。威武雄壮,像一群摧不跨,压不倒,却能以柔摧刚的王者。它告诉我,在遭逢厄运的风雨时,要守住心中的信念和生命的尊严。
④后来长大了,我看到了河中沙洲上的另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芦苇。那是一个秋水暴涨的午后,我的心绪如水一般苍茫。坐在河边的坝子上,看一河卷着杂物翻滚着的浑黄的洪水。河中央狭长的芦洲,全被洪水淹没了,只露出一片细长的苇尖。它们在洪流中扎挣着,时隐时现。这急流,这扎挣着的苇子,霎时让我的心为之颤动。那漫漫湍流,正在演绎一场求生的悲壮与惨烈。水面上那一茎茎绿色是那么纤细,却不折不挠,全力支撑着它们孱弱的身躯,艰难地泅渡着。这是一片在狂流中舞动的芦苇,是一片与急流对峙的芦苇。它们坚忍得如一面面希望的旗帜,染亮我的心。它告诉我,生命在激流中,永不会倒下。
⑤秋去冬来,芦花如雪,一蓬飞 ( http: / / www.21cnjy.com )絮,白发飘飘,像一群乡野里的母亲——她们轻吟着生命的沧桑。我知道它们心中装着无数大地上的事情,但它不说。鸟儿早已飞走,只有阳光薄而柔软地照着它瘦瘦的叶子。它曾春绿夏荣,趟秋雨,冒冬雪,走完它的四季。在它生命的冬天,只闪耀最纯朴的银白。寒风中的芦苇,每个细节都透出它生命最后的重量——那白亮的黄叶和枝杆是它生命的全部。经霜后,芦叶干枯,只剩挺直锃亮的枝,那明亮的色泽,就像是它不愿凋零的思想,燃亮了冬天。它想带着这最后一丝光芒,卸下一身负累,随风雪与茫茫荒草为伍,回归大地。它没有一丝凄迷与眷恋,只等农人收割,堆成垛。接着人们用耙子耧净掉在芦苇地上芦叶,芦荡便干干净净地把自己交付给一场又一场风雪。
⑥从冬到春,场院里芦苇高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垛越来越小,它们正在被剥,被剖,被辗,被巧手的人们编成席,编成草盖,编成粮仓,编成各种物什拿到集市上去卖。剩余的枝叶最后被烧,变成冬天走向春天的火焰……到开春,高高的苇垛便全消失了。
⑦一夜春风,悄然而至,塘水冰融。不几日,白惨惨地芦塘不知何时又冒出淡绿的芦尖。哦,这就是它的又一次生命,只要根在,它的生命便生生不息。
⑧佛家说一苇可航,渡尽劫波,那是对芦苇最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礼赞。其实一个人就是一棵芦苇——一棵在人世的风雨中,艰辛活着的芦苇。但你要坚守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灵魂永远是站着的。而现实中有太多弯曲的灵魂,也有太多黯淡污浊的生命。
⑨站在芦苇身边,我才发现我的渺小。有那么一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能拥有一缕来自芦苇的光芒,照亮我的心灵就够了;有那么一天,我能像芦苇一样,永远清醒顽强守护自己的灵魂,完整的活一生也就够了。
21.文章开头说“我对它却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对芦苇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的原因。(4分)
22.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⑤段中画线语句在文中的含义。(2分)
我知道芦苇心中装着无数大地上的事情,但它不说。
23.请从修辞或词语锤炼的角度赏析第二自然段画线部分的表达艺术。(3分)
24.作者在文末说“有那么一天,我能拥有一缕来自芦苇的光芒,照亮我的心灵就够了。”请结合全文,联系生活,谈谈你的认识。(4分)
表达·交流(60分)
请以“享受过程”为题写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
题目: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30分)
1.(10分)一空一分,添、漏、错字及书写不规范均不得分
(1)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窈窕淑女 (3)千树万树梨花岑参 (4)业精于勤荒于嬉
(5)无可奈何花落去 (6)昨夜西风凋碧树 望尽天涯路 (7)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2.(3分) C
3.(3分)C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6分)
7.(3分)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8.(3分)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和统一天下的豪迈气概!
(二)(13分)
9.(3分)( B )
10.(2分)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每处1分)
11.(4分)限制人民定居某一区域,不靠边境的界限。巩固国防,不靠山川的险阻。在天下树立威望,不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12.(4分)列举两个能证明“天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的史实,示例:①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 ②巨鹿之战中,项羽率大军渡过漳河,破釜沉舟以激励士气,官兵众志成城,终于杀苏角,虏王离,大败秦军于巨鹿之野。
(三)(15分)
13. (4分)答案示例一:收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门送来的绿豆糕,老郭夫妇猜测她的用意,其实,老张媳妇只是为了让他们尝尝绿豆糕的味道(或许只是乡下的一种习惯)。
示例二:对门送来一碗绿豆糕,老郭夫妇以为她有什么事,第二天老张媳妇告诉他们真的没有什么事。
示例三:老张媳妇按乡下的风俗给对门送去一碗绿豆糕,结果老郭夫妇以为她有什么事,这让老张媳妇很不明白。
14. (4分)答案示例:老郭媳妇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自乡下的老张媳妇送绿豆糕一定是有求于她,很世俗很势利;她为了一碗绿豆糕一晚上睡不好,担心自己被人利用,谨小慎微;她不相信老张媳妇真的没事,多疑猜忌;她明明担心老张媳妇会给她带来麻烦却口是心非假装热情,虚伪不真诚。(需举例分析人物形象,一点2分,答两点即得满分)
15. (3分)答案示例:“灌”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绿豆糕麻油香味的浓郁,又暗示了绿豆糕代表的老张媳妇淳朴真诚的邻里情谊所带来的强烈冲击。
16.(4分)答案示例一:有必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这样着意交代人、物、风俗都来自乡下显然别有深意,是为了说明乡下人待人真诚,乡下的民风淳朴,以此和以老郭夫妇为代表的城里人的自私世俗形成对比。
示例二:有必要,作者这样是为了说明老张媳妇这样的乡下人没有沾染上城里人的世俗势利,他们仍保持着淳朴的民风民俗。
示例三:没必要,因为城里也有友好和谐的邻里关系,人与人的隔膜根源不在于城乡的差别。
(四)(13分)
17.(3分)学习语文不能速成,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答成“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也可得满分)
18.(3分)有些人学习语文急于求成;(1分)学游泳;(1分)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1分)(意思对即可)
19.(3分)强调了学好语文没有秘诀,就得下功夫。(意思对即可)
20.(4分)示例一:课外阅读;(1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我从小就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这一习惯,使我阅读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词汇量,提高了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多得。(3分)
示例二:写字潦草;(1分)因为平时不认真写字,我逐渐养成了写字潦草的坏习惯,以致影响了语文考试成绩,我为此感到苦恼。(3分)
(可举好习惯,也可举坏习惯,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
(五)21.①记载着美好的童年时光 ②守住心中的信念与生命的尊严,在生命的激流中永不倒下
③淡泊从容,朴索洁净,坦荡高昂 ④无私奉献,生生不息。
22.芦苇在四季的更替中,见证了生命的荣兴枯衰;但它默默无闻,淡泊从容度着岁月,昭示生命的平凡。
23.(1)拟人手法的运用。如“明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光追逐着我们”一句,作者赋予阳光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跃动、温暖;又如“风是芦苇的语言,幽幽地昵哝着。”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风吹芦苇所发出的声音柔和细密的特点。(2)形象传神的动词。作者运用了“蹦窜”“追逐”“洒”“绽开”“掐”“飘起”等一系列动词,使画面有一种动态美,充满了乡土气息,表现了芦苇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24.答案要点示例:(1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身处困境时,要像芦苇那样,守住希望的信念,捍卫自己生命的尊严;(2)淡定从容的对待生命的兴盛衰落,卸下名利的负累,朴素洁净地生活;(3)不卑躬屈膝,清醒顽强地守护自己的灵魂,正直坦荡高昂地生活。
三、表达·交流(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