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桃花源记
老王
《桃花源记》的理解与文言文知识
《桃花源记》知识梳理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与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桃花源记》是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桃花源记》助背结构
无意中发现桃花林
如何进入桃花源
桃花源环境(景色优美、土地肥沃、民风朴实、安居乐业)
桃花源经历 (与桃花源人对话、受桃花源人款待、辞别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做标志准备再去、报告太守、再探无果)
结局(不复得路,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内容思考
使用原文并根据个人理解回答问题
1 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林的
2 作者如何描写桃花林的?这样描写有何作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写桃林之美有两个作用:
其一,有了桃林的奇丽景色,才引起渔人的惊诧、好奇心,他才会“复前行,欲穷其林”,最终发现桃花源。
其二,有关桃林的这些描写,颇具神秘色彩,已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从氛围上作了铺垫。
《桃花源记》内容思考
使用原文并根据个人理解回答问题
3 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感受如何?
4 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看到了:
自然环境景象是:
社会生活景象是: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优美宁静)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安乐幸福、宁静祥和)
《桃花源记》内容思考
使用原文并根据个人理解回答问题
5 桃花源里人们的故事?
6 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作者虚构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一方面揭露了当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桃花源记》内容思考
7 作者在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在今天的社会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样的理想呢?
8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是没有战争、没有赋税剥削、没有阶级压迫,和平宁静、安居乐业、自由幸福、民风淳朴的理想生活之处。表达了人们对黑暗的现实社会的不满,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的要求,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有正面意义。但是,也表现了陶渊明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消极避世的心理,以及一种因为对现实不满而产生的复古倾向。
这里的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了他们的和平宁静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了伏笔。
《桃花源记》文言文基础
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同“邀”,邀请)
古今异义
芳草鲜美( )
妻子邑人( )
来此绝境( )
无论魏晋( )
未果( )
屋舍俨然( )
豁然开朗( )
新鲜美好
妻子儿女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不要说,更不必说
实现
整齐的样子
开阔敞亮
阡陌交通(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得其船便扶向路( )
寻向所志( )
交错相通
不值得,不必
说
顺着,沿着
沿着、顺着
先前的
《桃花源记》文言文基础
重点实词翻译
寻 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舍 便舍船,从口入( )
屋舍俨然( )
为 捕鱼为业( )
为外人道( )
寻找
随即
离开
房舍
作为
对、向
《桃花源记》文言文基础
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
复前行( )
文言句式
倒装句 问所从来( )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
省略句 林尽水源( )
省略句 此中人语云( )
“所从”,“从”是介词,介词结构“从所”倒装
……也,表判断
“尽”省略介词“于”,“林尽(于)水源”
语(之)云
对……感到惊异
形容词意动
向前
名词—>状语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虚词
“之”做代词,指代具体的人、事等,助记公式:动词+之
【例句】下车引之。
【例句】跳往助之。
【例句】学而时习之。
【例句】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例句】有闻而传之者。
【例句】一老河兵闻之。
【例句】以我酌油知之。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虚词
“之”做代词,指“这,这些……”“那,那些……”
【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之”做助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翻译为“的”
【例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虚词
“之”做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记公式:主(名、代)+之+谓(动、形)
【例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之”做助词,宾语前置标志词,不译
【例句】何陋之有
“之”做助词,定语后置标志词,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虚词
“之”做音节助词,一般与表时间词语连用,不译。
【例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之”做动词,译为“到,往”,助记公式:之+表地点名词
【例句】已而之细柳军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虚词
“而”连词,表并列关系,前后两个动作或事物可以颠倒
【例句】切问而近思。
“而”连词,表承接,译为“就、变、然后”或不译,动作或事物有先后关系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而”连词,表因果
【例句】温故而知新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虚词
“而”连词,表转折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而”连词,表修饰,译为“地,着”或不译,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
【例句】笑而遣之
“而”连缀使用,接时间副词,如“久而”“已而”
【例句】笑而遣之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虚词
句子 用法 翻译
问所从来。具答之
渔人甚异之
闻之,欣然规往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忘路之远近
处处志之
欲穷其林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问(渔人)从什么地方来。(渔人)详细的回答了他们(指桃花源里的人)
第三人称代词,它
渔人对看到的景象感到很惊异
代词,这件事
听到这件事(指桃花源),高兴地计划前往
代词,这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这类的东西
助词,的
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音节助词
(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
代词,这,那
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THANK YOU
语文学习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