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专题三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1: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与离子共存
2013·上海,17
2013·安徽,9
2013·广东,8
2013·重庆,1
2013·江苏,3
2012·海南,8
2012·安徽,8
2012·江苏,3
三年考向
知识点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2013·全国新课标Ⅱ,10
2013·四川,3
2013·江苏,8
2013·海南,10
2012·四川,9
2012·全国大纲,7
2012·全国新课标,26
2011·江苏,6
知识点3: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013·上海,18
2013·山东,28
2012·山东,7
2012·上海,27
2012·广东,10
2011·江苏,9
知识点4: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2013·上海,27
2013·全国新课标Ⅱ,27
2013·广东,32
2013·福建,25
2012·海南,6
2012·上海,15
2011·浙江,26
14.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一种氧化剂与几种还原剂反应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与几种氧化剂反应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 )。
15.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一定有强氧化性,如Fe3+;同理,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一定具有强还原性,如S2-;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O2。
( )。
16. 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时,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 )。
?易错警示
(1)书写或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时,一是要注意“三改三守恒”:“三改”——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改成离子形式;“三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二是注意根据变价元素、量的不同、滴加顺序等判断产物。
(2)判断离子共存时,一是注意问法:“能、不能”、“一定、可能”。二是注意限制条件。三是注意挖掘出限制条件下的隐含条件。
?猜想依据
(1)命题导向:离子共存内容覆盖面广、思维容量大,是历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命题角度:有限制条件的离子共存问题的判断。
?猜想依据
(1)命题导向: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内容覆盖面广、思维容量大,有很好的区分度,是高考的热点,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考查的频率较高。
(2)命题角度: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问题设计]
2.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 )。
?猜想依据
(1)命题导向:离子检验及离子推断思维容量大,有很好的区分度,是考查元素化合物的一种重要形式,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
(2)命题角度:根据实验现象和定量分析进行离子推断。
[问题设计]
3.今有一澄清溶液,只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存在的离子均大量):
现取三份上述澄清溶液各100 mL,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②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
③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
请回答以下问题:
(1)100 mL溶液中c(SO)=________。
(2)第③个实验中沉淀减少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澄清溶液中除SO以外,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猜想依据
(1)命题导向: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及电子得失守恒规律、价态规律、先强后弱规律等,及新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的必考点。
(2)命题角度:氧化性强弱的比较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