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4课时 长方体的体积(1)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第4课时 长方体的体积(1)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01 05:4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五下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第4 课时 长方体的体积(1)
课题 长方体的体积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是学生形成体积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让学生经历猜想、操作、实验、验证的思考过程。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性质、表面积有了基本的认识,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教学策略 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倒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强理解。 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教科书第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等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等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第四课时《长方体的体积》 。 情境导入 师: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体积,认识了常见的体积单位。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体积的知识。 师:这是我们前面学过的长方体,认真思考一下,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系呢?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长方体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系 师:我们来听听这几位同学的想法吧! 生1:宽、高不变,长增加一些,体积就变大一些; 宽、高不变,长缩短一些,体积就变小一些。 生2:宽增加,体积也跟着增加; 宽减少,体积也跟着减少。 生3:长方体的体积和高也有关系。 师:同学们说的没错,长方体的体积和它的长宽高都有关系,那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验证猜想:长方体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师:我们一起动手做做实验吧。 师:我们找一些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用它们摆几个长方体怎么样? 师: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可以记录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的数据。 师:同学们,暂停一下,自己先动手摆一摆吧! 生1:我摆的长方体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小正方体:6个,体积:6立方厘米。 生2:我摆的长方体长:2厘米,宽:2厘米,高:4厘米,小正方体:8个,体积:8立方厘米。 生3:我摆的长方体长:3厘米,宽:2厘米,高:4厘米,小正方体:24个,体积:24立方厘米。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三个长方体的数据整理在表格里吧。 师: 师: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中含有几个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 师:所以这两组数据是相等的。 师:我们在来仔细看看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数据。 师:第一个长方体,3乘2乘1=6。 师:第二个长方体,2乘2乘4=16。 师:第三个长方体,3乘2乘4=24。 师: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总结,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生1:那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体积是多少,就看长方体中就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师: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长是几厘米,就说明一排摆了多少个小正方体。宽是几厘米,就说明摆了几排。高是几厘米,就说明摆了几层。 师:长、宽、高相乘就得到了长方体厘米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也就知道它的体积了。 师:也可以这样理解。先算出第一层小正方体的个数,再看有几层,也能得到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也就是长方体的体积。 师:同学们,相信你也已经了解了其中的道理。 3.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师:长方体的体积的公式为,长×宽×高,还可以用字母表示,体积一般用V表示,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公式用字母表示为,v=a乘b乘h。乘号可以省略不写。也就是,v=abh。 师:长方体的体积已经会计算了,那么正方体的体积是不是也这样计算呢? 师: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吧。 师: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是,长乘宽乘高,那么正方形的体积就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v=a乘a乘a。那么3个a相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在a的右上角写上一个小小的3,读作,a的立方。 师:学习了这么多,我们一起来做做练习吧。
三、达标检测 三、巩固练习 师:(第一题)与同伴交流,我们是如何得到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 师:我们来个例子吧,这个长方体师 由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一排摆了4个小正方体,长是4厘米,摆了2排,宽是2厘米,又摆了2层,高是2厘米。 也就是一层摆得正方体个数乘层数=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 也就是长乘宽乘高。 师:正方体的体积也是长乘宽乘高,由于正方体的长宽高一样,所以叫做棱长,也就是棱长乘棱长乘棱长。 师:(第二题)2.我说你做。 师:摆一个体积是12立方厘米的长方体。 可以这样摆1排4个,3排,1层。 还有其他不同的摆法吗?课下多实验实验吧! 摆一个1排5个,4排,3层的长方体。 师:(第三题)3.用体积是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如下的图形,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师:第一个长方体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2厘米,列式为3×2×2=12cm3 第二个长方体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3厘米,列式为5×3×3=45cm3 第三个长方体长是2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2厘米,列式为2×2×2=8cm3 第四幅图不是长方体,观察发现右面多一个小正方体,红色剪头部分少一个小正方体。可以把多余的小正方体补到空缺的位置,就变成了一个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3厘米的长方体,列式为3×2×3=18cm3 师:在就求体积的时候,遇到不规则图形可以转化成规则图形再进行计算。 师:同学们,你学会了吗?
四、课堂小结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师: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
五、教学板书 体积单位 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
六、教学反思 优点:在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质疑、猜想、验证等方法进行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缺点:学生在解释长方体体积公式由来表达不够准确。 改进措施:在学习中,充分方学生有度量的意识,知道长方体的体积是由所包含的体积单位组成的。为后面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