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五下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1)
课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复式折线统计图》是位于北师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教科书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比较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情境,在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安排了三个问题和试一试。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第二个问题是描述和分析图中的数据;第三个问题是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并加以解决。“试一试”中的第一个问题是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第二个问题是根据图表回答问题。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表示、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 对于复式折线统计图,虽然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习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但间隔时间较长,部分学生忘记了前面所学知识。因此,关于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建构,让学生经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真正深入到统计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形成统计意识,体会统计价值,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教学策略 1.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让学生表达探究学习的过程与解释所得的结果,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着力体验和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策略意识; 3.通过该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教科书第84—86页
教学目标 通过对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复式统计图中发现尽可能多的信息,并能根据图中数据增减变化的趋势,对后续数据作出合理的预测与估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叫什么统计图吗?这种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生:这种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师: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如某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某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如果想同时表示出两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或两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这种单式折线统计图是不能表示出来的能,所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新的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用这种统计图来解决同时表示两组数据变化的问题。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最南的位置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北的位置在漠河县,同学们想知道南北两端的气温情况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这是4月7~10日是我国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统计图。你知道这是什么统计图吗? 生:这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因为一条折线统计图叫单式折线统计图,两条折线统计图叫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复式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些什么? 生1:从图中我看出了图中的两条折线,蓝色的折线表示曾母暗沙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红色的折线表示漠河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 生2:从图中我能看出曾母暗沙的气温变化比较平稳,而漠河的气温变化波动性较大。 师:这是复式折线统计图,横轴表示日期,纵轴表示气温,两条折线分别表示曾母暗沙和漠河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易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当我们要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时,通常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来表示。 师:刚才同学们了解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请大家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温差相差最大 相差多少 (2)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哪天 (3)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漠河呢 (4)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师:①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两地4月9日最高气温相差最大,因为表示这两地当天气温的点离得最远。漠河的最高温度是0℃,曾母暗沙的最高温度是29℃,相差29℃。 ②4月10日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是30℃,漠河的最高气温是5℃,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 ③从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变化幅度不大,总体趋势是升高,而漠河的最高气温变化比较大,有所下降。 ④是看整体的发展趋势,这几天两地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是稳中上升,漠河这几天的最高气温是不稳定,差异较大。 师:我们一起来读2012年“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市最高和最低气温统计图,说一说,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1:10月1日最高气温27℃,是最高气温最高的一天,最高气温最低是24℃,温差不大。 生2:10月2日是最低气温最高的一天,达到16℃,10月6日最低气温最低,是10℃。 生3:10月2日全天温差最小,10月3日和10月6日全天温差最大。 师:同学们你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了吗?那接下来的问题你能独立完成吗?按下手中的暂停键,手试一试吧!
三、达标检测 右图是某校2006~2012年患龋齿人数统计图。 ⑴这个统计图你看懂了吗?与同伴说一说。 ⑵男生、女生患龋齿最多的是 年。一共 人。 ⑶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⑷调查本班有多少人患龋齿?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这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数,红色的虚线表示2001-2012年女生患龋齿的人数变化,绿色的实线表示2006-2012年男生患龋齿的人数变化情况。 男生患龋齿最多的一年是2006年有86人,女生患龋齿人数最多的一年也是2016年,有81人。所以男生女生患龋齿最多的是2006年,一共有86+81=167人 从图中可以看出男生、女生患龋齿人数的总体趋势都是下降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五、教学板书 复式折线统计图 1. 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2. 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分析数据。
六、教学反思 优点: 1. 复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上节课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更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上下波动。在复式折线统计图上不仅能看到准确的数据,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所以需要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根据各种统计图的特点,作出合适、恰当的选择。 2.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复式折线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和特点,因此应该让学生充分观察,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表达的过程中加深体会,而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缺点: 1.在课堂交流上,语言还不够精炼,有时还会重复用用语; 2.图例的探究不够到位,交流的层次不够强,重点不突出。 改进措施: 1.课堂教学中要让同学们充分展示他们的优点,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特别是教学组织形式上要灵活机动些,引导学生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2.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对这样的形式更乐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