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五下《数学好玩》 第1课时 “象征性”长跑
课题 数学好玩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象征性长跑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中的第一节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对长跑比较热情,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本节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跑,而是通过设计活动方案,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本次课堂活动呢 教师要从教法上多下功夫,将枯燥乏味的教法变为灵活多样的趣味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自我组织互帮互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学策略 本节课属于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时进行适当的调整。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教科书第75、76、7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经历调查、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巩固学生的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2、经历设计活动方案的过程,提高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与处理数据的能力。 3、通过展示和交流,体会与他人合作求知的乐趣,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的第一课时《“象征性”长跑》。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愉快的学习中,保证良好的锻炼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象征性”长跑问题。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二、探究活动 师:为增强体质,培养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月亮湾小学准备组织五年级学生开展“跑向北京”的象征性长跑活动。学习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方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会怎样设计? 师:什么是象征性长跑?顾名思义不是真的跑向北京,而是按照学校所在城市到北京的路程及途径的主要城市,在学校或者学校周围举行长跑活动,活动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师:我们要1、确定主题。我们怎样跑? 按照魏县到北京的路程→途径的主要城市→每天跑一段路程路程→持续一段时间→所跑总路程等于魏县到北京的总距离。 师:2、要设计长跑方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1) 调查学校所在城市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有多少千米?(象征性长跑的总路程) (2) 调查学校所在城市到北京途径的主要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路程。 (分段跑接力的地点) 我们可以上网调查或查阅书籍,或者咨询老师,家里的长辈来获得数据。 (3) 确定每人每天跑的路程,如果全班用接力方式跑完全程,怎样设计方案? (4) 向大家征集活动主题,确定一个最受欢迎的。
三、达标检测 师:接下来我们来设计记录表,将需要收集的数据记录下来。 师:表的第一列为路线,把魏县到北京的路线分段化,第1站,第2站等。第二列是每次分段跑的起点与终点,第三列全班每天跑的路程,根据每天跑的路程我们在进行相应的人员安排,最后还需要有一个时间安排。 师:有了设计记录表后,我们在来思考:小组内如何分工?说说每个人的分工是什么? 师:我们需要对研究内容进行分化,成员A研究魏县到北京的距离、沿途主要城市及城市间的距离,成员B负责人员安排、时间安排,成员C确定全班每天跑的路程、记录每人每天跑的路程,成员D写出方案的注意事项。 师:以下是五二班“跑向北京”象征性长跑活动方案,它设计合理吗? 活动主题:健康运动,我与祖国的约定 时间:10月1日—10月5日 路线起点与终点全班每天跑的路程人员 安排时间 安排第1站魏县——邯郸54km6人1天第2站邯郸——邢台53km6人1天第3站邢台——石家庄110km11人1天第4站石家庄——保定71km7人2天第5站保定——北京152km14人1天
师:此活动安排6人每天跑54km,每人每天跑9km,不符合实际,我们如何修改呢?我们可以用倒推的方法,先确定每人每天跑的路程→再看一下安排多少人→再确定全班每天跑的路程。如:每人每天跑500米,全班安排54人,全班每天可跑27千米。54÷27=2(天)安排两天比较合适。 师:在设计方案时我们要采用估算和调整的方式不断修改方案,直到符合实际为止。 师:我们再想一想,一个好的方案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生:①符合实际②节省人力③注意事项,学生的身体状况,学生的实际情况④天气变化 师:接下来我们来交流反思一下,1、在设计方案中,一般需要考虑哪些问题?时间安排合理、符合实际、收集数据的方法、安全问题。2.我们收集和记录了哪些数据?是用什么方法得到这些数据的?①调查魏县到北京的距离②调查魏县到北京途径的主要城市③途径各城市之间的路程,规划分段跑的路线。④确定全班每天跑的路程。查阅数据的方法有上网查询、查阅书籍、咨询老师长辈。 师:3.在活动中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我们对这些知识和方法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我们在设计方案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用到的数学方法有估算、倒推、计算。 师:4.整个活动中,我们得到了什么有益的启示?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是小组合作分工完成的,本次象征性长跑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设计“象征性”长跑要时间安排合理、符合实际,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师:同学们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五、教学板书 “象征性”长跑
六、教学反思 优点:本节课通过设计“跑向北京”的象征性长跑的活动方案,累计数学活动经验,帮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缺点:课堂语言不够精练、简洁,没有设计小组活动时间,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长跑活动设计观点, 改进措施:多鼓励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完成长跑方案的设计和修改,在设计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倒推、估算、计算等多种方法修改活动设计,多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