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28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28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05 19:5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知识回顾:
1、党和政府为巩固新中国而进行的三大斗争是:
、 、 。
2、 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 》
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开始, 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农民分到了土地。
3、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率领者是 。
4、抗美援朝战争中,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代表人物有赴汤蹈火、无所畏惧的 ,视纪律高于生命的 。
5、土地改革有何历史意义?①② 稳定物价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三亿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黄继光邱少云①彻底废除、消灭;主人,翻身;③解放,促进稳定物价土地改革
1950-1952抗美援朝
1950-1953巩固政权(建国初期)
内政、外交
成就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 3 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学习目标: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
万隆会议的史实。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内政)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外交)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三、周恩来与万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思 考?1、建国之初,分别以什么代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为什么当时没有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共聚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图为党和国家领导在第一届人大会议主席台上的情景。从左起依次是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刘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林伯渠。内 政——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时间:内容:1954年地点:北京①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选举国家领导人2、1954年宪法内容: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权力机关:人大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选举国家领导人国家主席—— 国务院总理—— 毛泽东周恩来毛泽东当选为
国家主席周恩来被任命
为国务院总理对比两次会议的不同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地点
重要文件
文件内容
选举国家
领导人
意义第一届政协会议 第一届人大会议1949、9 1954、9 北平 北京《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名称和性质 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政府主席:毛泽东 国家主席:毛泽东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筹建新中国 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人大外 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号组)
(1)何时何地何情况提出
(2)内容 (3)影响
二、万隆会议(双号组)
(1)会议时间、地点 (2)会议性质
(3)会议主题
(4)周恩来提出的方针及其意义
(5)如何理解“求同存异”中”“同”和“异”(此题全班思考)
二、新中国的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①195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代表谈判时首次提出;
②1954年,中、印、缅共同发表联合声明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⑵内容:⑶影响:信息整理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周恩来总理与缅甸总理吴努会谈 ⑴会议的召开:时间 : 地点:⑵会议的性质:
⑷ 周恩来提出的方针: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 万隆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⑶会议的主题: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求同存异” 意义: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2、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1955年4月17日至25日,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在印度印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亚非会议,通称万隆会议。这是周恩来总理在作大会发言。同: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
和发展民族经济。异:各国处境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所提出的 “求同存异”方针,你知道亚非国家同与异有哪些吗?讲学稿第6题社会制度不同。求同存异周恩来外交智慧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周恩来外交智慧 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小结提高 建国初期我国内政和外交领域有哪些重大成就?①1954年9月,第一届人大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6月,和印度、缅甸联合发表。③1955年4月,周恩来代表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火眼金睛 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在同缅甸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在日内瓦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印度万隆会议周恩来找出三处错误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与这句名言相关的是( )
A.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B.2009年温家宝在中欧合作会议上的发言
C.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D.2001年江泽民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发言
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下列我国的基本国策中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CA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②开国大典。 ③万隆会议
④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⑤《朝鲜停战协定 》的签订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②⑤①④③ D、②①⑤④③1950年1949年1955年1953年D 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 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体会议 B巩固练习讲学稿第2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包括(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相支持,共同发展 ④互不干涉内政 ⑤平等互利 ⑥和平共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D讲学稿第5题“我们不是来吵架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是周恩来总理在哪次会议上的讲话?( )
A.亚非会议    B.会见印度总理   
C.日内瓦会议    D.访问缅甸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一切权力属于:(   ) A.中国共产党    B. 政治协商会议   C. 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  C. 求同存异   D.改革开放DA讲学稿第7题讲学稿第8题想一想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