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第一章第6节(第1课时)细菌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下第一章第6节(第1课时)细菌 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01 10:04: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第1课时 细菌
基础聚焦
1.下列叙述中,与细菌分布广泛无关的是(▲)
A.个体微小,易被各种媒介携带 B.属于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
C.在不良环境中可形成芽孢休眠体 D.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A.细菌个体微小,可借助外力四处飘散,因此分布广泛,故A不符合题意;B.细菌通过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有利于细菌广泛分布,故B不符合题意;C.细菌处于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休眠体,适宜存在多种环境中,故C不符合题意;D.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该结构特点与其分布广泛无关,故D符合题意。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D。故选:D。
2.猕猴桃果醋是利用醋酸杆菌的发酵作用制成的,醋酸杆菌是一种细菌,其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A.有叶绿体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
【答案】B
【解析】细菌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有的细菌还有荚膜和鞭毛。
【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细菌的结构特点,可以和真菌等对比掌握。
【详解】醋酸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最外层的细胞壁,紧靠细胞壁的是细胞膜、在细胞膜和DNA之间是细胞质和细胞中间是DNA集中的区域,有的细菌有长长的鞭毛,有的在细胞壁外面还有较厚的荚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故选:B。
3.下列关于细菌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杆菌是多细胞生物,它能用来发酵,制作酸奶
B.所有细菌都会引起肺结核、炭疽病等疾病
C.有些细菌可以用来生产药品
D.细菌对人体肠胃无益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略
4.有些细菌外面具有鞭毛和荚膜,其作用分别是(▲)
A.防御和保护 B.运动和保护 C.攻击和保温 D.运动和保温
【答案】B
【解析】根据荚膜是细胞壁增厚形成的进行分析回答。
【分析】荚膜和鞭毛是某些细菌的特殊结构,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有这两个结构。
【详解】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有些细菌生长的中后期细胞壁增厚形成荚膜,故荚膜的作用是保护。鞭毛有运动作用,依靠鞭毛的摆动细菌可以运动。故选:B。
5.下列关于细菌营养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细菌吸收外界无机物在体内合成有机物
B.细菌都是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生活的
C.细菌依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D.细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一般要依赖有机物生活
【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略
6.细菌的菌落是指(▲)
A.细菌大量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B.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
C.许多肉眼可见的细菌的集合体 D.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的细菌的集合体
【答案】A
【解析】一个细菌和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分析】理解掌握菌落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可以从大小、形态、颜色等方面进行区分。故选:A。
7.我们要观察细菌的结构,应借助于(▲)
A.放大镜 B.解剖镜 C.低倍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答案】
【解析】细菌在高倍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清,病毒是一类比细菌更小的微生物,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清。
【分析】【详解】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00个细菌排成一排才有1毫米长,用肉眼、放大镜、低倍显微镜等都不可看。只有在高倍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清。故答案为:D。
8.乳酸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且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有关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细胞个体,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B.可用其制作泡菜
C.乳酸菌主要通过产生芽孢来繁殖后代 D.乳酸菌细胞内有叶绿体,可独立生活
【答案】B
【解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有些细菌还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2)乳酸菌等应用于食品制作,如制酸奶等。
【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细菌的结构和微生物在食品的制作中的应用。
【详解】A、乳酸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错误。B、制作泡菜是通过乳酸菌发酵的,而乳酸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只有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才能大量繁殖,所以制作泡菜的坛口要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防止空气进入,正确。C、乳酸菌主要通过分裂来繁殖后代,错误。D、乳酸菌没有叶绿体,不能独立生活,错误。故选:B。
9.“超级细菌”曾一度引起人们关注,它是指因为抗菌药物的滥用,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而出现的具有多重耐药性质的细菌。图乙是某“超级细菌”照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细菌结构示意图 乙 超级细菌
(1)从形态上分,细菌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图乙中的这种“超级细菌”属于 ▲ 。
(2)“超级细菌”携带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如图甲所示细菌结构的 ▲ 中(填字母)。
(3)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 ▲ ,因此细菌属于 ▲ (选填“原核”或“真核”)生物。
【答案】(1)杆菌 (2)A (3)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
【解析】图乙中:A、DNA、B细胞膜、C细胞壁、D荚膜、E细胞质、F鞭毛。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结构特点。
【详解】(1)细菌的形态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图中的这种超级细菌根据形态判断应该属于杆菌。(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超级细菌携带的NDM-1基因存在于(图甲)细菌结构的A中。(3)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体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答案】(1)杆菌 (2)A (3)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
思维拓展
10.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病的细菌,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以找到。下列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是单细胞的球形微小生物 B.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C.可形成球状的孢子囊 D.可通过分裂迅速地繁殖
【答案】C
【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详解】A、金色葡萄球菌属于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A正确;B、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CD、金色葡萄球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迅速的繁殖,真菌通过孢子生殖,C错误,D正确。故选:C。
11.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24h后,观察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培养基 处理方法 温度(℃) 观察现象
1 接种细菌 40 全表面呈浑浊
2 接种细菌 0 全表面清晰
3 接种细菌 100 全表面清晰
4 接种细菌,并在上面放一张吸有抗生素X的圆纸片 40 全表面呈浑浊
5 接种细菌,并在上面放一张吸有抗生素Y的圆纸片 40 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余表面呈浑浊
A.1、4、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
B.将培养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都是全表面清晰
C.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
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
【答案】B
【解析】(1)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3)据表分析:本实验总计有4组对照,分别是1和2,变量是温度;1和3,变量是温度;1和4,变量是抗生素X;1和5,变量是抗生素Y,据此解答。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菌的相关实验,意在强化学生对细菌的培养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
【详解】A、1, 4, 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正确;B、将培养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时间,细菌繁殖形成菌落。因此观察到的现象都是浑浊现象,而不是全表面清晰,错误;C、4全表面呈浑浊,表明抗生素X对该种细菌没有抑制作用;5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表面则呈浑浊,表明抗生素Y对该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因此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正确;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正确。故选:B。
12.2021年中国肺结核发病数量为828074例,死亡1919人,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杆菌属于 ▲ (选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其生殖方式是 ▲ 。
【答案】原核 分裂生殖
【解析】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如图所示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
【分析】熟记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重要一点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可结合细菌的结构示意图来理解记忆。
【详解】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有些细菌还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结核杆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结核杆菌属于细菌,进行分裂生殖。故答案为:原核 分裂生殖
13.图甲表示在不同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曲线。图乙表示某种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成活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细菌通过 ▲ 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图乙中的细菌最适宜生存的环境温度约是 ▲ 。
(3)某同学想采用高压锅煮沸灭菌,高压锅的气压应不低于 ▲ 个标准大气压。
(4)杀灭这种细菌还可以用 ▲ 方法。
【答案】(1)分裂 无性 (2)50℃ (3)2 (4)冷冻
【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的结构特点、繁殖方式以及提高学生接收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详解】(1)细菌是通过分裂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2)从图乙看出,该细菌最适宜生存的环境温度是50℃。(3)从图乙看出,该细菌在120℃时成活率是0,从图甲看出,在2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20℃,因此某同学想采用高压锅煮沸杀菌,高压锅的气压应不低于2个标准大气压。(4)从图乙看出,该细菌在-20℃时成活率是0,因此对这种细菌还可以用低于-20℃的低温杀菌。
故答案为:(1)分裂 无性 (2)50℃ (3)2 (4)冷冻
创新应用
14.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科学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 ▲ ,它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密封。
(2)制作酸奶时牛奶需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 ▲ 。
(3)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 ▲ 。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
【答案】(1)乳酸菌 (2)消灭其他细菌
(3)控制单一变量 (4)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40℃
【解析】(1)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其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解答即可。
【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详解】(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它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密封。
(2)制作酸奶是牛奶需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消灭其它的细菌。(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呈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40℃。
故答案为:(1)乳酸菌 (2)消灭其他细菌
(3)控制单一变量 (4)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40℃
15.生物能否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相关实验。
雷迪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所示,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天后,打开瓶子,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微生物。
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所示,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min,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h,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
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丁所示,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h,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甲 乙 丙 丁
回答下列问题:
(1)雷迪实验中,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 ▲ 。
(2)尼达姆的实验, ▲ (选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会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观点。
(3)斯巴兰扎尼实验对尼达姆实验的改进是基于 ▲ 的猜想。
(4)若把巴斯德实验中的瓶颈在A处折断,几天后,曲颈瓶中 ▲ (选填“会”或“不会”) 出现微生物。
【答案】(1)设置对照组 (2)能 (3)微生物来自软木塞或加热时间太短 (4)会
【解析】自然发生论认为生命是由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巴斯德的实验通过严密的推理,否定了这一假说。
【分析】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在于设计了曲颈瓶。
【详解】(1)从雷迪的实验可以看出,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设置对照组。(2)通过尼达姆的实验可以看出,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自然发生的,支持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3)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对尼达姆实验的进行了改进,认为微生物可能来自软木塞或加热时间太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4)图丁中将肉汤放入曲颈瓶,煮沸即高温灭菌,瓶中是无菌的,瓶中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肉汤仍然保鲜;而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
故答案为:(1)设置对照组 (2)能 (3)微生物可能来自软木塞或加热时间太短 (4)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第1课时 细菌
基础聚焦
1.下列叙述中,与细菌分布广泛无关的是( )
A.个体微小,易被各种媒介携带 B.属于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
C.在不良环境中可形成芽孢休眠体 D.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猕猴桃果醋是利用醋酸杆菌的发酵作用制成的,醋酸杆菌是一种细菌,其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A.有叶绿体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
3.下列关于细菌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杆菌是多细胞生物,它能用来发酵,制作酸奶
B.所有细菌都会引起肺结核、炭疽病等疾病
C.有些细菌可以用来生产药品
D.细菌对人体肠胃无益
4.有些细菌外面具有鞭毛和荚膜,其作用分别是( )
A.防御和保护 B.运动和保护 C.攻击和保温 D.运动和保温
5.下列关于细菌营养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细菌吸收外界无机物在体内合成有机物
B.细菌都是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生活的
C.细菌依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D.细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一般要依赖有机物生活
6.细菌的菌落是指( )
A.细菌大量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B.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
C.许多肉眼可见的细菌的集合体 D.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的细菌的集合体
7.我们要观察细菌的结构,应借助于( )
A.放大镜 B.解剖镜 C.低倍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8.乳酸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且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有关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细胞个体,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B.可用其制作泡菜
C.乳酸菌主要通过产生芽孢来繁殖后代 D.乳酸菌细胞内有叶绿体,可独立生活
9.“超级细菌”曾一度引起人们关注,它是指因为抗菌药物的滥用,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而出现的具有多重耐药性质的细菌。图乙是某“超级细菌”照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细菌结构示意图 乙 超级细菌
(1)从形态上分,细菌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图乙中的这种“超级细菌”属于 。
(2)“超级细菌”携带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如图甲所示细菌结构的 中(填字母)。
(3)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 ,因此细菌属于 (选填“原核”或“真核”)生物。
思维拓展
10.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病的细菌,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以找到。下列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单细胞的球形微小生物 B.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C.可形成球状的孢子囊 D.可通过分裂迅速地繁殖
11.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24h后,观察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培养基 处理方法 温度(℃) 观察现象
1 接种细菌 40 全表面呈浑浊
2 接种细菌 0 全表面清晰
3 接种细菌 100 全表面清晰
4 接种细菌,并在上面放一张吸有抗生素X的圆纸片 40 全表面呈浑浊
5 接种细菌,并在上面放一张吸有抗生素Y的圆纸片 40 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余表面呈浑浊
A.1、4、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
B.将培养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都是全表面清晰
C.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
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
12.2021年中国肺结核发病数量为828074例,死亡1919人,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杆菌属于 (选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其生殖方式是 。
13.图甲表示在不同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曲线。图乙表示某种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成活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细菌通过 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图乙中的细菌最适宜生存的环境温度约是 。
(3)某同学想采用高压锅煮沸灭菌,高压锅的气压应不低于 个标准大气压。
(4)杀灭这种细菌还可以用 方法。
创新应用
14.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科学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 ,它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密封。
(2)制作酸奶时牛奶需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 。
(3)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 。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15.生物能否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相关实验。
雷迪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所示,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天后,打开瓶子,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微生物。
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所示,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min,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h,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
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丁所示,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h,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甲 乙 丙 丁
回答下列问题:
(1)雷迪实验中,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 。
(2)尼达姆的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会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观点。
(3)斯巴兰扎尼实验对尼达姆实验的改进是基于 的猜想。
(4)若把巴斯德实验中的瓶颈在A处折断,几天后,曲颈瓶中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微生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