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本章实验集训
1.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三个实验,并把装置A、B、C置于阳光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证明种子萌发需要水,应比较哪两个装置? 。
(2)装置C中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的目的是 。
(3)据所学知识可知,种子的萌发除了要有充足且适量的水分之外,还需要的条件是 。
2.大雪过后,人们常在道路上撒大量的融雪剂以加快积雪熔化。为了研究雪水中的融雪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收集纯雪水(不含融雪剂的雪水)和融雪水(含有融雪剂的雪水)。
②测定融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16%。
③准备五个相同的洁净培养皿,各铺上一层棉花,并标记为A、B、C、D、E。取200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五组,每组4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
④用纯雪水和融雪水按如表所示比例配置溶液,并全部加入相应的培养皿中。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纯雪水质量(g) 20 17.5 15 10 0
2.16%的融雪水质量(g) 0 2.5 10 20
⑤将各组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适时补充水分,4天后统计各组的种子萌发率。
(1)表中C组缺少的数据应是 。
(2)经过多次实验获得并统计数据(如图所示),结合图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老师认为本实验中种子的数量已经足够,但在种子的选择上还存在不足,请提出两点改进建议: 。
3.如图所示是某科学小组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示意图(五个一样的玻璃瓶,瓶底放置的纱布大小、厚度一样)。请据图回答:
(1)A和D的实验变量是 。
(2)装置C中的种子没有萌发,原因是 。装置D中若有一粒种子不萌发,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 。
(3)实验装置D和E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证明 。
4.百合是著名观赏花卉,具有较强的栽培价值。百合的种子萌发后,先形成小鳞茎,一段时间后,再长出绿叶,如图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百合培育成功率的影响,取300粒某品种百合种子经过24h浸种后,平均分成6组,分别放入装有同样土壤的容器中,后将容器放置在不同温度的恒温环境中,分别记录各组萌发的种子数量及50天生叶的鳞茎数量,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萌发种子数量(粒) 0 1 14 44 31 2
50天生叶鳞茎数量(个) 0 0 0 25 29 0
培育成功率 0% 0% 0% 50% 58% 0%
(1)兴趣小组以“鳞茎生叶”作为培育成功依据的原因是生叶后,百合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
(2)基于上述实验结果,小明利用300粒百合种子、若干恒温箱进一步探究百合鳞茎生叶的最佳温度,请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步骤。
(3)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在 之间。
5.小雨家有不少月季花,学习了植物的生殖知识后,他进行如下操作:①将月季茎剪成15~20cm茎段;②茎段的上端切口斜向,下端切口水平;③保留上端节上的部分叶,而将下端节的叶全部去掉;④把下端的节埋入土中。
小雨采取的这种繁殖方法是 ,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他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应该怎样操作? 。
6.生产实践中,为繁殖优良品种,人们通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1)如图所示的繁殖方式叫 。
(2)某同学为了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方法,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样一句话:“植物扦插茎段下端经过适宜浓度的某物质溶液处理后,能促使其生出新根。”这句话正确吗?为此他设计了下列实验进行探究。
第一步:准备生长健壮的同种植物枝条,切成相同的茎段若干,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B。
第二步:将A组茎段的下端用某溶液处理,B组茎段的下端用等量蒸馏水处理,然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A、B两组茎段生出新根的数量。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若A组茎段生出新根的数量明显多于B组,说明 。
② ,说明该浓度的某物质溶液对植物茎段的生根有抑制作用。
7.1864年7月14日在法国科学院的报告大厅中,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演示了他巧妙的“鹅颈瓶实验”。A、B瓶内都装有肉汤,如图甲所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图乙所示),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
(1)把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
(2)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3)在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中,除了下列哪一变量外,其余都要保持一致 (填字母)。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D.肉汤的材料
组别 种子数(粒) 处理方法 萌发数(粒)
甲 20 有光,不加水,25℃ 0
乙 20 有光,一定量的水,25℃ 19
丙 20 有光,充足的水将种子淹没,25℃ 0
丁 20 无光,一定量的水,25℃ 18
8.为了探究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某拓展性学习小组选取四个干净的锥形瓶,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干燥的玉米种子进行了如下实验。
(1)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探究光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根据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结论是 。
(2)丙装置中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 。
(3)若要探究温度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可再增加一组实验:取玉米种子20粒,处理方法是 (参照表格中表述),观察记录种子萌发数。
9.城市栽种植物“红叶石楠”,春季新叶红艳,夏季转绿,秋、冬、春三季呈现红色。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石楠侧芽的生长主要受相邻侧芽的影响还是受顶芽的影响?在同一棵石楠树上,选取三组生长状况相似的枝条,分别标记为甲、乙、丙。
(1)请你帮助他们完善探究方案:
①甲组枝条不做处理。
②乙组枝条去掉顶芽,保留 。
③丙组 。
(2)甲组和乙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组。实验最后分别测量每组各枝条的高度,以 (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平均值”)作为该组枝条的高度。
10.学习完细菌和真菌相关知识后,老师给兴趣小组分发了甜酒曲,学生在分组酿制甜酒过程中,发现用等量的糯米酿酒,结果产酒量不同,为了弄清楚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洗净,蒸熟,用凉水冲淋
第二步 冷却后放入甜酒曲粉末搅拌,分成三等份分别装入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内,标记为甲、乙、丙组
第三步分组操作 甲组 乙组 丙组
密封 密封 不密封
第四步恒温处理 15h 30h 30h
实验结果 产酒量较低 产酒量较高 产酒量较低
(1)第二步处理中放入甜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细菌步骤中的接种,甜酒曲中有酵母菌,与乳酸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2)实验共设置了 组对照实验。
(3)根据乙组和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本章实验集训
1.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三个实验,并把装置A、B、C置于阳光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证明种子萌发需要水,应比较哪两个装置? ▲ 。
(2)装置C中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的目的是 ▲ 。
(3)据所学知识可知,种子的萌发除了要有充足且适量的水分之外,还需要的条件是 ▲ 。
【答案】(1)A和B (2)防止空气进入水中 (3)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有完整且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析】本题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是活的,不在休眠期。实验中注意变量的唯一性。
【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是考查的重点内容。
【详解】(1)要证明种子萌发需要水,所选择的一组对照实验的变量应是水分,应该选择A和B。(2)装置C是为了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所以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膜的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水中。(3)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1)A和B (2)防止空气进入水中 (3)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有完整且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大雪过后,人们常在道路上撒大量的融雪剂以加快积雪熔化。为了研究雪水中的融雪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收集纯雪水(不含融雪剂的雪水)和融雪水(含有融雪剂的雪水)。
②测定融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16%。
③准备五个相同的洁净培养皿,各铺上一层棉花,并标记为A、B、C、D、E。取200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五组,每组4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
④用纯雪水和融雪水按如表所示比例配置溶液,并全部加入相应的培养皿中。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纯雪水质量(g) 20 17.5 15 10 0
2.16%的融雪水质量(g) 0 2.5 10 20
⑤将各组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适时补充水分,4天后统计各组的种子萌发率。
(1)表中C组缺少的数据应是 ▲ 。
(2)经过多次实验获得并统计数据(如图所示),结合图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3)老师认为本实验中种子的数量已经足够,但在种子的选择上还存在不足,请提出两点改进建议: ▲ 。
【答案】(1)5 (2)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对大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
(3)选择粒大饱满且大小相近的种子,选择多种植物的种子重复实验
【解析】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本实验要探究的是融雪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就要以融雪剂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表中以不同质量分数的融雪剂设置了五组实验。
【分析】种子的萌发除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外,也受自身条件的影响,因此用不同种植物的种子重复实验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详解】(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加入每组的纯雪水和融雪水的总量是20g,因此C组的数据应该是20-15=5(g)。(2)从图表可以看出,A组种子的萌发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而随着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的逐渐增大,种子的萌发率越来越低,这说明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对大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3)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的误差和确保实验变量的单一性,排除种子自身原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中所选用的种子应该选用粒大饱满且大小相近的种子;同时,可用不同种植物的种子重复以上实验。
故答案为:(1)5 (2)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对大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
(3)选择粒大饱满且大小相近的种子,选择多种植物的种子重复实验
3.如图所示是某科学小组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示意图(五个一样的玻璃瓶,瓶底放置的纱布大小、厚度一样)。请据图回答:
(1)A和D的实验变量是 ▲ 。
(2)装置C中的种子没有萌发,原因是 ▲ 。装置D中若有一粒种子不萌发,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 ▲ 。
(3)实验装置D和E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证明 ▲ 。
【答案】(1)温度 (2)缺少充足的空气 种子已死亡(或种子结构损坏或种子处在休眠期)
(3)光照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
【解析】(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种子萌发的条件以及对照试验中变量的唯一性。
【详解】(1)“本实验中”,只有D装置具备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其它装置种子都不萌发。因此,D装置起对照作用。在A、B、C、D四个实验装置中,有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A、D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D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C、D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从实验装置中看出,装置C中的种子没有萌发,原因是缺少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自身条件是完整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装置D中有一粒种子不萌发,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种子已死亡(或种子结构损坏或种子处在休眠期)。(3)实验装置E和D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结果有光无光种子均萌发,实验结果证明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1)温度 (2)缺少充足的空气 种子已死亡(或种子结构损坏或种子处在休眠期)
(3)光照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
4.百合是著名观赏花卉,具有较强的栽培价值。百合的种子萌发后,先形成小鳞茎,一段时间后,再长出绿叶,如图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百合培育成功率的影响,取300粒某品种百合种子经过24h浸种后,平均分成6组,分别放入装有同样土壤的容器中,后将容器放置在不同温度的恒温环境中,分别记录各组萌发的种子数量及50天生叶的鳞茎数量,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萌发种子数量(粒) 0 1 14 44 31 2
50天生叶鳞茎数量(个) 0 0 0 25 29 0
培育成功率 0% 0% 0% 50% 58% 0%
(1)兴趣小组以“鳞茎生叶”作为培育成功依据的原因是生叶后,百合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
(2)基于上述实验结果,小明利用300粒百合种子、若干恒温箱进一步探究百合鳞茎生叶的最佳温度,请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步骤。
(3)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在 ▲ 之间。
【答案】(2)取300粒某品种百合种子经过24小时浸种后,分别放入装有同样土壤的容器中,后将容器放置在20℃恒温环境中;待其长出鳞茎后,将鳞茎均分成五组,分别将其放置在21℃、23℃、25℃、27℃、29℃的恒温箱中;50天后统计各组生叶的鳞茎数量,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3)15℃∽25℃
【解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鳞茎为地下变态茎的一种。变态茎非常短缩,呈盘状,其上着生肥厚多肉的鳞叶,内贮藏极为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能适应干旱炎热的环境条件。
【分析】【详解】(2)由表格可知,百合种子在20℃到30℃之间能够培育成功,所以探究百合鳞茎生叶的最适温度应该在20℃到30℃之间;为了找到最适温度,要多设置几组温度,每2℃一个间隔,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即可,然后比较生叶的数量得出结论即可。(3)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在15℃∽25℃之间。
故答案为:(2)取300粒某品种百合种子经过24小时浸种后,分别放入装有同样土壤的容器中,后将容器放置在20℃恒温环境中;待其长出鳞茎后,将鳞茎均分成五组,分别将其放置在21℃、23℃、25℃、27℃、29℃的恒温箱中;50天后统计各组生叶的鳞茎数量,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3)15℃∽25℃。
5.小雨家有不少月季花,学习了植物的生殖知识后,他进行如下操作:①将月季茎剪成15~20cm茎段;②茎段的上端切口斜向,下端切口水平;③保留上端节上的部分叶,而将下端节的叶全部去掉;④把下端的节埋入土中。
小雨采取的这种繁殖方法是 ▲ ,属于 ▲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他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填序号)。应该怎样操作? ▲ 。
【答案】扦插 无性 ② 上端切口水平,下端切口斜向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扦插。解答时可以从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概念、扦插时切口的处理要点和目的方面来切入。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扦插对材料的处理要求和目的。
【详解】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在用植物的茎进行扦插繁殖时,要对茎做一定的处理,①一般茎段保留两个节,剪成15至20厘米茎段;②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以减少伤口水分的蒸发,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利于增加吸水的面积,有利于生根,也易辨别正反方向,③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使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降低了蒸腾作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下一个节要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便于留下伤口,容易形成愈伤组织,易于生根,④扦插时要将下一个节埋入土中。(1)(2)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小雨采用的繁殖方式是扦插。扦插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以减少伤口水分的蒸发,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利于增加吸水的面积,有利于生根。因此操作中不正确的是②茎段的上端切口斜向上,下端水平。
故答案为:扦插 无性 ② 上端切口水平,下端切口斜向
6.生产实践中,为繁殖优良品种,人们通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1)如图所示的繁殖方式叫 ▲ 。
(2)某同学为了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方法,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样一句话:“植物扦插茎段下端经过适宜浓度的某物质溶液处理后,能促使其生出新根。”这句话正确吗?为此他设计了下列实验进行探究。
第一步:准备生长健壮的同种植物枝条,切成相同的茎段若干,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B。
第二步:将A组茎段的下端用某溶液处理,B组茎段的下端用等量蒸馏水处理,然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A、B两组茎段生出新根的数量。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若A组茎段生出新根的数量明显多于B组,说明 ▲ 。
② ▲ ,说明该浓度的某物质溶液对植物茎段的生根有抑制作用。
【答案】(1)嫁接 (2)①该浓度的某物质溶液对植物茎段的生根有促进作用
②若A组茎段生出新根的数量明显少于B组
【解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分析图形作答。
【分析】注意掌握嫁接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如图所示的繁殖方法叫做嫁接,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2)分析结果可知,①A组茎段生出新根的数量明显多于B组,说明该浓度的某物质溶液对植物茎段的生根有促进作用。②若A组茎段生出新根的数量明显少于B组,说明该浓度的某物质溶液对植物茎段生根有抑制作用。
故答案为:(1)嫁接 (2)①该浓度的某物质溶液对植物茎段的生根有促进作用
②若A组茎段生出新根的数量明显少于B组
7.1864年7月14日在法国科学院的报告大厅中,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演示了他巧妙的“鹅颈瓶实验”。A、B瓶内都装有肉汤,如图甲所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图乙所示),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
(1)把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 。
(2)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
(3)在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中,除了下列哪一变量外,其余都要保持一致 ▲ (填字母)。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D.肉汤的材料
【答案】(1)杀死食物中的细菌、真菌 (2)细菌不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3)B
【解析】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
【分析】巴斯德实验的内容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好好掌握,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巴斯德实验的内容以及结论等知。
【详解】(1)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对食物加热就是杀死食物中的细菌、真菌。(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3)甲图中A瓶与B瓶对照,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因此A瓶内无菌,而B瓶不作处理,没有高温灭菌,因此B瓶内有细菌,实验变量是细菌。甲图中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将瓶颈打断,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肉汤,因此乙图的实验变量也是细菌。
故答案为:(1)杀死食物中的细菌、真菌 (2)细菌不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3)B
组别 种子数(粒) 处理方法 萌发数(粒)
甲 20 有光,不加水,25℃ 0
乙 20 有光,一定量的水,25℃ 19
丙 20 有光,充足的水将种子淹没,25℃ 0
丁 20 无光,一定量的水,25℃ 18
8.为了探究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某拓展性学习小组选取四个干净的锥形瓶,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干燥的玉米种子进行了如下实验。
(1)选择 ▲ 两组进行对照,探究光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根据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结论是 ▲ 。
(2)丙装置中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 ▲ 。
(3)若要探究温度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可再增加一组实验:取玉米种子20粒,处理方法是 ▲ (参照表格中表述),观察记录种子萌发数。
【答案】(1)乙、丁 其他条件相同时,光照对种子萌发无影响
(2)没有充足的空气 (3)有光,一定量的水,0℃
【解析】(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实验的特点。
【详解】(1)若要探究光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因此应选择乙组与丁组进行对照。乙组有光种子萌发数19粒,丁组无光种子萌发数18粒,因此根据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无影响。(2)丙装置中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没有充足的空气。(3)若要探究温度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唯一变量是温度,根据唯一变量原则,除变量温度不同外,其它都相同,可再增加一组实验:取玉米种子20粒,处理方法是:有光,一定的水,0℃的环境下,观察记录种子萌发数。预测种子的萌发数很少甚至没有萌发。由此得到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故答案为:(1)乙、丁 其他条件相同时,光照对种子萌发无影响
(2)没有充足的空气 (3)有光,一定量的水,0℃
9.城市栽种植物“红叶石楠”,春季新叶红艳,夏季转绿,秋、冬、春三季呈现红色。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石楠侧芽的生长主要受相邻侧芽的影响还是受顶芽的影响?在同一棵石楠树上,选取三组生长状况相似的枝条,分别标记为甲、乙、丙。
(1)请你帮助他们完善探究方案:
①甲组枝条不做处理。
②乙组枝条去掉顶芽,保留 ▲ 。
③丙组 ▲ 。
(2)甲组和乙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 组。实验最后分别测量每组各枝条的高度,以 ▲ (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平均值”)作为该组枝条的高度。
【答案】(1)②相邻的侧芽 ③枝条保留顶芽,去掉相邻的侧芽 (2)乙 平均值
【解析】【分析】【详解】略
10.学习完细菌和真菌相关知识后,老师给兴趣小组分发了甜酒曲,学生在分组酿制甜酒过程中,发现用等量的糯米酿酒,结果产酒量不同,为了弄清楚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洗净,蒸熟,用凉水冲淋
第二步 冷却后放入甜酒曲粉末搅拌,分成三等份分别装入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内,标记为甲、乙、丙组
第三步分组操作 甲组 乙组 丙组
密封 密封 不密封
第四步恒温处理 15h 30h 30h
实验结果 产酒量较低 产酒量较高 产酒量较低
(1)第二步处理中放入甜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细菌步骤中的接种,甜酒曲中有酵母菌,与乳酸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
(2)实验共设置了 ▲ 组对照实验。
(3)根据乙组和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答案】(1)有成形的细胞核 (2)2 (3)密闭状态产酒量高
【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分析】熟练掌握制作甜酒的原理、过程以及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第二步处理中放入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微生物实验中的接种,里面含有的主要菌种是酵母菌。与乳酸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有成形的细胞核。(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实验共设置了,2组对照实验,甲组和乙组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为温度;乙组和丙组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为空气。(3)乙组在密封的条件下,产酒量较高,丙组在不密封条件下,不产酒,所以根据乙组与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密封状态下产酒量高。
故答案为:(1)有成形的细胞核 (2)2 (3)密闭状态产酒量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