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红楼春趣》(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8《红楼春趣》(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8 15:5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你学到了哪些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方法?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如《猴王出世》中的“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联系上文的“仙石”,我大致猜到这句话在讲仙石很有灵性。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借助资料了解。
如读《景阳冈》的时候,可以借助资料对武松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能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只了解大意即可。
可以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更多阅读的乐趣。




本文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其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
《红楼梦》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红楼春趣
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
阅读提示
◇读名著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猜一猜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
◇不用反复琢磨难理解的地方,知道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红楼春趣
探春笑道 :“紫鹃也太小器,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 ”黛玉笑道:“可是呢。 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身上的病根
捡别人的风筝不合适
放风筝就是放晦气
联系上下文
红楼春趣
丫头们搬高墩, 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宝钗等立在院门前, 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
没有注释,没有配上有关插图;联系上下文没有办法猜出具体意思。
暂时跳过
红楼春趣
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
拟声词
籰子转动的声音
联系上下文猜测
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
红楼春趣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线索是什么?抓住线索梳理故事情节,说说这一节选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阅读提示
◇叙事的文章,可以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梳理故事情节,概括故事大意。
红楼春趣
捡风筝
取风筝
放风筝
抓住线索 梳理故事情节
春天到了,宝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
红楼春趣
捡风筝
取风筝
放风筝
②〔放晦气〕一种民俗,放风筝时故意剪断扯线,让风筝飞走,认为可以放走坏运气。
◇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
红楼春趣
默读课文,说说文章的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有“趣”?
阅读提示
小组活动:
勾画关键语句,在文中做批注;小组自主交流,想象小说中描绘的栩栩如生的场景。
红楼春趣
风筝有趣
情境有趣
习俗有趣
风筝各式各样,有美人儿,有沙燕儿,有软翅子大凤凰,有大螃蟹……让人目不暇接。
人人都沉浸在放风筝的乐趣中,我们仿佛能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
放走了风筝,带走了晦气。这种民俗,表达了人们的美好心愿。
春天的大观园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宝玉等十几个天真烂漫的少年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读了本文,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热闹的、趣味盎然的图景。难怪编者给本文取题为“红楼春趣”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课堂小结
红楼春趣
《红楼春趣》中的宝玉给你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阅读提示
①画一画: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所有写宝玉的语句。
②想一想:宝玉的这些表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写一写:在课文写宝玉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批注。
红楼春趣
◇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宝玉细看了一回, 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率真 孩子气
红楼春趣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
动作描写
你从宝玉的一连串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
怜香惜玉
红楼春趣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红楼梦》第二回
这节课,我们跟随曹雪芹的笔触,走进了《红楼梦》里的那个春天,欣赏了春暖花开、纸鸢翻飞的美景,认识了宝玉这个率真可爱的少年。同时,在阅读中国古典名著时,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以及全书的刻画感知人物形象。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课堂小结
红楼春趣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几百年来,俘获了无数读者的心。希望通过这节课,大家能和《红楼梦》结缘,在闲眼之余读一读,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推荐阅读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