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坐井观天(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坐井观天(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8 21:0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则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的故事,阐明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的道理。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初步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水平,但自主感悟的能力较差,体会文章的内容和寓意是学生理解的一个薄弱环节。 另外学生的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在课堂上巧用多媒体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深入探究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字,“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体会故事寓意;使学生懂得要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生字教学;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该寓言的意义;明白在生活中我们不能自以为是。
三、教学方法:朗读体悟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生字教学
1、解释寓言的意义,引入教学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有没有同学来说一说你理解的语寓言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教师对错误答案不给予呼应然后出示课件呈现寓言定义,教师读一遍)
2、解释字义,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现在把书翻到第58 页,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寓言题目是什么呀?(学生一起回答:坐井观天)(教师板书),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写完后齐读课题两遍)
师:同学们,谁来说说“观”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使用借助近义词认识字义:观可以组词:观看,所以观和看是近义词,都是看的意思)
师:那谁来说说这整个题目的意思?
学生回答(坐在井里看天)
3、生字学习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生字教学,对需要认识的字做到能读,能认,能组词。对要求会写的字做到会读,会认,会写,能组词。
师:我们看完了题目的意思,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的生字词
井:jǐng 部首:一字部 笔顺:一横 二横 三竖撇 四竖 组词:略
写字指导:一横略短于二横,第二横在横中线下侧,竖比竖撇略长
观:gūan 部首:见字部 笔顺:一横撇、二点、三竖、四横折 、五撇、六竖弯钩。
写字指导:左窄右宽,又字第二笔为点,见字首笔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
沿:yán 部首:三点水 笔顺:一点、二点、三提、四撇、五横折弯、六竖、七横折、八横
写字指导:左窄右宽,右上部分第二笔为横折弯,“口”字要写的扁而宽
答:dá 部首:竹字头 笔顺:一撇、二横、三点、四撇、五横、六点、七撇、八捺、九横、十竖、十一横折、十二横
写字指导:上窄下宽,竹字头要紧凑“合” 的撇捺要舒展
渴:kě 部首:三点水 笔顺:一点、二点、三提、四竖、五横折、六横、七横、八撇、九横折钩、十撇、十一点、十二、竖折
写字指导:左窄右宽,右下先写人字,捺改为点,再写竖折
喝:hē 部首:口字部 笔顺:一竖、二横折、三横、四竖、五横折、六横、七横、八撇、九横折钩、十撇、十一点、十二竖折
写字指导:左窄右宽,左边“口”字要写得小,偏上
话:huà部首:言字旁 笔顺:一点、二横折提、三撇、四横、五竖、六竖、七横折、八横
话字可以通过换部首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活
写字指导:左窄右宽“舌”字首笔撇要収于竖中线,长横在竖中线上
际:jì 部首:左耳刀 笔顺:一横撇弯钩、二竖、三横、四横、五竖钩、六撇、七点
写字指导:左窄右宽,左耳刀的横撇弯钩要写得小,“示”字最后一笔是点
在识字教学中应注意:
指导区分“渴”、“喝”两个字,可借助顺口溜:口渴需要水,喝水要用嘴
在本课中需要会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共其同的特征是:左窄右宽
多音字“哪”的学习
采用开火车、抽读、带读等方式抽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生字词
第二课时
1、复习引入,初步感知
采用抽读的方式进行生字复习、检查。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生字词,这次啊,老师要叫不举手的同学来回答问题
复习完生字后进入课文
师: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课题,并说一说看着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自由回答,对有价值的问题给予强调(如:谁坐在井里看天?为什么要坐在井里看天?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等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的主人公有哪些?他们分别在哪?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呈现相应的多媒体课件(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
2、寻找对话,深入文章
再次阅读课文(可用不同的方式)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找出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分别画出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加入师生分教师朗读课文,指导学生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为后面的分角色朗读作准备
师:我们一起来齐读这句话,同学们解决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是青蛙和小鸟他们一个在井里,一个在井沿上,那么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师:用横线画出青蛙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鸟的话,等一下我们请同学来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第一次对话
学生读
师:呈现课件,并提出问题: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通过解释意义让学生用这个词造句)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路,口渴了,要喝水,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说明天很大,在学生得出答案之后,教师提出和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鸟,来朗读他们说的话,其他学生读旁白(第二、三次对话也如此)
师:那现在老师和你一起来扮演一下青蛙和小鸟吧,其他同学读旁白
师:提问“大话”是什么意思。再找学生再来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并说说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又认为天有多大?用课文中的话来说一说)他们谁说的对?
学生回答:小鸟
师:我们都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可是为什么青蛙却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学生回答:因为它住在井里,教师出示青蛙视角下的天空的样子
师:哦,原来是因为青蛙住在井里,高高的井挡住了他的视线,那么听到小鸟这么说,青蛙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找一找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来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师:在第三次对话时青蛙和小鸟都笑了,他们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师:那你认为青蛙是一只怎么样的青蛙?小鸟又是怎么样的?
3、通过对青蛙和小鸟对话的探讨,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构建文章框架。接下来将通过分教师朗读课文使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阅读中发展思维。
师:通过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我们知道了原来是因为青蛙目光短浅,连井都没有出去过,所以他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现在我们一起来演一演这只青蛙和小鸟,想来演一演的同学,找好自己的搭档
通过举手读,指导学生的朗读,再让男女生分别当小鸟和青蛙来读
4、揭示寓意,想象拓展
师:通过学习这篇寓言故事,同学们都明白了什么道理啊?那假如现在你就是这只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五、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青蛙 井底 井口那么大
天有多大
小鸟 井沿 无边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