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齐桓晋文之事
孟 子
假如你现在穿越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
你面对的是一个这样的世界:
战乱频繁,大国吞并小国。
你要在这个困局中完成大一统的伟业。
在你的面前,有两条道路的可以选择:
一条是选择“霸道”,用鲜血与白骨,通过战争不断地吞并,最终统一天下;
一条是选择“王道”,用“仁”治国,以“民”为先,通过“仁治”使天下归心,万国来朝。
哪一条路更容易,而你会选择哪一条?
孟子选择了哪一条路?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
孟子思想
民本: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提倡“以民为本”,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进步思想,
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其基础是“制民之产”,让老百姓有生活上的基本保障,这是政治稳定的基石。
王道: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即“以德行政者王”,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性善论: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信。
作品简介:
《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轲晚年和弟子在一起共同编纂的,全书共三万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对话语录集” 。
《孟子》共七章,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南宋朱熹把《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把经典窄化,成为后世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孟子》富于雄辩,善用比喻和寓言。文学价值很高。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战国时代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即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化。到了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列国分立开始趋向统一。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墨、法、兵、名、纵横诸家都竭力宣扬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属于儒家学派。
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多次到过齐国,尽管他先后受到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但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
解题
“齐桓晋文之事”的“事”是什么意思?
用武力称霸诸侯的事业
齐宣王有效仿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大欲,却没有行王政的志向和信心。要在思想上破其所有,立其所无,本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孟子通过亲切生动的举例,浅显恰切的设喻,明确犀利的语言,最终说动了齐宣王,并从正面提出了自己“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本文就是孟子与齐宣王这次谈话的记录。
齐桓公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jǔ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
晋文公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齐宣王
典故:①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②滥竽充数
③王顾左右而言他
姓名:田辟彊,前319—前301任齐国君王
偶像:齐桓、晋文
嗜好: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梦想:王天下
文化常识
春秋五霸:
晋文公——会盟天下
秦穆公——独霸西戎
齐桓公——尊王攘夷
楚庄王——问鼎中原
宋襄公——春秋大义
战国七雄:
秦、楚、齐、燕、赵、魏、韩。
1.重要字音。
胡龁 衅钟 觳觫
褊小 彼恶知之 忖度
舆薪 便嬖 莅中国
商贾 惛
放辟 邪侈 畜妻子
豚 彘 庠序
孝悌 颁白
(xìn)
(hé)
(hú sù)
(biǎn)
(wū)
(cǔn duó)
(yú)
(pián bì)
(lì)
(ɡǔ)
(hūn)
(chǐ)
(xù)
(xiánɡ)
(zhì)
(tún)
(tì)
(bān)
(pì)
字词
赴愬
sù
第一部分(1-14):孟子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通过“以牛易羊”这件事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
第三部分(21-33):孟子指出齐宣王的大欲,论证其不可能实现,指出应该反本行王道。
第二部分(15-20):孟子论述齐宣王的“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并进一步说明“不为”与“不能”的区别。
第四部分(34-35):孟子在齐宣王心动的基础上,为齐宣王阐述了施行王道的具体办法:“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
理清思路
3
齐宣王和孟子聊天的真正目的各是什么?
齐宣王原本想向孟子请教的是“霸道”治国理念
孟子想要向齐宣王宣扬的是“王道”治国理念
“王道”
保民而王,发政施仁(用仁义治理天下)
“霸道”
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
(用武力征服天下)
vs
神级聊天
两个精神世界的人,如何统一思想?
研读文本
宣王:“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思考1:面对宣王只关心“霸道”的询问,孟子怎么做的?
孟子?
孟子:仲尼之徒......未之闻也
巧妙回避
无以,则王乎?
引入话题
议辩技巧?
巧换话题化被动为主动
话题一:若寡人者,可以保民而王乎哉?
1.这一部分双方对话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孟子提出“不忍即仁术”
王问“何如可王”
孟子提出“保民而王”
王问“吾可保民”
孟子答“可”
孟子举例“以羊易牛”
提出非爱而为不忍
孟子问“牛羊何择”指出矛盾
结论:齐宣王可以保民而王。
齐王问“何由知吾可”
2.在这部分谈话中,孟子采取何种应对策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观点?
策略:肯定善心 ,取得信任。
举例论证:“以羊易牛”。
命题:齐宣王可以保民而王
孟子的证明题 ——
逻辑三段论
大前提:凡是“不忍之心 ”的君主可以“保民”。
小前提:宣王是有“不忍之心”的。
结 论:所以,宣王可以“保民”。
大前提:凡是“保民”之君“足以王”。
小前提:宣王是可以“保民”的。
结 论:所以,宣王“足以王矣”。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
祭祀
有兴致
不耐烦
好奇
开心
力量
视力
不用力
不用明
比喻论证
孟子在这段话中巧妙地设喻,引出齐宣王的“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一观点,以消除齐宣王的畏难心理,旨在为后面的议论做铺垫。
思考1:孟子说“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这段话用意是什么
力举百钧
不举一羽
不见舆薪
明察秋毫
恩及禽兽
功不至百姓
不用力
不用明
不用恩
比喻
类比
王之不王
不为,非不能
不能
不为
王之不王
对比
为长者折枝
挟太山以超北海
思考2:孟子为了证明齐宣王不行王道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在文段中他是如何论证的?
孟子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的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形象地阐明齐宣王虽然具备不忍之心,但没有实行仁政,其原因是“不为”,而非“不能”。
比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御于家邦
推己及人
孟子旨在说明“推恩”是“保民而王”的现实途径。以君主的“不忍之心”为起点,推恩于他人,推恩于百姓,才能治理好国家。
思考3:孟子引用“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旨在说明什么?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天下可运于掌
话题二:“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1.这一部分双方对话的流程是什么?
孟子提出“推恩于民”的观点
齐王悦,再问“为何不忍之心合于王者?”
孟子比喻、举例提出“不为”“不能”概念
齐王追问二者区别
孟子举“挟太山”“为长者折肢”例说明“不为”“不能”区别
巧设比喻,指出问题
举例论证:举了“举百钧”不能“举一羽”“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例子说明“不为也,非不能也”
比喻论证:“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比喻“百姓之不见保”。
对比论证:恩足以及禽兽——功不至于百姓。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不能为长者折枝。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引用论证:《诗经》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论点:齐宣王“不王”是不为非不能,要推恩于民
在这部分谈话中,孟子采取何种应对策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孟子以邹国与楚国之战来类比论证,说明齐国若要称霸天下、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得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
思考:孟子假设邹国与楚国交战,有何意图?
宣王:“若是其甚与?”
面对宣王“霸道是否更便捷”的疑问,孟子怎么做的?
孟子?
抑王兴甲兵......
快于心与?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连续追问
逼王就范
说出大欲
缘木求鱼,注定无果
以邹敌楚,注定失败
发政施仁
天下归心
设喻类比阐明后果击碎梦想
议辩技巧?
善于追问驳斥得当善于铺陈
描绘蓝图打动宣王
有兴致
不耐烦
好奇
好奇
沉默
开心
话题三:“霸道”的危害与仁政的成就。
1.这一部分双方对话的流程是什么?
先破后立,孟子正面描绘“发政施仁“美好图景
孟子以“兴甲兵,快于心”刺激宣王说出内心想法
宣王言“将以求吾所大欲”
孟子旁敲侧击,连连反问,逼问“王之大欲”是否为口腹声色之欲
宣王言“吾不为是也”
孟子点明齐王想要天下,用“缘木求鱼“作喻,点出图霸的方式不能实现
宣王认为言过其实
孟子点明霸道的危害,用“邹与楚战“作喻,点明胜负、强弱之理
话题三:“霸道”的危害与仁政的成就。
聊天策略:步步紧逼,陈述利弊。
比喻论证:缘木求鱼 假设论证:今王发政施仁……
类比论证:邹人与楚人战——齐国以一服八。
对比论证:图霸的后果,后必有灾——发政施仁的美好图景
论点: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王之大欲“是实行王道的最大阻碍
2.在这部分谈话中,孟子采取何种应对策略?用什么方法论证什么观点?
思考:齐宣王问王道,孟子认为国君如何行动才能实现理想社会呢?
制民之恒产
(养民)
谨庠序之教
(教民)
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
对他们施以礼仪道德的教育
物质
精神
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话题四:如何具体实施王道?
1.在这部分谈话中,孟子采取何种应对策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论证了什么观点?
聊天策略:有理有据,水到渠成。
对比论证:明君制民之产——今也制民之产。
论点: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
《管子·牧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有兴致
不耐烦
好奇
好奇
沉默
开心
积极求教
虚心受教
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
①首先,这个社会的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②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欲归附于之;③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苦难。
总之,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孟子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遗憾的是,儒家的政治理念要成立,需要稳定、温和的政治框架作为前提。不论孟子的论辩多缜密,构建的理想社会有多么美好,在当时乱世杀伐、“霸道横行”的中国,是没有实现王道的现实土壤的。这注定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国”。
孟子的理想社会可以实现吗?
1.忽视了恶劣的国际形势,诸侯国争霸混战,没有国家会给齐国闭门发展的机会;只有“霸道”才能使自己在战争中脱颖而出,仁义对他们来说不能保国,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现实,不合潮流。
2.高估了小农经济的效果,民富不等于国强,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富国反而会成为别人嘴边的肥肉,而孟子是反对武力的。
3.对人好逸恶劳、投机取巧的劣根性认识不足;一味讲礼制教化是治理不好国家的,没有法律的整治,犯罪者会毫无顾忌。
4.最重要的是,误以为爱动物的人就会爱同类,有些人喜欢动物,但对同类的人却很残忍,随意地就能做出暴力行为。
齐宣王虽然被孟子说服了,但并没有实施孟子的主张,你觉得孟子的思想有哪些不足不能执行呢?
探究
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核心“民本思想”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符合人民愿望,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
但是也要看到孟子“仁政”学说的终极目标,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而非真正为人民谋幸福。
孟子的政治主张在今天有可取之处吗?
同属儒家的孔孟,在社会理想和治国理念上大体相同,但也不无细微的差别,请回顾两篇课文,完成下表:
篇目 同 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篇目 同 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都有先足民再教化百姓的观念 孔子之“仁”是立人原则,孟子的“仁”更具象,是施政基础。孟子更强调君主的作用;孔子更重视“礼”的作用
《齐桓晋文之事》
这些细微区别,与两人相处的时代不同有关。
孟子教我们写考场议论文
霸道不足道
转移话题
咱来谈王道:保民而王
不忍之心
善推恩
(必要不充分)
充要条件
保民而王的条件
大欲不可得
再次强调
究竟要做啥?
正面
反面
保民而王的正当性
保民而王的实操性
中心论点统领分论点
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
写作技巧:
(1) 掌握心理,因势利导。
(2) 结构严谨,说理透辟。
(3) 善用比喻,气势迫人。
(4) 运用对比,加強说理。
(5) 善用修辞,增加文釆:
对比 对偶 排比
反诘 引用 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