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最后一次演讲 课件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最后一次演讲 课件 (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1 09:3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的关键词句的内涵和表达作用,体会演讲语言爱憎分明的特点。
2、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望强无畏的战斗精神,体会其革命豪情。
文学常识
演讲词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盟盟员、民主战士。
足迹概览
湖北浠水(故乡)——湖北武汉(学者转型)——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教学)——江苏南京(见证学术研究的转型)——山东青岛(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云南昆明(西南联大时期)
创作背景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大会。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李夫人(张曼筠)刚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一篇演讲。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这篇演讲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演讲”。
字词积累
污蔑 (wū miè ) 屠(tú)杀 挑拨(bō)
恐(kǒnɡ)怖 离间(jiàn) 召(zhào)开
卑鄙(bǐ) 卑污(wū) 赋予(yǔ)
字词释义
卑劣:卑鄙恶劣;
诬蔑:诋毁和破坏名誉;
蛮横:强横而不讲道理;
赋予:给予;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整体感知
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义正言辞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
感情强烈
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爱憎分明
这篇演讲词为了传达这种感情,在行文上用了哪些方法?
句式:感叹句——情绪激昂,短兵相接;反问句、设问句——预期凌厉,怒不可遏。
人称多变:“我们”表现了演讲者与人民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你、你们”面对面毫无畏惧向敌人挑战,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他们”流露出对敌人极端愤怒和轻蔑的情绪;“你们、我们”相间表达作者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态度
富有感彩:褒义——光荣、宝贵、骄傲、光明;贬义:无耻、卑劣、卑鄙、疯狂、挑拨离间。
闻一多先生语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
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
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请根据文章内容,迅速给这篇演讲词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其险恶用心。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青年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革命精神。
梳理内容
第二部分(第4、5段):剖析国民党反动派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指明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必胜、真理永存的历史发展规律。
第三部分(第6—12段):指明李公朴先生牺牲的意义,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继承先烈遗志,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随时准备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试用一句话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概括观点
对比手法的应用
演讲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鲜明的角度,故意拉大两者距离,并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从而达到更佳的表达效果。如在第二节中,“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把反动派与李公朴置于对比的立场,以反动派的“耻”衬托李先生的“荣”,又以李先生的“荣”反衬反动派的“耻”,两者互为作用。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对反动派愤怒与蔑视,和对李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
心理的描述
通过心理的剖析,往往可以知道某些行为举止的真实意图。心理战术的抨击,往往也是最直接、最有杀伤力、最易致敌人于万劫不复的战术。演讲者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如在第四节中:“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的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在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有恐怖啊!”他们“制造恐怖”,根本原因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心理的剖析,一针见血地戳穿敌人的虚弱本质,向时代证明敌人不过是只“纸老虎”,给敌人予压力,给人民予动力。
举例引证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理,可以让反动派的把戏不攻自破,加强说服力。文本第三段中列举了“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被害惨案,赞扬李先生和昆明青年的伟大献身精神的同时,揭露反动派反革命、反人民、搞谋杀的险恶企图。第五段中,列举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例子,证明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的真理。
课堂总结
这是用满腔爱国热忱、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彩鲜明的演讲词。闻一多先生运用了不同情感色彩的词语,交替使用了大量的反问句、设问句、排比句和感叹句,并通过不断变换人称,来表达对国民党反动派、昆明人民、进步青年的爱憎情感。这些表达技巧增强了演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演讲更具鼓动性和战斗性。
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期刊《演讲与口才》,观看演讲节目《超级演说家》,进一步感受演讲的特点。
板书设计
最后一次讲演
革命精神:坚持真理、视死如归
表达技巧:多种句式、多种修辞、变换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