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客家土楼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计
学科 美术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客家土楼的艺术魅力
教科书 书 名:初中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教学目标
1. 欣赏客家土楼,引导学生认识客家土楼的功能、结构、文化和造型。对客家土楼形体美进行解读与分析,感受形体美规律在客家土楼中的运用,并应用形体美规律表现圆形土楼,锻炼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学生观察、思考和体验客家土楼建筑艺术特点。通过主题任务式推进,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造型美规律。通过体验画书签,对客家土楼造型美有更直观的感受。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让学生了解客家土楼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增强文化理解。同时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关注身边的美术世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唤起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理解守正创新的理念。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认识客家土楼的功能、结构、文化和造型。
2. 探究圆形土楼造型特点,通过找到土楼点、线、面、体,分析土楼点、线、面、体排列组合的特点,从而感受造型美。
教学难点: 1. 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感受客家土楼独特的艺术魅力,认识到客家土楼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准备:准备相关图片、课件、书签、任务单、美术工具等。 课前准备:洛带古镇具有悠久历史文化,拥有大量的美术遗存,特别是其中的民居建筑,也是我们身边的美术世界。我校毗邻洛带古镇,学生可以随时去到洛带古镇,感受古镇民居的魅力,也可向长辈了解民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一、导入 1.播放《大鱼海棠》音乐 提问:这是哪部影视作品的音乐? 播放幻灯片,展示大鱼海棠土楼场景,伴着音乐介绍客家土楼,引出洛带土楼。什么是客家人?洛带与土楼又有什么样的联系?首先,我们看看客从何来?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客家人。但是客家人怎么到了成都呢?原来他们来自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客从远方来,再次搬迁,修建土楼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传承祖先的文化。 出示标题:《走进身边的美术世界——客家土楼的艺术魅力》 聆听音乐。 伴着音乐欣赏客家土楼。 观看视频,知道客家人的由来。 二、新授 1.功能强 教师介绍土楼功能强大,引导学生观察土楼防御性。 土楼历史悠久,产生于宋元,由于福建临海,山地众多,历史上盗匪倭寇经常出没。客家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在功能上,具有防御性。提问:土楼如何进行防御? 2.结构巧 结构外部:土楼墙的材料是土。建土楼的核心技术就是夯土墙,土楼墙的宽度一般是2米,至多可达3米,坚固而安全。 结构内部: (1)通过图片分析土楼内部与外部结构:土楼外部是什么材料?内部呢? (2)具体分析土楼内侧木结构有木柱、横梁和龙骨,内侧由谁承重?外侧怎么承重? (3)榫卯结构 播放视频《榫卯结构》,让学生了解榫卯结构,思考榫卯结构如何体现建筑的科学性? 3.文化深 建筑的形体是华丽的外衣,我们看看土楼外形有哪些?从四合院到五凤楼,再从五凤楼发展到方楼,最后干脆把方楼的四角抹圆,建成圆楼。为何客家建筑最后都朝圆楼发展?我们一起来探究圆形土楼的奥秘。 任务一:观察圆形土楼有什么样的特点?其中又包含了客家人怎样的文化智慧?
(1)无限生长的“环”。 如此“环环相套”,可以衍生出更大的家族蚁穴。土楼是同心圆,你们猜猜有什么含义? (2)磁铁般的向心力。 客家文化就是团结和睦,圆也有凝聚力量的特点,具有磁铁般的向心力。无论是客家方楼还是园楼,各住户都众星捧月环绕,朝向内院,因为中心往往都是“祖堂”所在,家族先贤们在此安息长眠,不散的精神在此驻足,冥冥中,先贤的光辉仍然照耀着后辈客家人的生命旅程。
引导学生理解圆形土楼中蕴含的客家文化。 4.造型美 (1)对称均衡美 观察土楼外形,你肯定发现了土楼的形状是对称图形,因而具有对称均衡美。 引导学生分析圆形土楼造型的语言元素: ①造型的语言元素 点、线、面 、体 土楼是各种美的交织与融合,建筑可不止一种形式美,要探究土楼造型美,我们可以尝试用美术语言的点、线、面、体去分析土楼造型。 ②请找出图片中的点线面体?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出了土楼中的艺术语言。瓦片凹处产生的竖线,屋顶线条封闭形成面,远处灯笼若隐若现的点。你们太聪明了,看来这些问题难不倒大家,下面,老师把难度升级。 (2)和谐统一美 、对比变化美 任务二:请找出图片中的点线面体,分析它们排列组合相同与不同?小组讨论2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圆形土楼规律是线条有疏密,圆形有大小、高低有对比,圆中有方,这是不同,但又有很多重复的形状。说明土楼既有和谐统一美 ,又有对比变化美。 (3)节奏韵律美 其实土楼中,柱子和瓦片都是重复的组合,重复的线条像音乐的节奏,大家看!两首音乐,分别对应哪一张图片? 播放音乐1 匀速节奏 播放音乐2 快慢节奏 谁来说说两首音乐,分别对应哪一张图片? 让同学们感受建筑的节奏韵律美,并 教师总结,建筑中有秩序的排列就像音乐的重复,线条的疏密犹如节奏的快慢,楼层的高低好比音乐的起伏。欣赏生活中的建筑图片,也充满了不同的韵律,有连续韵律、渐变韵律、起伏韵律、交错韵律......
1.土楼功能 观察、发言 2.土楼结构 观察并回答 仔细观察与分析 认真观看视频《榫卯结构》 思考榫卯结构科学性,判断并分析客家土楼哪些地方使用榫卯结构? 3.土楼文化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圆形土楼的特点,回答: (1)圆形土楼是一环一环向外,可以住更多的人。 (2)同心是齐心、团结。 (3)圆形土楼蕴含了古人的文化智慧。客家人就是一个包容、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4.土楼造型 (1)对称均衡美 观察、思考。请同学上台划出土楼点、线、面、体,其他同学可补充 (2)和谐统一美、对比变化美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回答: ①我们发现柱子的线条有疏有密 ,柱子是直线,瓦片是斜线,方向不一样,但是所有的柱子方向线条是一致的。 ②我们发现圈数有大小、高低、圆中有方。 (3)节奏韵律美 ①学生聆听2首音乐,感受节奏 ②学生结合造型语言元素,自己分析、判断出不同节奏。 ③学生欣赏其它韵律 三、实践体验造型美 希望你们能将自己内心最美的土楼印象用文字或图像记录在书签上,将自己美好的回忆定格。怎么制作漂亮的书签呢?播放教师示范视频 绘画小贴士: 1、水彩笔绘制土楼,可添加相关文字 2、用点、线、面、体、色表现圆形土楼形体美,注意排列组合。期待大家美美的书签。 学生作品展示与分享 同学们都绘制了精美漂亮的书签,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品,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说出为什么?
小结:听了同学们的分享,看来同学们对土楼的造型美、细节、颜色、构图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并且同学们对土楼的文化理解也更深刻。 创设情境,绘制纪念品书签 学生观看示范视频,了解绘制方法。 用书签绘制土楼 自我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 建筑与其他视觉艺术相似,都是运用点线面体色构成丰富的空间,体现了形式美。 《大鱼海棠》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传承民族文化,它的人物造型、场景也符合现代人审美,进行了创新,而今天,我们的洛带也在焕发着青春的活力,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视频《永远的客家》。我们可以看到洛带在保护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做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有心人。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文化,也要跟上时代步伐,守正创新。 课后拓展建议: 同学们选择其中1个任务,制作PPT或视频,在下节课堂上分享。 1.请同学们收集洛带古镇资料,制作PPT; 2.同学们也可拍摄视频,创编相关微电影; 3.制定一个参观“洛带古镇”的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