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的思路:
本单元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安排的第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内容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同时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本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收集信息、获取知识、交流方案等方式,以“打卡中华文化展览,弘扬华夏千年古韵”为主题的项目式活动开展学习,以有效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这样的学习过程基于体验、基于表达、基于问题、基于创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整体化思维的结构化学习在语文大单元整体学习中的运用
从单元的主题出发,围绕“传统文化”到课文内容中探索发现,体现了整读课文、归类识字、品析词句的系统学习思维。本单元包含古诗与说明文,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使得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更加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也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促使学生自发地查阅课外资料进行知识扩充。本单元首次出现综合性学习栏目,围绕传统节日展开,学生在课上与课下都可以进行实践,并通过交流与写作展示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虽然教材将综合性学习安排在后期,但是把结合学生体验和古诗的引入放在单元之初,让任务布置前置,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课文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完成目标的学习理解和能力的提升。在本单元的阅读学习中学生会发现课文能够围绕一个意思进行展开,进而产生思考,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学生在理解课文整合语文能力知识点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整体的概念,更好地掌握学习能力目标。结合单元学习内容,设计了《清明上河图·十三郎》进行整体阅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学习阅读图文的方法,在提高语文学科素养的同时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
单元主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年级 三年级
核心素养 注重积累语言:积累文中的好词、好久、好段落。领悟语言:能根据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有关的现象或成因作出解释。3.语言实践: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学会根据一段话照样子仿写。
课标要求 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4篇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传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本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这个活动既和单元主题密切相关,有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适合在不同区域、不同学科展开。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通过写过节的过程和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古诗三首》选编目的:了解元日、清明和重阳这三个中国传统节日。《纸的发明》选编目的: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概括段落大意。《赵州桥》选编目的:了解“赵州桥”设计的“精巧”和“美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选编目的:找出重点句。
大概念 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上册曾经学过“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年级上册主要是从理解内容的角度提出的,这个单元主要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的。在上期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已基本掌握关键句出现的规律,并能准确找出一段话中的关键句、关键词。少部分存在阅读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提示和帮助下,找到关键句所在位置。而三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持久,有意注意虽然有所发展,但还不够完善,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此外,他们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开展提升思维的创新实践活动很有必要。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 后续学习相关内容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大意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寓言故事》导语: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单元目标 1.认识44个生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36个字,会写30个词语。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2.能背诵、默写指定的古诗。抄写指定的课文段落。3.能根据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有关的现象或成因作出解释。4.了解课文相关段落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5.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6.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进行展示、评价、改进。7.能按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8.能说出有关句子的特点,并模仿着写一写。
情境任务 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们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通过写过节的过程和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程整合的思路 1.帮助学生感受、体会、实践本单元的人文主题。2.激发探究性趣,感受中国文化之美,产生民族自豪感的目的。3.让学生初步掌握围绕一个意思把话写清楚这一语文技能。4.了解段落中的总分结构形式特点。
课时安排 13课时(2节单元整体感知,6节精读课,2课时习作课,2节综合学习,1节梳理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