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28 18:3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级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一、本卷共19小题,每小题3分,共57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新疆沙拉依灭勒河某年河流流量过程线,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 湖泊水 B. 冰川融水 C. 季节性积雪融水 D. 地下水
2. 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冬季降雪量过大 B. 春夏季气温过低
C. 夏季降水异常偏多 D. 夏季冰川融水量过大
构建模式图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为局部海域洋流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 若AB线是30°纬线,甲洋流流经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该渔场的成因主要是(  )
A. 有寒暖流交汇,鱼类的饵料丰富
B. 上升流将海洋深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C. 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条件好
D. 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4. 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中的洋流乙是(  )
①风海流②补偿流③暖流④寒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 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 )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⑤③②④① D. ⑤③④②①
6. 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 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C. 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 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是由老到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图中,P处属于( )
A. 断层 B. 海岭 C. 背斜 D. 向斜
8. 图中,M处属于( )
A. 冲积平原 B. 冲积扇 C. 角峰 D. 背斜谷
下图为南平某同学暑假骑自行车时拍摄的照片,图中自行车向西南方向骑行,影子与前进方向垂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拍摄时,太阳位于( )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10. 拍摄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可能为( )
A. 5:00 B. 10:00 C. 15:30 D. 18:30
下图为2019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2. 此时刻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下图“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该山峰可能属于
A. 秦岭山脉 B. 太行山脉 C. 武夷山脉 D. 祁连山脉
14. 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海拔大致在
A. 1 000米以上 B. 1 000米以下
C 1 400米以上 D. 1 400米以下
滴灌是现代农田灌溉及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目前,滴灌技术在我国推广很难。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地滴灌技术应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地区采用滴灌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输水管道坡度 B. 营造田园景观 C.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 减轻病虫害
16. 滴灌技术最适用的农作物是( )
A. 葡萄 B. 玉米 C. 小麦 D. 高粱
17. 目前,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滴灌技术推广的限制性社会经济因素是( )
A. 水资源不足 B. 农业科技落后 C. 信息交流不便 D. 经济成本较高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9万台的销量已经接近全球市场份额的1/3,中国已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有数据预测,到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工业机器人在我国下列行业推广最快的是( )
A. 计算机行业 B. 高档时装设计
C. 航空航天工业 D. 手机组装业
19.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经济发展使企业对机器人购买力大增
B 机器人维修保养成本相对较低
C. 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D. 国家政策支持自动化行业发展
二、综合题(43分)
20. 读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c、d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c____d____;自a到d一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地域分异规律。
(2)图中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分析其山麓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成因。
(3)丁为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最大的岛屿,它于1.6亿年前与非洲大陆分离,岛上物种丰富,70%以上的动植物是世界上独有的。上右图为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图,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物种丰富的原因。
21.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其中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河流主干道的流向。
(2)甲村庄为图示区域内最大的村落,简析其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3)某摄影爱好者想拍摄一张古村落全貌,在A、B、C三地应选取________地点,简述理由。
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纬度约18°~28°,是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而今,这里鲜花遍野,智利的植物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沙漠的花田”,当沙漠中迎来超乎以往的大雨,沙漠土地里休眠的各种花朵种子瞬间发芽、生长、开花,在这以往死寂的沙漠绽放。据说其发生频率为每5至7年一次。
(1)简述智利的地理位置。
(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成为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的原因。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阿塔卡马沙漠将出现花田的奇观。据图简要分析其成因。
2021级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一、本卷共19小题,每小题3分,共57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新疆沙拉依灭勒河某年河流流量过程线,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 湖泊水 B. 冰川融水 C. 季节性积雪融水 D. 地下水
2. 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冬季降雪量过大 B. 春夏季气温过低
C. 夏季降水异常偏多 D. 夏季冰川融水量过大
【答案】1. C 2. 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流量较大时期为春季,又由于位于我国新疆地区,综合分析可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正确;湖泊水、地下水对于河流的补给是比较稳定的,A、D错误;冰川补给最大时期在夏季,B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C。
【2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该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融水量最大在春季,可能是由于冬季降雪多,积雪到春季大量消融补给河流,A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春夏季气温低,若气温低洪峰会比正常年份小很多,B错误;该地为温带大陆气候,夏季降水不多,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小,C错误;该河流水量最大是在春季,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A。B、C、D错误。
【点睛】河流的补给形式主要有: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补给、湖泊补给、地下水补给。
构建模式图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为局部海域洋流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 若AB线是30°纬线,甲洋流流经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该渔场的成因主要是(  )
A. 有寒暖流交汇,鱼类的饵料丰富
B. 上升流将海洋深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C. 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条件好
D. 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4. 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中的洋流乙是(  )
①风海流②补偿流③暖流④寒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图示为逆时针方向环流,若AB线是30°纬线,则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甲洋流流经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是秘鲁渔场。该渔场的成因是上升流将海洋深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B对。是单一寒流形成的渔场,A错。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沿海水域深,C错。沿岸气候干旱,入海河流少,D错。故选B。
【4题详解】
图示环流呈逆时针方向,若AB线是60°纬线,则为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这个海域中的洋流乙是风海流,是在盛行西风带作用下形成的,①对,②错。为北太平洋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③对,④错。故选C。
【点睛】秘鲁寒流大海洋生态系是世界上其中一个重要的上升流系统,由于海水上泛带来了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饵料,因此秘鲁沿岸成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秘鲁渔场。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 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 )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⑤③②④① D. ⑤③④②①
6. 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 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C. 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 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答案】5. C 6. C
【解析】
【分析】试题分析:
【5题详解】
根据岩层特点,可知该地最早形成了石灰岩,石灰岩受外力侵蚀后又出现了页岩的沉积,后又发生了砂岩的沉积。之后,又发生了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了花岗岩。最后,发生了断层使石灰岩、页岩、砂岩、岩浆岩都发生断裂错位。故选C。
【6题详解】
图中石灰岩、砂岩、页岩均为沉积岩,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故选C。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点评:地质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解答本题要引导学生从书本的基础知识去理解,从而做到问题回归书本,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化整为零。只有掌握了做每类题型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是由老到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图中,P处属于( )
A. 断层 B. 海岭 C. 背斜 D. 向斜
8. 图中,M处属于( )
A. 冲积平原 B. 冲积扇 C. 角峰 D. 背斜谷
【答案】7. D 8. D
【解析】
【分析】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
【7题详解】
读图可知,P处岩层向下弯曲,且岩层中间新、两侧老,可知P为向斜构造,C错、D对。图中岩层没有发生断裂,A错。海岭是海底板块张裂形成的,B错。故选D。
【8题详解】
读图可知,M处中间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从地貌来看,M较两侧低,为谷地,所以,M为背斜谷,D对。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是由流水沉积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AB错。角峰是冰川侵蚀形成的,也属于外力作用,C错。故选D。
【点睛】
下图为南平某同学暑假骑自行车时拍摄的照片,图中自行车向西南方向骑行,影子与前进方向垂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拍摄时,太阳位于( )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10. 拍摄照片时,当地的地方时可能为( )
A. 5:00 B. 10:00 C. 15:30 D. 18:30
【答案】9. A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自行车向西南方向骑行,影子与前进方向垂直,图中显示影子在前进方向右侧,因此,影子朝向西北方向,太阳与影子方向相反,故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应为上午,此时地方时应在6点以后、正午之前,结合选项最可能是B,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组以自行车和影子方位的关系为背景材料,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和时间的推算,考查学生根据图文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能力,落实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下图为2019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2. 此时刻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答案】11. A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甲地是甲、乙、丙、丁四地中等压线最密集的,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甲地受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A错误。此时是12月份,是冬季,乙地位于冷锋锋后,是冷锋的主要降水区,可能存在降雪,B正确。丙丁均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不会有降雪,C、D错误。故选B。
下图是“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该山峰可能属于
A. 秦岭山脉 B. 太行山脉 C. 武夷山脉 D. 祁连山脉
14. 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海拔大致在
A. 1 000米以上 B. 1 000米以下
C. 1 400米以上 D. 1 400米以下
【答案】13. C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山脉南北两侧山麓地带一月平均气温都在0°C以上,山脉应该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所以是武夷山脉。故选C。
14题详解】
找到北坡一月降水量与七月降水量曲线的交点,作横坐标的垂线与山峰剖面线相交的位置就是一、七月降水量相等的地方,过该点作横坐标的平行线与表示海拔的纵坐标的交点就该点的海拔。海拔约1000米,在该海拔高度以北(也就1000米以下)一月降水大于七月降水(一月降水量曲线在七月降水量曲线上面)。故选B。
滴灌是现代农田灌溉及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目前,滴灌技术在我国推广很难。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地滴灌技术应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地区采用滴灌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输水管道坡度 B. 营造田园景观 C.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 减轻病虫害
16. 滴灌技术最适用的农作物是( )
A. 葡萄 B. 玉米 C. 小麦 D. 高粱
17. 目前,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滴灌技术推广的限制性社会经济因素是( )
A. 水资源不足 B. 农业科技落后 C. 信息交流不便 D. 经济成本较高
【答案】15. C 16. A 17. D
【解析】
【15题详解】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有利于节约有限的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用水的利用率,C正确;不能降低输水管道坡度,A错误;不是为了营造田园景观,B错误;减轻病虫害不是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滴灌技术设备需要铺设塑性强、防漏性强的各类管道和防堵塞滴头、稳流器等造价较高的核心部件,农业投入成本明显较高,故此技术最适合于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如葡萄、果树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题详解】
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是发展滴灌的原因,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农业科技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对外联系在逐渐加强,但由于滴灌技术的成本较高,而当地经济水平较为落后,成为了限制滴灌技术发展的因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滴灌是迄今为止农田灌溉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但因滴灌技术价格较高,一度被称作"昂贵技术",滴灌技术仅用于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中。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9万台的销量已经接近全球市场份额的1/3,中国已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有数据预测,到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工业机器人在我国下列行业推广最快的是( )
A. 计算机行业 B. 高档时装设计
C. 航空航天工业 D. 手机组装业
19.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经济发展使企业对机器人购买力大增
B. 机器人维修保养成本相对较低
C. 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D. 国家政策支持自动化行业发展
【答案】18. D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计算机行业、高档时装设计和航空航天工业都是技术导向型产业,手机组装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题详解】
企业对于机器人的购买力增加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要购买工业机器人,这是一个成本比较问题,工业机器人的价格较高,投入成本较大,对于一些较小型的企业来说负担较大,因此购买力增加并不是主要原因,A项误;机器人维修保养的成本较高,B错误;工业机器人购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利润及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劳动力成本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超过了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成本,因此导致工业机器人销量快速增加,C正确;国家政策对于推动工业机器人销量快速增加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影响,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二、综合题(43分)
20. 读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c、d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c____d____;自a到d一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地域分异规律。
(2)图中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分析其山麓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成因。
(3)丁为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最大的岛屿,它于1.6亿年前与非洲大陆分离,岛上物种丰富,70%以上的动植物是世界上独有的。上右图为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图,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物种丰富的原因。
【答案】(1) ①. 热带荒漠带 ②.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③. 赤道到两极
(2)地处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改变了水热状况,降水较少,未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3)丰富的原因:地处低纬;岛屿面积大;地形复杂,自然带垂直变化显著;各地气候差异较大,适宜不同的物种生存繁殖。
【解析】
【分析】本题以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带名称及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景观成因、马达加斯加岛物种丰富的原因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结合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可以判断出图甲中四字母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a、b、c、d分别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四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反映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又叫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小问2详解】
大约在5°N~10°S之间、3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位于赤道附近,但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1 000毫米,仅在山地高原迎风坡和维多利亚湖区等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为1 000毫米~1 500毫米。该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改变了水热状况,降水较少,未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在此基础上呈现热带草原景观,而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该区域,山地的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故其山麓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小问3详解】
物种丰富是因为马达加斯加岛地处低纬(南回归线穿越其南部),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利于动植物繁殖发育;岛屿面积大(非洲最大的岛屿),为生物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地形复杂(图中东部等高线较为密集),自然带垂直变化显著;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适宜不同的物种生存繁殖,所以物种丰富。
21.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其中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河流主干道的流向。
(2)甲村庄为图示区域内最大的村落,简析其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3)某摄影爱好者想拍摄一张古村落全貌,在A、B、C三地应选取________地点,简述理由。
【答案】(1)由东南流向西北。
(2)地形平坦开阔;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交汇处,且有省道经过,对外联系方便。
(3)C 视线通透(没有地形阻挡)。
【解析】
【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等方式呈现信息,重点考查河流流向、聚落区位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等高线是地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以得出图中河流干流流向为由东南流向西北。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村庄可能成为图示区域内最大的村落,其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可以从地形、水源、交通等方面回答。甲村地形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交汇处,且有省道经过,对外联系方便。
(3)等高线是地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A、B两地与甲村之间有山脊或山峰阻挡,视线不通透,C地与甲村之间视线通透。
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纬度约18°~28°,是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而今,这里鲜花遍野,智利的植物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沙漠的花田”,当沙漠中迎来超乎以往的大雨,沙漠土地里休眠的各种花朵种子瞬间发芽、生长、开花,在这以往死寂的沙漠绽放。据说其发生频率为每5至7年一次。
(1)简述智利的地理位置。
(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成为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的原因。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阿塔卡马沙漠将出现花田的奇观。据图简要分析其成因。
【答案】(1)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与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
(2)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沿岸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纬度位置较低,蒸发旺盛。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海岸(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的海水温度升高,赤道附近的偏东信风减弱,同时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势力减弱,通常在信风作用下流向太平洋西部的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阿塔卡马沙漠降水量增加。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为背景并结合厄尔尼诺及阿塔卡马沙漠的资料,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地理位置的描述,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对位置。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
【小问2详解】
阿塔卡马沙漠在南美西海岸,副热带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沿岸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纬度位置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加剧干旱。
【小问3详解】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海岸(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的海水温度升高,赤道附近的偏东信风减弱;同时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势力减弱,寒流减湿减温作用下降;使得通常在信风作用下流向太平洋西部的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导致美洲西海岸气温增高、蒸发加大、降水增多,阿塔卡马沙漠降水量增加。
7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