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1 14:4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的发展、二战以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国近现代城市化的发展,认识从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的转变。
2.通过了解城市化带来的住房条件、社会服务、社区机构的变化,认识城市化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3.通过了解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认识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强化了城市的功能,便利了人们的生活;通过了解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给中国城市带来的变化。
4.通过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社会矛盾,认识城市化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1765年
1840年
1851年
1945年
1949年
1978年
2000年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英国成为第一个城市化国家
中国近代城市化起步
城市化进程加快
中国进入城市化新阶段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中国城市化发展迅猛
【时空坐标】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城市化的演进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有何表现?
概念: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表现:
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取代农村生活方式。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中国古代的城市
西欧中世纪城市
1.过程
(1)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到现代的城市社会,城市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2)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
2.影响
(1)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
(2)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带来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一、城市化总体演进过程及影响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1、近代世界:
(1)背景:工业革命展开
(2)概况:
①英国的城市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 到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②工业革命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2、现代世界:
(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概况: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3)意义: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1.1730—1851年为第一阶段,即世界城市化的兴起阶段,英国率先完成城市化。
2.第二阶段是1851—1950年,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这些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1.8%。
3.第三阶段是1950—1990年,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向城市化迈进。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深化拓展】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材料1: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
年份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2: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替代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图,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保 尔 ·芒图著 ,扬人根等译《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一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材料3:六十年至八十年以前,英国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城市很小,只有很少而且简单的工业,人口稀疏而且多半是衣业人口。现在它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了:有居民达250万人的首都,有巨大的工厂城市,有向全世界供给产品而且几乎全部都是用极复杂的机器生产的工业,有勤劳智慧的稠密的人口,这些人口有三分之二从事工业。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
①圈地运动的推行
②工业革命的开展
③经济结构的变动
④生活观念的改变
⑤城市生活的吸引
现象:英国城市化的兴起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英国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①城市围绕着工厂而建
②城市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分化
③两大阶级贫富分化严重,分区居住
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80%以上
城市化50--80%
城市化30--50%
城市化30%以下
读图知史
现象:
到20世纪50年代初欧洲和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快城市化步伐,基本实现城市化
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你能获取什么信息?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80%以上
城市化50--80%
城市化30--50%
城市化30%以下
读图知史
你能获取什么信息?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现象:到20世纪90年代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三、中国城市化进程
1、近代中国
(1)背景:
②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
成为通商口岸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夹缝中艰难发展
表现: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自然经济解体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近代上海 近代天津 近代香港
近代汉口 近代青岛 近代厦门
材料一: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材料二: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2万人,至1894年增至2351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直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商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三: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城市。
——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特点:
起步晚,发展缓慢
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
空间布局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和京津等地
具有半殖民地特征
合作探究: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原因和特点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原因:
①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导致自然经济解体
②通商口岸的开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传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改变
③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
④商品经济活跃,吸引大量乡村人口
2、现代中国: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
②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③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迅猛发展。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从建国以来几十年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看,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主要发展阶段:
①1949年至1960年的城市恢复、发展阶段。恢复新设了大批城市,而且促进了更多各类城市的发展。
②1961年至1965年的城市调整、压缩阶段。调整了各地城市的发展计划和规模,压缩了设市的建制和数量。
③1966年至1978年的城市停滞、徘徊阶段。
④1979年至1992城市复兴、稳步发展阶段。
⑤1992年至今城市化迅速发展阶段,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摘编自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
①新中国成立,恢复和发展经济
②一五计划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③“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①严重的经济困难
②经济调整的政策
“文革”动乱,
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①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
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1992年之后,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原因有哪些?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
②工业化迅速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③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
④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⑤国家城市发展政策的正确导向。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居住条件的改善
一、居住条件改善的原因
1、城市的发展。
2、建筑技术的革新。
二、居住条件改善的表现
1、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并在楼房住宅中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2、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
3、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
三、居住条件改善的意义:
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二、城市服务(各种服务设施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了极大便利)
1、社区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中的社区蓬勃发展,社区的功能也从最早的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各个方面。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2、生活服务
①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很多购物中心将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娱乐休闲等功能整合到一起。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2、生活服务
②绿化面积增大:娱乐休闲场所、体育中心、公园、广场等设施逐渐增多,城市绿化面积越来越大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2、生活服务
③文化娱乐:城市中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的数量越来越多,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基础设施的发展
一、基础设施发展的原因:
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基础设施发展的历程:
1、西方国家基础设施发展
①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
②煤气灯、电灯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③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
④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城市开始将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
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2、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
①近代: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事业逐渐发展,但是,当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
②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交通工具出行。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1、生态环境污染: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导致空气污染;生活与工业废水造成水源污染。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2、贫富分化严重
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3、交通拥堵
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的普遍问题。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4、发展中国家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摘编自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英国城市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原因:
①城市人口增长迅猛
②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
③环保观念缺乏
④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破坏环境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摘编自《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政府为解决城市化问题而采取的举措。
举措:
①加强立法,依法治污
②调整能源结构
③培养环保节能意识
④加强政府监管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工业革命
(科技进步)
促进
反哺
城市化
进程中的问题
引发
城市发展
反推
助力
充实
课堂总结
住房条件 公共设施 ……
环境污染
交通拥堵
……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人类用5000多年的时间,才对城市的本质和演变过程获得了一个局部的认识,也许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弄清它那些尚未被认识的潜在的特性。
——城市问题专家刘易斯·芒福德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1、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科学决策、统筹城乡规划。
4、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
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必由之路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2018年江苏卷单科历史7) 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
A. 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 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 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 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D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