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他没有什么万卷巨著,万余字的语录是他一生思想的浓缩;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
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寰球世界也必将因他而和谐;华夏文明因他而灿烂,未来明天也必将因他而美好。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中国文化三个时期
先秦两汉时期的诸子之学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玄学和佛学
宋元明时期的理学
百
代
馨
香
,
德
配
天
地
万
世
师
表
,
道
贯
古
今
至圣先师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南宋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若干章,长短不一,前后不一定有关联。
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lún:编纂。语:言论。
《论语》
语录体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的著作,主要体式有四种:
(1)直录体。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2)答问体。先记录问者的疑问,再记录孔子的解答;
(3)对话体。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情形;
(4)叙事体。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积极“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孔子
孔子其人
1.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要一视同仁,开平民教育之先河。
2.因材施教:这是教学方法,他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
3.学思并重:这是治学方法,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均衡发展:孔子之教,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其 教 育 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诗》《书》《礼》《易》《乐》《春秋》
《诗》《书》《礼》《易》《春秋》
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
风、雅、颂、赋、比、兴
文学常识
仲由
点
冉求
公西赤
陪长者闲坐
解题
对晚辈说话或者自谦时一般称名;
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扩展知识】
孔子的四名学生
课文围绕谈“志”展开:
整体感知
孔子问志
弟子述志
孔子评志
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1-2):写孔子询问学生的志向。
第二部分(3-13):写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分别述说自己的志向以及孔子的态度。
第三部分(14-21):写孔子对四人志向的评价。
课文围绕谈“志”展开
问志
述志
评志
内容层次
“陪长者闲坐”,这样的语境就容易使气氛和谐融洽,师生平等、轻松自由,弟子们能各抒己见。
分析探究
讨论下列问题,完成下列表格。
1、文中孔子四个弟子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2、从他们的言谈、动作和神态中,可看出他们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孔子对四个弟子的谈话作了什么评价?
分析探究
孔子问志 弟子述志 性格 孔子评志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整体感知
孔子问志
状语后置句
以: 知:
一日: 如:
乎: 或:
以: 则:
居: 以:
宾语前置句
因为
短时间(概数)
介词“于”,比
“已”,停止
平日
了解
假如,如果
有的人
那么
用,做
语气:和蔼、亲近的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弟子述志
整体感知
尔: 师旅:
而: 因:
乘: 为:
摄: 比及:
之: 方:
以: 哂:
“然”,…的样子
连词,表修饰
一车四马
夹处
代词,千乘之国
介词,用
军队
接续
治理
等到
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微笑
状语后置句
语气:急切、踊跃的
解析
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评价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
志
从子路的神态和语言中表现了子路虽有治理国家的才干,但直率张扬,不谦虚。
有抱负、自信,却较鲁莽、轻率。
性格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bǐ)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弟子述志
整体感知
“求,尔何如?”
宾语前置句
方: 以:
如: 俟:
如:
其:
计量土地用语,纵横
或者
至于
代词,代国家
连词,表顺承,就
等待
语气:谦虚、谨慎的
解析
孔子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评价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志
从冉有的语言中表现了冉有态度谦虚。
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性格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弟子述志
整体感知
“赤,尔何如?”
宾语前置句
能: 端:
之: 章甫:
如: 愿:
会:
同:
胜任
代词,代这些事
或者
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拜见天子
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名作动,穿着礼服
名作动,戴着礼帽
希望
语气:恭敬、委婉的
解析
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评价
能在诸侯举行会盟的时候担任一个“小相”。
志
从公西华的语言中表现了公西华不仅态度谦虚谨慎,说话也委婉。
恭谦有礼、娴于辞令。(委婉曲致)
性格
1、古人有名有字,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20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笄(jī)礼时取字。
文学常识
一、古人的名、字与号
2、通常名与字是有意义上的联系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曰原”。
3、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称呼平辈或尊辈的名相当于骂人。如孔丘自称为丘,这是谦称;孔子对弟子冉求称求,这是尊对卑的称呼。
4、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以居住地环境、旨趣抱负、官职等自号。
1、王力的《古代汉语》:乘,兵车,拥有一千两兵车的国家在当时只能算中等国家。
文学常识
二、千乘之国
2、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
3、万乘用来指天子,千乘之国用来指小的诸侯国。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弟子述志
整体感知
“点,尔何如?”
宾语前置句
希: 沂:
尔: 风:
而: 咏:
作: 而:
撰: 喟:
莫: 与:
“稀”,稀疏
“然”,…的样子
连词,表顺承
站起来
才能
水名,今山东曲阜
名作动,吹风
赞成
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暮”
唱歌
连词,表修饰
叹息
孔子评志
整体感知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者: 唯:
后: 邦:
也已矣: 安见:
为: 而:
让: 小、大:
名作动,落后
特别指示代词
语气助词,罢了
治理
谦让
语气助词,无实义
国家
怎见得
连词,表并列,又
形作名,小相,大相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子路(由):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孔子为何“哂”仲由而“与”曾点?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孔子之志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的“志”是什么?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
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 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其实现在孔子看来,就是礼治。
观点一
孔子游仕于诸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在“斥于齐,逐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之后,恬退避世的思想渐渐开始凸显。曾点远离俗世的悠然场景引起孔子的深沉感触。
曾点所描述的暮春出游图是儒家所向往的“大同世界”、“太平盛世”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
观点二
指古代“雩祭(春天求雨)仪式”。
《礼记》:“舞雩,祭水旱也。”
春秋时,国君亲临城南郊外主持雩祭 ,读过祭文后,使童男童女和巫师“舞而呼雩”。
曾点描绘“古礼”,寄托理想。这与孔子“礼乐治国”思想相契合。
观点三
曾点讲的是,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反映他的治国理想。
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 。
特殊句式
文言知识积累
(1)状语后置
① 以吾一日长乎尔 “以吾乎尔长一日 ”
② 加之以师旅 “以师旅加之”
③ 因之以饥馑 “因以饥馑(加)之”
④ 摄乎大国之间 “乎大国之间摄”
⑤ 异乎三子者之撰 “乎三子者之撰异”
⑥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乎沂浴,乎舞雩风,咏而归。”
⑦ 为国以礼 “以礼为国”
正常语序
特殊句式
文言知识积累
(2)宾语前置
① 毋吾以也 “毋以吾也”
② 不吾知也 “不知吾也”
③ 则何以哉 “则以何哉”
④ 尔何如 “尔如何”
⑤ 何伤乎 “伤何乎”
⑥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夫三子者之言如何”
正常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