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六下 总复习 第5课时 运算律
课题 运算律 课型 复习课
教材 分析 本节内容是对小学阶段学习的运算律的综合回顾,它对应课标中的要求是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基于对课标的考虑,展现了这节课内容。
学情 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接触到了反应这五条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和乘法的交换性和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课的基础。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律的现实背景。
教学 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归纳法,练习法对这节课知识进行讲授。
教学 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教科书第79页
教学 目标 1探索和理解运算律的性质,能应用运算律进行简单的运算。 2能根据题目灵活的运用四则运算率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能理解四则运算中的术语,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 重点 掌握和灵活运用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
教学 难点 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
计算一直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有没有什么方法使计算更简便一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运算律。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一) 观察下面算式,想一想,说一说怎样计算可以又快又准确。 499+37+501 25×78×4 125×(80+8) 101×69 723×4×10×25 377+648-177 我们学过哪些整数运算的运算律?用字母表示出来。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减法性质 a-b-c=a-(b+c) 除法性质 a÷b÷c=a÷(b*c) 举一些例子验证这些运算律。 (1)2+3)+4=2+(3+4) (2)一共有多少? 。。。。。 。。。。。 。。。。。 4×5或5×4 。。。。。 (3)面积是多少? 可以是: 4×(5+3) 也可以是:4×5+ 4×3 (三)下面的计算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86+35=35+86 ( ) 72+57+43=72+(57+43) ( ) 76×40×25=76×(40×25) ( ) 125×67×8=125×8×67 ( ) 6×37+37×54= 37×(46+54 ) ( ) 4×8×25×125=4×25×(125×8) ( ) 437-161-39 =437-(161+39) ( ) 127÷25÷4=127÷(25×4) ( ) (四)在○里填上“>”“= ”“<”。 1.2+1.8 ○ 1.8 +1.2 3/8 + 5/8 ○5/8+3/8 0.8×1.3 ○ 1.3×0.8 3/5×5/3 ○5/3×3/5 (0.9×0.4)×0.5 ○ 0.9×(0.5×0.4) (3.2+2.8)×0.6 ○ 3.2×0.6+2.8×0.6 ( 2/3-1/2)×12 ○ 12 ×2/3 -12 ×1/2 整数运算律对小数、分数运算也同样适用。
三、达标检测 1计算 46+32+54 546+785-146 0.7+3.9+4.3+6.1 25×49×4 2 两种水果各买4箱,共需要多少元? 方法一: 26×4+74×4 =104+296 =400(元) 方法二: ( 26+74)×4 =100×4 =400(元) 答:共需400元。 3计算 (1) 4.37 +1/8 + 0.63 + 7/8 (2) 10.47-5.68-1.32 (3) 4.8÷2.5÷0.4 (4)36×( 3/4+4/9-5/6) (5) 1.8×25+18×7.5 (6) 3× 1/4 + 7÷4+2×0.25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五、教学板书 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减法性质 a-b-c=a-(b+c) 除法性质 a÷b÷c=a÷(b*c)
六、教学反思 优点:教学时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己回忆运算律,公式。并让学生分析,讲解,评价自己做的题目。这样,学生一般都会积极参与其中。本节课提供大量的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复习运算律在计算中的应用,在练习中找到不足。 缺点:习题的设计缺少梯度,没有由浅入深,不但没有体现层次性,也没有针对性。可以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考察学生掌握和运用运算律的情况,再出一些综合性的题,拓展学生灵活选用合适的简便算法。 改进措施:这节课应该构建“搜集-回忆-整理-应用”的结构,让学生在复习已学知识基础上,用他们认可的方式把运算律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这部分知识的结构。在自主探究,整理,对比的过程中,让学生受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