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 铵盐
(1)不稳定
△
2NH4NO3==2N2 ↑ +O2 ↑ +4H2O
NH4Cl==NH3 ↑ +HCl ↑
NH4HCO3==NH3 ↑ +CO2 ↑ +H2O
△
△
结论:铵盐的分解产物中不一定有氨气
一、铵盐
铵盐:由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铵盐
铵盐都是白色晶体,都易溶于水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为防止受热分解,铵态氮肥应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思考:怎样贮存铵态氮肥?
(2)铵盐与碱反应
△
NH4NO3 +NaOH==NaNO3+NH3 ↑ +H2O
如何检验NH4+?
反应实质:NH4++ OH-==NH3↑+H2O
(NH4)2SO4+2NaOH == Na2SO4+2H2O+2NH3 ↑
△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
△
不加热:NH4++OH- == NH3·H2O
3、铵盐( NH4+ )的检验
原理:
【实验5-7】
浓溶液或△
NH4+ + OH - ====NH3↑ + H2O
答题模板:取少量固体样品或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浓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管口,有白烟产生),证明固体样品或溶液中含有NH4+
操作: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
氯化铵晶体、消石灰固体
原理: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二、氨的实验室制法
一般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四个基本流程:
反应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1、实验室能否用加热氯化铵的方法制取氨气
2、 能用NaOH固体、KOH固体和NH4Cl固体混和加热制备氨气吗?
不能。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遇冷会重新结合生成氯化铵。
不能。因为NaOH固体、KOH固体具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产生氨气,同时它们碱性太强,会腐蚀试管。
3、能用NH4NO3、NH4HCO3、(NH4)2CO3代替NH4Cl制取氨气吗?
不能。因为NH4NO3 在加热时易发生爆炸,而NH4HCO3、 (NH4)2CO3
极易分解产生CO2气体使得制得的NH3不纯
思考与讨论
1、发生装置:
固+固加热型
(与氧气的制取装置相同)
2、净化装置:
碱石灰干燥(P2O5、浓硫酸、无水CaCl2均不能干燥)
NaOH和CaO的混合物
3、收集装置:
向下排空气法(在管口塞一团棉花,可减小NH3与空气的对流速度,收集到纯净的NH3,同时也可避免污染空气)
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
②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现象是产生白烟。
在管口塞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或者通入水或者酸中(注意防倒吸)
4、验满方法:
5、尾气处理:
思考:实验室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制备少量氨气?
①加热浓氨水法
②浓氨水加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法
(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吸水、溶解时放热)
CaO
浓氨水
NH3·H2O = NH3↑+H2O
NH3·H2O+CaO = NH3↑+Ca(OH)2
1、在实验室制取干燥氨气的过程中,所给装置使用合理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少量水蒸气
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 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
D
2、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 ②绝大多数铵盐都易溶于水 ③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④铵盐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 ⑥铵盐受热分解一定都会产生氨气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现欲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NaOH溶液 B.加入AgNO3溶液C.加热并冷却 D.加入水
B
C
4、标准状况下,在干燥的烧瓶中充满纯净的NH3,进行如图所示的喷泉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之所以能够产生喷泉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B.若烧瓶内的氨气中混有少量空气,则喷泉实验后的水不能充满烧瓶C.本实验若将NH3换成HCl,也能产生红色的喷泉D.实验结束后,烧瓶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C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氮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氨与铵盐)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