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张PPT)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1.说一说,城镇和乡村各有什么特点?
2.你家乡所在的地方,是城镇,还是乡村?
城镇
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特点
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
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
各类建筑物高大密集、
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乡村
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的地方
特点
人口和产业活动相对稀疏、
以第一产业为主
建筑物低矮分散、
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欠缺
01
PART.
城乡土地利用
01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三级分类
农 用 地 耕地 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
园地 果园、桑园、茶园、橡胶园、其他果园
林地 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渍地、苗圃
牧草地 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
其它农用地 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养殖水面、农田水利用地、田坎、晒谷场用地
建 设 用 地 商服用地 商业用地、金融保险用地、餐饮旅馆业用地、其他商服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 工矿用地、采矿地、仓储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 公用基础设施用地、瞻仰景观休闲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机关团体用地、教育用地、科研设施用地、文体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慈善用地
住宅用地 城镇单一住宅用地、城镇混合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空闲宅基地
交通运输用地 铁路用地、公路用地、民用机场、港口码头用地、管道运输用地、街巷
水利设施用地 水库水面、水工建筑用地
特殊用地 军事设施用地、使领馆用地、宗教用地、监教场所用地、墓葬地
未利用地 未利用土地 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其他未利用土地
其它用地 河流水面、湖泊水面、苇地、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绿化用地
市政用地
耕地
林地
园地
1. 一般而言,乡村与城镇所占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各是什么?说出其原因。
2. 在城镇中,商业用地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3. 想一想,城镇内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一般而言,乡村与城镇所占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各是耕地和居住用地。因为乡村人口数量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镇的人口已达到一定规模,居住用地承担其最基本的职能,是分布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商业用地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
城市内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形成和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
行政因素有关。
1.城镇与乡村聚落
差异 城镇 乡村
规模
生产活动
土地利用
功能地位
大
小
非农产业为主
农业为主
建设用地为主,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
农业用地为主,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
内部功能复杂多样,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越复杂,往往是一定区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内部功能分区较为简单,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辐射带动作用比较微弱
比较城镇和乡村在景观、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差异,完成下表:
02
PART.
城乡空间结构
02
功能区的特点:
(1)区域内呈现连片分布
(2)各功能区间无明确界线
(3)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兼有其他功能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
地空间和位置需求是相同
导致同一 类活动在
城市空间上的聚集.
通过集聚效应
城市功能分区
形成
城乡空间结构
居住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常见功能区
思考一般城市中还有哪些功能分区?
城市中有哪些功能区呢?
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生态功能区等等
人员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和利用集约,是城镇的核心区。
商业区
特点
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分布
(2)交通原则:便捷的交通
(1)市场原则:大量的消费人口
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1
2
建筑密度最高,最豪华,地价最高
经济活动最繁忙,最具吸引力
3
内部有明显的功能分区
4
人口流量昼夜差别很大
5
交通通达性最强
最基本的功能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住宅区
特点
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分类
城市边缘,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内城,
工业区附近
工业集聚的区域,促进近现代城镇的发展
工业区
功能
沿城镇外围交通干线分布,布局受环境影响
分布
形态:集聚性强,呈片状分布
特征:分布于城市外缘,地价较低,
向河流,交通干线集聚
城市功 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区位需求
住宅区 集聚成团块状,占地面积大,是城市最基本功能区,工业革命后出现分化 出现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位置上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中高级住宅区 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①购物方便
②便于上下班
低级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建筑物高大稠密 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 两侧、街角路口 ①交通便捷
(交通最优原则)
②接近消费人群
(市场最优原则)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 干线两侧 ①降低生产成本(低价)
②保护城市环境
③原料、产品运输需求
是城市具有特定生态环境、发挥特定生态功能的区域
生态区
定义
不受付租能力、市场等经济因素的约束
分布
还有这些……
行政区
文化教育区
风景名胜区
城市空间结构
多核心状
棋盘状
较大的城市
同心圆状
条带状
较小的城市
扇状
城市空间结构
成都市土地利用规划图
商业区
居住区
工业区
(1)同心圆模式
各功能区自核心向外扩展而成;
距中心商务区越近,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越高,地租地价也越高。
过渡区2原先为高级住宅区,各类政府机构多位于此,后来因商业、工业等的不断侵入,环境质量显著下降。通勤居民区是沿交通干线发展起来的,大多数人使用通勤月票上下班。
城市空间结构
(2)扇形模式
沈阳土地利用规划图
各功能区呈扇状(楔形)向外扩展。
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而成。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还有:交通运输状况
城市空间结构
(3)多核心模式
围绕几个核心形成,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因原有市中心地价高和居住拥挤,在远离中心的郊区出现新的核心。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还有: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
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政治中心--北京
北京城的所有用地功能区都围绕紫禁城和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充分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呢?
影响因素有哪些?
影响
因素
自然
条件
历史
文化
经济
水平
交通
状况
政策
因素
1
2
3
就城区来看,不同类型用地的地租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如果城市的土地用途由各类用地使用者的付租能力来决定,那么图中 OA、AB、BC 分别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标注在图上,并说明理由。
城市土地空间有限,条件好的地段需求量大,地租水平也高。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类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类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以得到这一土地。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3
SLIDE SECTION
想一想,影响城区地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
2
3
相同:距市中心越远,地租越低不同:地租水平下降速度不同。商业下降最快,工业下降最慢
OA:商业区 AB:住宅区 BC :工业区。该变化是由付租能力决定的
城市土地空间有限,条件好的地段需求量大,地租水平也高。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类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类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以得到这一土地。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3
SLIDE SECTION
距离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
乡村
会有何不同呢?
1
2
土地利用方式简单:村镇驻地以居住、工业、商业、交通、行政等用地为主,其外围则以农用地为主
聚落空间形态:多呈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等
3
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务功能相对突出
乡村空间结构
聚落空间形态与城市明显不同
密集型
分散型
半聚集型
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
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区
点状松散布局
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类型地区
规模不大、住房较为松散
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
棋盘格式村落
街道式村落
团块式村落
金华诸葛八卦村
安徽凤阳小岗村
福建漳州棣美古村
城乡发展一体化
1
2
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运行效率
3
促进城镇与周边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
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03
PART.
城乡区位分析
03
既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
又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 城镇区位
是指 城镇 和 事物的空间关系
自然的
经济的
社会的
自然地理区位
经济地理区位
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
城乡区位分析
1、区位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联系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04
PART.
小组讨论:
你会选择在哪规划新城,并说明原因
自然
因素
地形
水文
地形
社会
经济
资源
交通
政治
军事
宗教
文化
城镇区位因素分析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气候:气温、降水适中
河流:供水、运输、防卫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交通:河运、海运
铁路、公路修建
军事、宗教
政治、文化
科技、旅游
(形成初期)
城市形成的基础
(城市形成后)
始终具有强大吸引力
新兴因素,影响力越来越强
影响力减弱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
①分析城市诞生的区位因素:分析是什么因素使得该城市在此诞生
②分析城市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区位因素:如矿产资源的枯竭是消极因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是积极因素
城市区位是一个综合因素,也是不断发展的因素。应该发展地看问题、动态地分析问题
城市区位因素中军事、宗教的影响减弱。交通和自然资源因素始终起巨大影响。
科技、旅游成为新的城市区位因素。
规律技巧总结
分析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
SLIDE SECTION
Q世界上的大城市,为什么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滨海平原、滨河平原、河口三角洲,为什么城市相对密集?
A
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滨海平原、滨河平原、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且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所以城市相对密集。
案例分析:城市区位分析
活动:纽约位于哈得孙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处,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读图 2-13,从地理区位的角度,分析纽约成为世界著名大都市的主要原因。
(P35)
地处温带,气候宜人;
地形平坦.
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等交通方式多元,交通便利。
城镇区位分析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
活动: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原为一个小渔村。1980年8月设置经济特区,迅速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大都市。读图2-14、图2-15,想一想:
(P35)
案例分析:城市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优越;
2.改革开放政策支持。
1.香港和深圳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2.利用港珠澳大桥实现更为便利的交流和沟通。
(1)深圳的崛起与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
(2)深圳与香港两个城市应当怎样互相促进和协调发展?
四、城乡区位分析
3、城镇空间布局指向
效率指向
社会公平指向
滨水指向
地形指向
避灾指向
交通指向
文化指向
环境指向
哪里易形成大城市?哪里要避免?
四、城乡区位分析
4、乡村聚落分布特点
平原盆地聚落多、规模大,山地高原聚落少、规模小。
湿润温暖的地方聚落多、规模大,酷寒酷热或干旱缺水的地方聚落少、规模小。
水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方聚落多,规模大。
地形指向
气候角度
亲水型指向
交通指向
西欧田园风景
河南中部乡村
知识整合
城镇与乡村
定义
土地利用方式
城乡空间结构
功能区
影响因素
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土地
城乡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地理区位——
东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交通建设,节省建设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和城市发育最理想的地区。
四、城乡区位分析
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
我国的大城市主要集中于 ,为什么?
地形
山区城市,沿河谷谷地或开阔低地分布,地表相对平坦, 水源丰富,土壤肥沃。
(1)自然地理区位——
四、城乡区位分析
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
地形
汾河谷地
(1)自然地理区位——
四、城乡区位分析
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
气候
世界上的大城市,为什么多分布于中低纬度地区?
中低纬度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
湿热
干旱
高寒
四、城乡区位分析
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
(1)自然地理区位——
河流
河流的作用:
供水
运输
军事防卫
旅游
四、城乡区位分析
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
②干流与支流交汇处:
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
③河流的入海口:
河流腹地广阔,江海联运
①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便于货物的集散、转运
赣州
福州
(1)自然地理区位——
河流
④过河点:
人流、物流在此集散
河流的作用:
供水
运输
军事防卫
旅游
运输
如瑞士的伯尔尼建在阿勒河上的一个曲流处
美国的波士顿最早建立在半岛上。
法国的巴黎原是在塞纳河中的一个小岛上发展起来的
军事防卫
问题:海口市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
①地处海南岛的北部,隔琼州海峡与大陆相望;
②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交通建设,节省投资;
③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暖湿润;
④南渡江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2)社会经济区位——
四、城乡区位分析
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
资源
武汉
铁矿与城市
包头
煤炭与城市
油田与城市
煤
——石油
约翰内斯堡
南非最大城市,世界最大的产金中心,素有“黄金之城”之称。
伊春
别称林都、林城
(2)社会经济区位——
四、城乡区位分析
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
交通
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
古代:
现代:
南方: ;
北方: .
交通干线往往成为城市轴线
沿河设城
大道汇合处
现代交通枢纽出现了许多城市,如石家庄、郑州、株洲等铁路枢纽城市。“火车拉来的城市”
一个地区交通发生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和发展。如扬州。
参见P86-87
(2)社会经济区位——
四、城乡区位分析
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
交通
临近港口或边境,形成口岸城市,如满洲里,二连浩特,大连等。
满洲里
(2)社会经济区位——
四、城乡区位分析
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
政治
新建的政治中心城市—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等。
(2)社会经济区位——
四、城乡区位分析
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
军事
山 海 关
三教圣地:耶路撒冷
雪域圣城:拉萨
耶路撒冷
麦加
(2)社会经济区位——
四、城乡区位分析
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
宗教
(2)社会经济区位——
四、城乡区位分析
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
文化
历史名城:安阳,洛阳,商丘等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城镇区位的主要因素也在不断变化。
有些因素如军事、宗教等对现代城镇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
而自然资源、交通、政治等因素一直对城镇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科技、旅游等新因素不断出现。
日本的筑波、美国的硅谷
张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