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科教案
课题 第十二章 第2节 内能 热传递 课型 新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3.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4.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能正确使用“热量”这一术语。 5.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重点难点 1、内能概念及影响因素 2、热传递条件、实质、传递方向3、热量概念的建立
实验仪器 一瓶可乐 弹簧 冰块 三杯水 墨水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 一、引入新课: 物体是否具有动能、势能,我们是如何判断的? 2、活动1:摇晃一瓶密封的可乐,迅速打开瓶盖,可乐喷洒出来。 提问:剧烈摇晃过的可乐为什么会猛地喷洒出来呢?是一种什么能量冲开的? 3、一杯开水可以烫伤人体,说明它具有能量,就像各种燃料燃烧时产生热一样,这种能量的存在,你可以凭肉眼看到吗?
设计任务 自主探索 协作学习 设计任务 自主探索 协作学习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并讨论1、分子动能、势能与物体动能、势能之间的联系。 对象 物理量分子间(内部)物体间(外部)动能同分子动能:分子由于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同物体动能:物体由于做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异分子热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即分子动能不为零异机械运动包括静止,即物体动能在物体静止时为零势能同分子势能:分子间由于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而产生的能量同弹性势能拉伸时各部分之间相互吸引(弹簧直观演示) 压缩时各部分之间相互排斥(弹簧直观演示)重力势能物体与地球之间相互吸引异分子间作用力异物体间作用力
2、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 物理量 项目内能机械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势能之和物体动能、势能之和关系内能不为零可以为零
一:内能 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活动2:取三杯相同质量不同温度的水重现扩散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实验表明什么?(教师作适当启发)。 教师总结:相同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内能就越大。 活动3:单独拿出一杯水倒出一半 思考讨论:内能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教师总结:相同温度的物体质量越大分子越多所有分子的动能和所有分子的势能总和就越大即内能就越大。 活动4:取出一块冰吸热熔化成水 思考讨论:冰熔化成水内能是否发生了变化?为什么? 教师总结:冰熔化成水吸收了热量,状态发生了变化内能变大。 由活动2、3、4总结:影响内能的因素:温度、质量、状态 教师设问判断: 1、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 ) 内能增大的物体温度一定升高。( ) 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生活实例引入:冬季,同学们常用热水焐手、焐脚,从热水吸收热量,使手脚暖和起来。 这些采用的是什么方式改变内能的?——热传递 学生举出生活中其他热传递的例子:烧水、食物放在冰箱里、晒太阳……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补充总结:阅读书本第42页思考: 热传递的条件 热传递的方向 热传递的实质 热量: (1)热量定义: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变化的内能。Q (2)热量单位:焦耳 注意:热量仅能表达吸收和放出 不能表达具有和含有! 学生活动辨析:热量、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越多 ( )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 ) C.物体吸收热量,物体温度一定升高 ( ) D.内能多的物体把内能传给内能少的物体 ( ) E.高温物体把温度传给低温物体( ) F.放热物体的温度一定比吸热物体的温度高( ) H.温度高的物体把内能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 I.物体温度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
效果评价 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内能,温度低的物体没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 C.铁水凝成铁块,内能减少 D.0℃的水变成0℃的冰,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 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内能增加了,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作业设计 A层次
B层次
板书设计 内能 热传递 内能的概念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3、热量的概念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