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2023学年度(上)联合体高二期末检测
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通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速择题时,必须使川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回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擦干净后,再进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写在试題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所诩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借口历史认知中存在相对性,而随意歪曲历史真相和抹杀历史认
知中既有的真理性的一种非理性倾向。
古人云:“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行事”业已定格为史实或真
相,是唯一的:“是非”的评判则属价值判断。历史无法重现,后世绵绵,人们的认知也不免见智
见仁。尽管如此,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仍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不容陷入相对主义或随意领倒历史。
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无疑包含着相对主义,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
义,这就是说,它不是在否定客观真理的意义上,而是在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
史条件制约的意义上,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
胡适曾指出,历史研究需要坚持两个基本,点:一是还其“本来面目”,即求历史的真相;二是
评其“是非”,即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如果不能做到前者,“则多诬古人”:
不能做到后者,“则多误今人”。所谓“诬古人”,就是歪曲历史,有辱前贤;所谓“误今人”,就是
误导当下,尤其是天真的青年人。这是十分深刻的见解。历史虚无主义既“诬古人”,又“误今
人”,但其为害之烈,远远超出了学术研究的范围。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道尽了
国人对国史的珍重与国之兴衰间的依存关系。
(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虚无主义既诬古人又误今人》)
材料二:
尽管新诗充满了对“新”的渴望,批评家也认可这种求新的强烈冲动,但是新诗批评在话语
层面上,远没有摆脱古典、传统的影响,“新旧同台,古今杂陈”是现代新诗批评话语的重要表现
形态。在与西方、时代、传统的三维牵拉中,对古典诗歌、诗论话语的顾视往往带来一种持久的
张力。新诗批评话语一直保持了对传统的开放姿态,并没有把自己禁闭在现代的单向维度里
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为了给湖畔派几位少年诗人的情诗一个地位,
特别说到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诗,这是因为他明白,新诗地位的给定或意义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2022一2023学年度(上)联合体高二期末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A【解析】B.“‘新旧同台,古今杂陈’”并非是“单维度”,材料二有言:“新
诗批评话语一直保持了对传统的开放姿态,并没有把自己禁闭在现代的单向维度里”;C.“湖
畔派”“无新意”这一点于文无据:D.“中国学派”“无创新”这一点于文无据。
2.(3分)B【解析】材料的观点是,虽然新诗批评话语处于与西方、时代、传统的三维
牵拉中,但新诗批评话语一直保持了对传统的开放姿态。B说法有误。
3.(3分)D【解析】材料三主要的观点是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应该既注重史料,又要注意
甄别史料,选项中的将其放在研究的首要位置的说法有误。
4.(4分)示例:①新诗批评在话语层面上,远没有摆脱古典、传统的影响;②新诗地位的
给定或意义的赋予,要在与传统的比照中才有可能实现。
5.(6分)示例:材料一中引用相关领域颇具权威的人的言论,如胡适、龚自珍的话说明“历
史虚无主义既诬古人又误今人”;材料二中将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与张
炎《词源》中的话互相印证,证明“新诗”其实植根于传统诗词的土壤;材料三运用马克思
唯物史观来证明学术研究应该重视史料的作用,并且把握唯物史观的正确内涵来甄别、考量、
解析与阐证史料。三则材料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均不是空穴来风和空讲理论。
(二)(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B【解析】由文章内容可知,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以及文章的叙事
顺序可知,“盼望”应该在“泄气”之前。
7.(3分)C【解析】A.“略显重复”错,这样安排可以使文章更加紧凑,并非凸显人物
形象:B.“表达其精神的空虚”错,强加关联:D.“暗示了主人公与邻居的恩怨”错,主要
为了让语言更生动。
8.(4分)示例:①塑造人物形象。体现出郑若奎内心的活力和对爱的渴望:②推动情节的
发展,合理引出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尾,波澜起伏,加深读者印象:③与男人的外貌、家中环
境形成反差,增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评分标准:要答两点;答到“塑造形象”“对
比”“反差”“悬念”“兴趣”等词2分:对这些词进行分析2分,其中“对比”必须要,
没有这一点,只给1分)
9.(6分)示例:“门”既指墙上画着的门,也指心门,是人与人之间由于性格、顾虑、陋
习而无法沟通的现实。造成小说两个主人公遗憾的原因一是潘雪娥无法敞开心门,即她一贯
的淡漠,每次郑若奎向她致意时她总是冷漠相应:二是郑若奎的拘谨怯懦,他不能勇敢地表
达爱意,只用含蓄的方式来自我安慰,他的性格就像一道门,隔开了他和潘雪娥:三是邻居
们的看客心理。邻居们只是随着故事的变化而情绪变化,始终没有为了两人的感情主动做些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