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广阔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愈加深刻
土豆
银元
学习任务: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引发的人口、物种、商品全球性流动,理解这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壹
变:世界生物面貌
思考:1.材料反应了什么历史现象?
2.结合教材历史纵横与所给图片,该现象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公元前5世纪印加丘优
(脱水土豆)
17世纪英国土豆泥
21世纪中国炸洋芋
材料:
美洲大陆的土著民为旧大陆贡献了、木薯、马铃薯等重要的粮食作物,欧亚大陆的航海家也将绵羊、小麦回馈给了美洲大陆......
——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物种交换
一、变:世界生物面貌
动植物中
丰富了人类物质生活
积极影响:改变人类饮食结构,促进人口增长
消极影响:疾病的传播
生态破坏
天花病毒
水葫芦(外来入侵物种)
殖民统治需要
劳动力短缺
大规模人口迁移
势不可挡
一、变:世界生物面貌
材料:天花的流行,墨西哥土著居民数量锐减……欧洲人借此占领新大陆,却面临无人可奴役的状况,于是他们从非洲引进奴隶。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558到1560年,天花横扫拉普拉塔河,带走数以千计印第安人的性命,却未波及一名西班牙人。1562—1563年天花抵达巴西,又是数万印第安人死去,葡萄牙人却毫发未伤。
——[美]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一、变:世界生物面貌
迁移方向:
旧大陆 新大陆
美国首位非裔混血总统:奥巴马
思考:人口迁移的影响。
美洲曾拥有三个“发达”国家:加拿大、美国、阿根廷、“金砖”国家:巴西。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行榜中,美洲不少国家名列前茅……西语、葡语、英语、印在本地混合野蛮混合生长。
——成都地图出版社编:《走进美洲 南极洲》
积极影响:
促进美洲发展
改变人口地理分布
促进文化交流
消极影响:
破坏原有社会发展进程
改变人文地理格局
贰
变:世界经贸网络
二、变:世界经贸网络
美洲
欧洲
非洲
中程:运奴隶到美洲贩卖
归程:从美洲运金银、烟草、甘蔗到欧洲
出程:从欧洲港口载上廉价货物到非洲“换取”黑奴
黑奴贸易
时空观念
澳门
长崎
墨西哥
果阿
马尼拉
里斯本
旧商路
三大洋贸易路线被打通
二、变:世界经贸网络
【时空穿越】:假如有四位同学穿越回16世纪,穿越地点分别在西欧、中国东南沿海、美洲及黑非洲。猜想一下这四位同学穿越后将从事什么职业呢?你为什么会从事这样的职业?
美洲穿越者:种植园主?
非洲穿越者:劳动力(奴隶)?
亚洲穿越者:奢侈品制造者?
欧洲穿越者:商人?
丝银贸易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里斯本贸易
商业贸易
时空观念
葡
萄
牙
银
元
明万历十六年(1618年)“东西洋考”吕宋·物产条,银钱......俱自佛朗机(葡萄牙)携来。
——杨瑞六:《清代货币史稿》
二、变:世界经贸网络
美洲的白银产量迅速增长。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欧洲仅获一小部分白银,中国则通过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贡德?弗兰卡《白银资本》
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史料实证
实物史料
文献史料
。
问题探究1: (1)欧洲商人和中国商人所赚取的资本分别流入何处?
(2)为什么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会有不同的流入方向?
(从中欧的经济、政治、思想角度分析)
(3)不同的资本流入方向的实质是什么?
历史情境1:
棉花帝国:欧洲商人创立崭新的棉花帝国,他们发现奴隶制可以短时间内动员大量劳动力,催生了一种以暴力监督和无休止的剥削为特征的体制,无尽头的高额利润刺激着欧洲商人找寻便捷的掠夺方式。 ——杨策:《棉花帝国的往事:资本主义驱动的探底竞争》
白银帝国:正统七年,南海县商人聂烟波出海经商获利后,其族谱记载:巨船装运雷阳之粟,历涉大洋......大振家产,于是田园倍增。
——黄启程:《试论明清时期商业资本流向土地的问题》
二、变:世界经贸网络
实质:资本主义具有扩张性和侵略性,封建主义具有封闭性和落后性
流入方向:欧洲资本流向殖民贸易活动,中国资本流向土地
中国: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打击对外贸易;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逐渐走向腐败
欧洲:工商业贸易活动频繁;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重商主义思想;人文主义推动
历史解释
欧洲海外殖民扩张范围越来越来广
殖民掠夺
教皇子午线:西、葡势力分界线
荷兰殖民地范围
英国殖民地范围
。
思考:1.请同学们图片,结合教材内容,说明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
对亚非拉地区?
2.结合图片,谈谈欧洲能对亚非拉地区实现殖民扩张的根本原因是?
教皇子午线:西、葡势力分界线
荷兰殖民地范围
买卖黑奴现场
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
玛雅文明遗址
非洲人民承受巨大灾难
亚洲古老国家受到冲击
美洲文明遭受到毁灭性打击
英国殖民地范围
打破了原本想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
美洲渔猎复原图
中国铁犁牛耕壁画
英国集中制手工工场
欧洲生产力水平高于亚非拉地区
历史情境2:
对比起惨淡的亚非拉地区,殖民扩张给欧洲带去巨额金银。世界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阿姆斯特丹。在一个世纪之内,西班牙的物价上升四倍以上……从事商业的人发了大财,他们靠股票、债券迅速发家致富,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有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地主地位削弱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相继崛起……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问题探究2:结合教材43页及历史情境回答:
欧洲出现什么历史新现象?这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对欧洲?
封资
建本
制主
度义
濒加
于速
解发
体展
历史新现象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
商品种类增加
股票、证券兴起
商业强国出现
商
业
革
命
大量金银流入欧洲
物价飞速上涨
价
格
革
命
影响
对欧洲?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新兴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封建地主阶级实力下降
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叁
变:新的世界格局
三、变:新的世界格局
问题探究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
(1)为什么在整个欧洲,是西、葡、荷、英四国能走在前列?
(2)为什么“海上霸主”地位频频易主?
1.西班牙、葡萄牙能够最早走出欧洲,两国王室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
——齐世荣:《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17世纪,荷兰赞河两岸集中着约60家造船厂,全世界有2万艘船只,3/4属于荷兰的。
——库利舍尔:《欧洲近代经济史》
3.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海洋不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应该招募海盗来为国王服务,并允许宽恕他们的罪行。”
——施脱克马尔《十六世纪英国简史》和
1.四国占据地理优势,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至大西洋沿岸
2.西、葡两国王室支持
3.荷兰具有造船业传统优势
4.英国统治者倡导“海盗式”掠夺
英荷战争
盲人的寓言
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不在当地花钱,不用这些钱创办各种事业以让钱带来利益,而是大笔大笔地花在国外,购买大量奢侈品,对西班牙国家毫无建设。
——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荷兰:1581年脱离西班牙而独立。它利用四通八达的水运条件,垄断美洲和西班牙之间的全部商品货物运输,但过分依赖地理优势,发明股票债券,但国内几乎无除造船业外的工场。
——赵恺:《荷兰 海上马车夫的海权兴亡 1568-1814 海洋帝国》
荷兰对西班牙的胜利,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
英国对荷兰的胜利,实质上是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利
世界性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动,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现代生活史。
——马克思:《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