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版(2019)必修 第二册Unit 6 Earth first Presenting ideas and Reflection 名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外研版(2019)必修 第二册Unit 6 Earth first Presenting ideas and Reflection 名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外研版(2019)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3-03-01 07:2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外研版《英语》(新标准)必修二 Unit 6 Earth first
Presenting ideas & Reflection 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Grant Wiggins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指出,“大概念”是一个概念、主题或问题,它能够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并有一定意义,其核心是“为理解而教”。《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再次提到“大概念”,它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诚然,通过单一语篇建构大概念很难实现。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标中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进行单元整体设计、帮助学生建构结构化知识,以理解为出发的教学设计成为必然。
纵览本单元语篇,可概括为三个主题,分别为正视环保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及践行环保理念。单元共7课时,课时1,3,4为正视环保问题;课时2,5为增强环保意识;课时6,7为践行环保理念。7个相互关联的课时共同构成了本单元的大观念,即正视全球面临的环保问题,了解先进的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树立共同关爱地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本课为第七课时,属于单元第三子主题,同时也是本单元最后一课。本课从解读单元整体结构图出发,旨在帮助学生初步建构单元整体学习概念。随后通过一系列指向深度学习的活动,逐步引导学生理解碳足迹的内涵,帮助学生感知当前环境问题。随后通过提出减少碳足迹的措施,链接单元知识,通过造句练习单元语法内容,并借助词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结构化知识。最后,通过回顾单元语篇主题意义,再次提及单元大观念,帮助学生提升环保意识。最后的作业更是整合单元主题意义,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并指导学生践行环保理念,保护地球。
二、学前分析
本课是2019外研版《英语》(新标准)必修二 Unit 6 Earth first Period 7 Presenting ideas & reflection
主题语境:人与自然——提升环保意识,共同呵护地球
单元主题意义:正视全球面临的环保问题,了解先进的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树立共同关爱地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单元子主题:1. 正视环保问题
2. 增强环保意识
3. 践行环保理念
三、课时文本分析
【What】
本课语篇内容较少,因此补充了一则视频素材,内容主要介绍了什么是碳足迹。
【Why】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够了解碳足迹的概念,继续提升环保意识。
【How】
语篇以漫画形式介绍碳足迹定义,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解说了解其定义及对环境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整个单元的学习,已经对环境保护有了一定的概念。能够就环境保护相关话题进行讨论,但对碳足迹这一概念还不了解,讨论碳足迹时词汇使用比较有限,同时,回顾第一节课学习的词汇及表达也有一定程度的遗忘。因此,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碳足迹内涵的基础上,计算自己的碳足迹,同时以碳足迹为主线,回顾单元内容。
五、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讨论碳足迹的定义,提出减少碳足迹的措施;
2. 计算并建立自己的碳足迹记录;
3. 讨论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缓解环境问题的措施。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讨论碳足迹的定义,提出减少碳足迹的措施;
2. 讨论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缓解环境问题的措施。
七、教学过程
时长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深度学习特征
10 mins Lead-in 感知与注意 Activity 1 Find the words Activity 2 Carbon footprint: What is it 对应目标(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 讨论碳足迹的定义,提出减少碳足迹的措施; 对应目标(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价值与评判) 计算并建立自己的碳足迹记录; 1. T greets Ss and shows Ss the vocab game. Then, ask Ss to find the words they learned in the unit. T asks Ss what carbon footprint is and remind them of what they learned in the first period. T then plays a video about carbon footprint and asks Ss to fill in the blanks. T then asks Ss why we need to reduce carbon footprint. T presents a website that Ss can use to calculate their own carbon footprint. 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与已知,为接下来学习进行铺垫。 激活学生已知,为接下来学习预热。 引导学生了解碳足迹的定义。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碳足迹。 学生能够找到至少15个本单元学到的词汇 学生能够说出第一节课学到的关于碳足迹的内容。 学生能够正确填写空中内容。 学生能够登录网站利用工具对碳足迹进行计算。 活动与体验:学生关注图中不同要素,并找到本单元学过的词汇。 本质与变式: 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对视频内容进行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
20 mins Activity 3 Use it sentences 内化与运用 批判与评价 目标3(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 讨论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缓解环境问题的措施。 Activity 4 Vocab mind map 内化与运用 T guides Ss to use the measures to make sentences on their own T presents a mind map of the vocab in this unit and asks Ss to fill in the blanks. 引导学生通过造句回顾单元语法。 引导学生通过填写词汇思维导图,回顾本单元所学词汇。 学生能够根据图中提出的相关措施进行造句。 学生能够用形容词描述看到这些数字的心情。 迁移与创造、价值与评判: 学生综合运用之前学到的内容进行迁移创造。 本质与变式: 学生在填写思维导图时对不同内容进行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
5 min Activity 5 Self-reflection 批判与评价 T asks Ss to finish the self-reflection chart (both class-wise and unit-wise)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学生能如实完成自我反思表。
5 min Activity 6 Assignment 批判与评价 迁移与创造 T ask Ss to create a carbon footprint log and reflect on what they can d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总结本单元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表格。 迁移与创造、价值与评判: 学生综合运用本科学到的知识到新的情境当中,对自己以往的行为进行判断、评价及修正。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整合本单元所学内容,分别从词汇、语法及语篇意义角度对整个单元进行总结。辅以与单元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源,在为学生提供充足语料支持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达到单元的整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