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青山处处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
自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人物的情感。
自学提示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这句话写出了毛主席失去儿子的巨大痛苦,对儿子的无限思念,渴望再一次见到儿子的强烈愿望。
不由自主地站
仰
望
强忍
无限的眷恋
揣摩体会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很快打消了
不能因为我是主席,
就要搞特殊。
伟人的伟大胸怀
揣摩体会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
这一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毛主席是伟人,也是凡人。
踌躇
揣摩体会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给他签字的一瞬间,他还是 了,还是 了,因为这一落笔,就意味着 。
揣摩体会
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
指指写字台
示意
一连串的动作一方面表现他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另一方面表现毛主席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同志,故意支开了秘书。
揣摩体会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透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想象表达
本课的语文要素是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除了努力抓住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外,还可以抓住其他细节来“倒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此更深入地读懂课文,读懂人物的情感。
语文要素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结合本课内容,这两句诗可理解为: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须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骨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
理解含义
板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
痛失爱子
艰难抉择
爱子牺牲 极度悲痛
电报 是否回国安葬
朝鲜 请求葬在朝鲜
常人情感
伟人情怀
批示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