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环境雕塑设计 教案 2022—203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环境雕塑设计 教案 2022—203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3-01 09:0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环境雕塑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环境雕塑设计》是人美版九年级下册第四课,是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的一个内容。学习环境雕塑设计可以对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等,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学习本课可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理解环境雕塑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体验美术作品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虽然了解了一些雕塑的种类和知识,但还不具备较强设计能力。我们油城的雕塑作品无处不在(广场、公园、学校、社区等),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应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媒体资源,直观展示、现场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本课的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给学生创造学习的空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环境雕塑设计,使同学们了解环境雕塑的发展及艺术风格,体验环境雕塑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和内涵。
能力目标:通过赏析、讨论、展示、评价等途径的学习。培养学生体验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环境雕塑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感受环境雕塑作品中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材质美。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激发同学们发现美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和了解环境雕塑艺术以及环境雕塑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难点:感受环境雕塑艺术的魅力,在美化环境、体现本地文化、彰显时代精神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
根据我校“三段—六环节”美术教学操作模式。本课教学流程我设计六个教学环节:预习导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展示汇报、教学小结、布置作业。
(一)、预习导入:
师:昨天同学们把《环境雕塑设计》课的预习作业“美丽的家园”发到了“”教学平台上,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好。
让我们一起欣赏欣赏同学们的预习作业“美丽的家园”。我们油城的雕塑作品:铁人王进喜雕塑、石油之光雕塑、我们学校、公园、广场和居住小区的雕塑作品等。
通过完成的预习作业,了解和感受环境雕塑艺术作品的魅力。环境雕塑艺术作品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优秀的环境雕塑不仅能提升我们的精神品质,愉悦心灵,美化我们的生活和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作业,让学生们感到环境雕塑不但是艺术作品,他还能美化我们的环境。激发他们的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本课的兴趣和热情。)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环境雕塑设计。
(二)、讲授新课:(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课题:环境雕塑设计
1、什么是环境雕塑
师:环境雕塑是安置在公共空间美化和装饰环境的雕塑作品,是城市建设和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雕塑与地区文化互为映衬,在美化环境、体现本地文化、彰显时代精神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设计一件成功的环境雕塑应考虑的要素有哪些?
一件环境雕塑在设计之初,雕塑家就从环境出发,潜心研究环境与雕塑的关系,结合周边人文要素、建筑风格、空间尺度、色彩关系、审美特征等诸多因素,力求使二者浑然天成,取得和谐的美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提升环境艺术品位与文化价值的作用。
新材料、新手法、新科技等在城市雕塑中的运用,使环境雕塑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
3、环境雕塑的价值
环境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水平的象征,它对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环境雕塑往往成为一代文化、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标记,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能代替的巨大社会功能。
当堂检测:完成《环境雕塑设计》课的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第一题填空题,第二题连连看。(媒体播放歌曲《青春修炼手册》等,教师巡回指导)
小测试(千里眼):展示六种环境雕塑作品让学生辨认,了解环境雕塑的艺术价值。
环境雕塑作品 城市 人文环境因素
《铁人》 大庆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 哈尔滨 抗洪精神
《歌乐山烈士纪念碑》 重庆 红色之都
《中国风》 北京 戏曲国粹
《自由女神》 纽约 自由浪漫
《黄河母亲》 兰州 黄河文明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了环境雕塑艺术特点和风格,了解环境雕塑的艺术价值。同时,歌曲创设了情境,激发同学们学习本课热情。)
(三)、课堂练习(帮帮忙):
师:下面就让我们小试牛刀。进行一下课堂练习,为我们学校帮帮忙,为学校设计一件环境雕塑小方案。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给学生设计了四个主题:“青春”“生命”“运动”“理想”
在设计之前展示学校精彩瞬间,激发同学们设计热情。然后进行分组练习,一个小组完成一个主题,最后进行评比。(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我的设计我做主”)
教师巡回辅导引导学生实践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设计。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各种方法尝试,给学生创新学习的空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实践、探究能力)。
(四)、展示汇报:经过20多钟的课堂练习,同学们都完成了一件环境雕塑小方案,师生交流环境雕塑设计的心得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五)、教学小结: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同学们了解了环境雕塑艺术风格和特点。同时通过课堂练习提高了同学们设计环境雕塑的能力。同时,老师用法国艺术大师罗丹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和同学共勉。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评价,使同学们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了解和感受环境雕塑艺术的魅力。优秀的环境雕塑不仅能提升我们的精神品质,愉悦心灵,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同时培养了同学们环保意识。)
(六)、布置作业:回家请查阅相关资料,欣赏、分析教材中的《和平少女》。这件环境雕塑作品有两件,你知道分别被安置在哪里吗?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雕塑艺术的兴趣,激励学生对美的追求,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增进学生的爱祖国、爱家乡情感,让他们把课中的审美情趣继续延续下去。)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