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物理试卷 沪科版 八下10.1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邳州期末)筷子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同学们应该“习惯使用公筷”,做文明餐桌的践行者。如图所示,筷子属于(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等臂杠杆 D.无法判断
2.(2022九上·江都月考)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与其它三种不是同一种类型的是( )
A.取碗夹子 B.核桃夹子
C.羊角锤 D.修枝剪刀
3.(2022九上·镇江期中)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B.
C. D.
4.(2022九上·镇江期中)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O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B=BC=CO,用细线将重物悬挂在A点,在C点施加图示方向的拉力F,在杠杆保持水平静止的情况下( )
A.此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B.当重物的悬挂点右移时,F将增大
C.若改沿图中虚线方向施力,F将增大
D.若物重增加1N,F的大小增加6N
5.(2022九上·高邮期中)下列工具如图所示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瓶盖起子 B. 钳子
C. 食品夹 D. 螺丝刀
6.(2022九上·徐州期中)如图所示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托盘天平
C. 铁皮剪刀 D. 钢丝钳
7.(2022九上·姜堰期中)老通扬运河历史上曾经是繁盛一时的航运水道,2022年区政府开始了老通扬运河绿道景观提升工程。在对河道清淤工作时,要利用如图所示的起重机先将较重的挖掘机放入河道内。工作时,下列操作可能造成起重机翻倒的是( )
A.放长吊绳 B.缩短吊绳 C.伸长吊臂 D.缩短吊臂
二、填空题
8.(2022九上·镇江期中)如图所示,有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金属棒CB,现将AC部分搭在水平桌面上,已知金属棒长为L、重为600N,CA:AB=1:3,为使金属棒保持图示位置静止,则在 (选填“A”、“B”或“C”)点施加的力F最小,该最小力F1= N,若保持与F1的作用点和方向均相同,则使金属棒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所需的最大外力F2应为 N。
9.(2022九上·镇江期中)学龄前儿童常因为好奇而将下边抽屉拉出当作台阶去攀爬柜子,容易使柜子翻倒造成伤害事件,其侧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柜子可简化成一个杠杆模型,标有A、B、C、D四个点,当它翻倒时,是以 点为支点的,为防止图示中柜子翻倒,可在图中
点与墙壁接触处加装固定装置,使该装置起防翻倒作用时受力最小。
三、作图题
10.(2023九上·邳州期末)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AOB部分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请画出作用在手柄A点动力F1的动力臂l1。
11.(2023九上·涟水期末)根据要求作图:如图所示,轻杆OB以O点为轴静止,请画出动力臂l1。
12.(2022九上·江都月考)为使轻质杠杆AB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请你在杠杆上画出所施加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13.(2022九上·镇江期中)图中,轻质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O为支点,请作出此杠杆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14.(2022九上·高邮期中)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MN上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请在N端画出最小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动力臂l。
15.(2022九上·徐州期中)请画出图中阻力F2和动力F1的力臂l1。
四、实验探究题
16.(2023九上·靖江期末)“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 平衡状态(是/不是),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2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不考虑杠杆重心位置的变化),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变大/变小/不变);
(4)若要使图丙状态下的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可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 (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小角度;
(5)如图丁,用支点使一根胡萝卜水平平衡后,沿支点处将胡萝卜切分为A、B两部分,其重力分别为GA、GB,由杠杆原理可知GA GB(大于/小于/等于)。
17.(2023九上·涟水期末)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已经平衡的杠杆,若在两侧的钩码下再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会失去平衡,那么只需将______(选填下列序号),杠杆就会重新平衡;
A.左侧钩码向左移动4个格
B.右侧钩码向左移动2个格
C.平衡螺母向左适当调节
(2)小明改用弹簧测力计做实验,如图乙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填字母,多选);
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 B.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
C.便于正确认识力臂 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3)实验中,若用如图丙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______;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杠杆受力不平衡
(4)若按如图丁所示进行实验,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A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此时拉力的力臂将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明按如图戊所示实验,操作方法正确,数据记录准确,但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得不到教材中的“杠杆的平衡条件”,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 。
18.(2022九上·江都月考)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右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 或“右”)调节;实验过程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
(2)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乙所示M位置倾斜至如图丙所示N位置时,拉力 ;
(3)如图丁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4)如图戊所示,实验小组进一步“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的钩码挂在杠杆A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不计摩擦,若将钩码移动到B处,仍将其匀速提升h的高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杠杆的机械效率η将 。
19.(2022九上·高邮期中)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位置静止,此时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2)接着小组在杆的两侧拉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若在A、B下方再各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端将下沉(填“左”或“右”);
(3)图丙为小慧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的简易模型图,杠杆AOB可绕O点(螺母)转动,不计摩擦和杠杆自身重力:
①当杠杆处于丙图所示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得数据如下OA=0.2m,OB=0.1m,物块M的重力G1=4N,物块N的重力G2= N;
②松开螺母保持OA水平不动,使OB向下折30°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籽杆AOB'(B'对应B点),保持物块M的位置不变,要使杆在图丁所示位置保持平衡,则应将物块N移动到 。
A.①点处
B.②点处
C.③点处
D.O点处
20.(2022九上·姜堰期中)小明利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 (选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相同规格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 ;
(2)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侧A位置(左边位置第四格)先挂了3个钩码,每个钩码为0.5N,在右侧B位置(右边位置第三格)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如图丙所示,小明在A位置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挂了2个钩码,现将弹簧测力计从C位置移到D位置,在此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 ,原因是测力计的拉力力臂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结束后,小明又用如图丁所示装置所示继续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教材上所给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其原因是 ;
(5)杠杆平衡条件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图(b)所示,是小明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制作的轻质杆秤,经测试发现能测的物体的最大质量偏小。下列操作能使杆秤所测最大质量变大的是______。
A.将a点向左移 B.将b点向左移
C.将a、b点都向右移动等长距离 D.换一个质量较小的秤砣
五、综合题
21.(2022九上·姜堰期中)俯卧撑是一项健身项目,采用不同的方式做俯卧撑,健身效果通常不同,图(a)甲所示的是小京在水平地面上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的情境,他的身体与地面平行,可抽象成如图(a)乙所示的杠杆模型,地面对脚的力作用在O点,对手的力作用在B点,小京的重心在A点。已知小京的体重为750N,OA长为1m,AB长为0.5m。
(1)图乙中,地面对手的力F1与身体垂直,则F1的大小为 N。
(2)图(b)所示的是小京手扶栏杆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的情境,此时他的身体姿态与图甲相同,只是身体与水平地面成一定角度,栏杆对手的力F2与他的身体垂直,且仍作用在B点,则F2 F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在筷子的中间偏上,阻力作用在筷子的下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2.【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取碗夹子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而羊角锤、核桃夹子、修枝剪刀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在使用时与其它三种不是同一种类型的是取碗夹子,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使用杠杆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3.【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A.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A符合题意;
B.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不符合题意;
C.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不符合题意;
D.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4.【答案】D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F与杠杆的夹角为30°,根据三角形知识可知,F的力臂为 小于OA,即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A不符合题意;
B.当悬挂点右移时,动力臂、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动力F将变小,B不符合题意;
C.若改沿图中虚线方向施力,F与杠杆的夹角为30°,根据三角形知识可知,F的力臂为 ,动力臂、阻力臂、阻力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大小不变,C不符合题意;
D.若物重增加1N,此时的动力臂为阻力臂的六分之一,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会增加为1N的6倍,所以F的大小增加6N,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动力F将变小;动力臂、阻力臂、阻力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大小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力的增加量。
5.【答案】C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A.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A不符合题意;
B.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B不符合题意;
C.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符合题意;
D.螺丝刀起钉子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6.【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A符合题意。
B.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B不符合题意;
C.铁皮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不符合题意;
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7.【答案】C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B.放长和缩短吊绳,不会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不会造成起重机侧翻,AB不符合题意;
CD.开始时,杠杆平衡,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当伸长吊臂时,阻力不变,阻力臂变长,阻力与阻力臂乘积变大,动力和动力臂都不变,即动力乘动力臂大于阻力乘阻力臂,起重机容易倾翻;当缩短吊臂,阻力与阻力臂乘积变小,动力和动力臂都不变,即动力乘动力臂小于阻力乘阻力臂,起重机不容易侧翻,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杠杆平衡,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动力乘动力臂大于阻力乘阻力臂,起重机容易倾翻。
8.【答案】B;200;300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CA:AB=1:3,由于金属棒质量分布均匀,重心在O点,当以A为支点、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则AB为动力臂,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为3:1,此时的比值是最大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的动力是最小的;则
若保持与F1的作用点和方向均相同,则C为支点,BC为动力臂,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为2:1,此时的动力臂是最小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的F2最大,则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力臂越大,力越小;根据,求出F1,根据,求出F2。
9.【答案】D;A
【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
【解析】【解答】根据图示可知,当柜子翻倒时,柜子将绕D点运动,所以此时D点为支点。
为了固定柜子,并使该装置起作用时受力最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应最长,由于图中DA为最长的动力臂,所以需在A点固定该装置,并使该装置起作用时受力最小。
【分析】杠杆运动时,固定不动的点是支点;为了固定柜子,并使该装置起作用时受力最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应最长。
10.【答案】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过支点O做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所求作的动力臂l1,如下图所示:
【分析】过支点O做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所求作的动力臂l1。
11.【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图中杠杆的支点在O点,从支点O向动力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l1,如图所示:
【分析】杠杆上的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12.【答案】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由图知OB比OA长,所以OB做动力臂最长,过B点与OB垂直向上作垂线就得到动力F1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分析】在杠杆上,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连线是最大的力臂,最小的力和最大的力臂垂直。
13.【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解析】【解答】从O点向动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即为动力臂L1;物体通过绳子对杠杆向下的拉力为阻力F2,作用点在杠杆上,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分析】力臂与对应的力的作用线垂直;物体通过绳子对杠杆向下的拉力为阻力。
14.【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解析】【解答】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动力作用点在N点,当以ON作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最长,此时动力最小;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动力的方向应该垂直于ON向上,如图所示:
【分析】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15.【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作出动力F1的作用线,从支点O作动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l1;由重物重力的作用,绳子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为阻力,方向竖直向下,由此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分析】力臂与对应的力的作用线垂直,绳子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为阻力,方向竖直向下。
16.【答案】(1)是;左
(2)1.5
(3)不变
(4)顺时针
(5)大于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时都属于平衡状态,如图杠杆是静止状态,此时杠杆是平衡状态。如图杠杆的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一钩码重为0.5N,设杠杆的一格长度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到2×0.5N×3L=FB×2L
所以FB=1.5N。
(3)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钩码对杠杆拉力的力臂也变小,但是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性,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是不变的,钩码的重力G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到
所以拉力大小不变。
(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要使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需要增大动力臂,当弹簧测力计与杠杆垂直时,动力臂最长,拉力最小,所以需要将弹簧测力计顺时针转动。
(5)悬挂线处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如图所示:
左侧的力臂lA小于右侧的力臂l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AlA=GBlB
所以GA>GB
【分析】(1)静止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调节平衡螺母时,左偏右调;
(2)根据杠杆上的钩码和力臂,结合平衡条件,计算测力计拉力大小;
(3)倾斜的杠杆静止时,仍然是平衡的;
(4)杠杆上的拉力由倾斜到和杠杆垂直,力臂变大,拉力减小;
(5)杠杆平衡时,力臂越大,对应的力越小。
17.【答案】(1)B
(2)B;C
(3)C
(4)1.8;变小;变大
(5)杠杆自重对平衡有影响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如图甲所示,设每个钩码重为G,杠杆每格长为L;
A.左侧钩码向左移动4个格,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则有
A不符合题意;
B.右侧钩码向左移动2个格,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则有
B符合题意;
C.在实验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如图乙所示,将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做实验,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方法的弊病是不易测量力臂的大小,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斜拉时,力臂不在杠杆上,不易直接得出力臂的具体大小,便于区分支点到力的作用点杠杆的长和力臂,AD不符合题意,B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3)由图丙知,装置A的杠杆左侧钩码对杠杆的拉力有多个,不易操作,则对应的力臂也有多个,此时杠杆平衡是多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的,主要是因为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由装置丁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示数为1.8N。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斜拉,其拉力的力臂相比竖直拉时会变短,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变小,则动力将变大,故沿虚线斜拉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大。
(5) 装置戊中,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导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来的数值偏大。
【分析】(1)根据杠杆上的钩码和力臂,分析杠杆平衡措施;
(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利用测力计作动力,可以探究不同方向的力,认识力臂的作用;
(3)杠杆上有多个力的作用点,不容易得出实验结论;
(4)根据测力计指针位置,测量力的大小;杠杆上的拉力倾斜时,力臂减小,拉力变大;
(5)杠杆的支点不在中点时,杠杆的自身重力对实验有影响。
18.【答案】(1)左;便于测量力臂
(2)变大
(3)右
(4)变大;变大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左端偏高,调节平衡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方便测量力臂。
(2)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乙所示M位置倾斜至如图丙所示N位置时,F的力臂变短,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变大。
(3)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如果在图丁中杠杆两侧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时,杠杆的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4G×2L=8GL,杠杆的右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3G×3L=9GL,杠杆的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所以杠杆右端下沉。
(4)根据图示可知,将钩码移动到B点时,阻力和动力臂都不变,阻力臂增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将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将钩码移至B点,提升相同高度,有用功相同,弹簧测力计竖直移动的距离不同,B点时杠杆上上升的高度小些,做的额外功小些,由 ,可知杠杆的机械效率变大。
【分析】(1)调节杠杆平衡时,平衡螺母向偏高的一侧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便于测量力臂;
(2)杠杆上的拉力倾斜时,力臂减小,拉力变大;
(3)根据杠杆平衡时,改变动力和阻力,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是否平衡;
(4)利用杠杆做的有用功相同时,额外功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19.【答案】(1)右;便于测量力臂
(2)右
(3)8;B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位置静止,根据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左高左调,右高右调,所以应当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应作用在杠杆上的力都在竖直方向,则力的力臂均与杠杆重合,由此我们可以直接根据杠杆的刻度读出力臂。
(2)设每个钩码重为G,杠杆上每一格为l,则在A、B下方再各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时,左端F1L1=4G×2l=8Gl
右端F2L2=3G×3l=9Gl
因F1L1(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1×OA=G2×OB
即4N×0.2m=G2×0.1m
解得:G2=8N。
松开螺母保持OA水平不动,使OB向下折30°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籽杆AOB'(B'对应B点),保持物块M的位置不变,则G1×OA保持不变,若要使杠杆仍保持平衡,则应保持G2×OB'=G2×OB,因G2保持不变,则应保持力臂OB'=OB,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力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则我们应将N移到②点处,以确保力臂相同,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挂钩码前,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左高左调,右高右调,所以应当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便于读出力臂;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杠杆上的力的大小,进而确定杠杆运动状态;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1×OA=G2×OB,可求出重力;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力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则我们应将N移到②点处,以确保力臂相同。
20.【答案】(1)达到;右;力臂
(2)2
(3)变小;变大
(4)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5)B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时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实验前,把杠杆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杠杆达到平衡状态。
为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把杠杆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杠杆右端偏高,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相同规格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2) 如图乙所示,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由杠杆的平衡条件
知
解得
(3)图丙中,当弹簧测力计绕A点从C位置转动到D位置的过程中,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由倾斜变成竖直时,阻力的阻力臂不变,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力臂变大,相应的力会变小,这样才能继续平衡。
(4)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5)A.将a点向左移,阻力臂增大,动力臂和动力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变小,称量的最大质量变小,量程变小,A不符合题意;
B.将b点向左移,阻力臂变小,动力不变,动力臂增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变大,称量的最大质量变大,量程变大,B符合题意;
C.杆秤使用时,以b点为支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将a、b点都向右移等长距离,Lab不变,Lbc变小,G砣不变,可见G物变小,则所称量物体的质量变小,量程变小,C不符合题意;
D.换一个质量较小的秤砣,阻力臂不变,动力变小,动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变小,称量的最大质量变小,量程变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杠杆静止,此时杠杆达到平衡状态;杠杆右端偏高,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 ,可求出力的大小;
(3)阻力的阻力臂不变,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力臂变大,相应的力会变小,这样才能继续平衡;
(4)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5)阻力臂变小,动力不变,动力臂增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变大,称量的最大质量变大,量程变大。
21.【答案】(1)500
(2)小于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图乙中,O为支点,重力竖直向下,其力臂为lA;F1垂直于水平面向上,其力臂为lB,如下图所示: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则
(2)小京手扶栏杆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抽象成杠杆模型如下图所示:
O为支点,重力的力臂为lA′,F2的力臂为lB′,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则
由图可知,lA′【分析】(1)根据,可求出力的大小;
(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lA′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物理试卷 沪科版 八下10.1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邳州期末)筷子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同学们应该“习惯使用公筷”,做文明餐桌的践行者。如图所示,筷子属于(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等臂杠杆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在筷子的中间偏上,阻力作用在筷子的下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2.(2022九上·江都月考)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与其它三种不是同一种类型的是( )
A.取碗夹子 B.核桃夹子
C.羊角锤 D.修枝剪刀
【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取碗夹子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而羊角锤、核桃夹子、修枝剪刀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在使用时与其它三种不是同一种类型的是取碗夹子,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使用杠杆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3.(2022九上·镇江期中)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A.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A符合题意;
B.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不符合题意;
C.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不符合题意;
D.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4.(2022九上·镇江期中)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O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B=BC=CO,用细线将重物悬挂在A点,在C点施加图示方向的拉力F,在杠杆保持水平静止的情况下( )
A.此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B.当重物的悬挂点右移时,F将增大
C.若改沿图中虚线方向施力,F将增大
D.若物重增加1N,F的大小增加6N
【答案】D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F与杠杆的夹角为30°,根据三角形知识可知,F的力臂为 小于OA,即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A不符合题意;
B.当悬挂点右移时,动力臂、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动力F将变小,B不符合题意;
C.若改沿图中虚线方向施力,F与杠杆的夹角为30°,根据三角形知识可知,F的力臂为 ,动力臂、阻力臂、阻力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大小不变,C不符合题意;
D.若物重增加1N,此时的动力臂为阻力臂的六分之一,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会增加为1N的6倍,所以F的大小增加6N,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动力F将变小;动力臂、阻力臂、阻力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大小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力的增加量。
5.(2022九上·高邮期中)下列工具如图所示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瓶盖起子 B. 钳子
C. 食品夹 D. 螺丝刀
【答案】C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A.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A不符合题意;
B.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B不符合题意;
C.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符合题意;
D.螺丝刀起钉子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6.(2022九上·徐州期中)如图所示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托盘天平
C. 铁皮剪刀 D. 钢丝钳
【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A符合题意。
B.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B不符合题意;
C.铁皮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不符合题意;
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7.(2022九上·姜堰期中)老通扬运河历史上曾经是繁盛一时的航运水道,2022年区政府开始了老通扬运河绿道景观提升工程。在对河道清淤工作时,要利用如图所示的起重机先将较重的挖掘机放入河道内。工作时,下列操作可能造成起重机翻倒的是( )
A.放长吊绳 B.缩短吊绳 C.伸长吊臂 D.缩短吊臂
【答案】C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B.放长和缩短吊绳,不会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不会造成起重机侧翻,AB不符合题意;
CD.开始时,杠杆平衡,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当伸长吊臂时,阻力不变,阻力臂变长,阻力与阻力臂乘积变大,动力和动力臂都不变,即动力乘动力臂大于阻力乘阻力臂,起重机容易倾翻;当缩短吊臂,阻力与阻力臂乘积变小,动力和动力臂都不变,即动力乘动力臂小于阻力乘阻力臂,起重机不容易侧翻,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杠杆平衡,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动力乘动力臂大于阻力乘阻力臂,起重机容易倾翻。
二、填空题
8.(2022九上·镇江期中)如图所示,有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金属棒CB,现将AC部分搭在水平桌面上,已知金属棒长为L、重为600N,CA:AB=1:3,为使金属棒保持图示位置静止,则在 (选填“A”、“B”或“C”)点施加的力F最小,该最小力F1= N,若保持与F1的作用点和方向均相同,则使金属棒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所需的最大外力F2应为 N。
【答案】B;200;300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CA:AB=1:3,由于金属棒质量分布均匀,重心在O点,当以A为支点、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则AB为动力臂,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为3:1,此时的比值是最大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的动力是最小的;则
若保持与F1的作用点和方向均相同,则C为支点,BC为动力臂,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为2:1,此时的动力臂是最小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的F2最大,则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力臂越大,力越小;根据,求出F1,根据,求出F2。
9.(2022九上·镇江期中)学龄前儿童常因为好奇而将下边抽屉拉出当作台阶去攀爬柜子,容易使柜子翻倒造成伤害事件,其侧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柜子可简化成一个杠杆模型,标有A、B、C、D四个点,当它翻倒时,是以 点为支点的,为防止图示中柜子翻倒,可在图中
点与墙壁接触处加装固定装置,使该装置起防翻倒作用时受力最小。
【答案】D;A
【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
【解析】【解答】根据图示可知,当柜子翻倒时,柜子将绕D点运动,所以此时D点为支点。
为了固定柜子,并使该装置起作用时受力最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应最长,由于图中DA为最长的动力臂,所以需在A点固定该装置,并使该装置起作用时受力最小。
【分析】杠杆运动时,固定不动的点是支点;为了固定柜子,并使该装置起作用时受力最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应最长。
三、作图题
10.(2023九上·邳州期末)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AOB部分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请画出作用在手柄A点动力F1的动力臂l1。
【答案】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过支点O做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所求作的动力臂l1,如下图所示:
【分析】过支点O做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所求作的动力臂l1。
11.(2023九上·涟水期末)根据要求作图:如图所示,轻杆OB以O点为轴静止,请画出动力臂l1。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图中杠杆的支点在O点,从支点O向动力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l1,如图所示:
【分析】杠杆上的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12.(2022九上·江都月考)为使轻质杠杆AB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请你在杠杆上画出所施加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答案】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由图知OB比OA长,所以OB做动力臂最长,过B点与OB垂直向上作垂线就得到动力F1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分析】在杠杆上,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连线是最大的力臂,最小的力和最大的力臂垂直。
13.(2022九上·镇江期中)图中,轻质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O为支点,请作出此杠杆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解析】【解答】从O点向动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即为动力臂L1;物体通过绳子对杠杆向下的拉力为阻力F2,作用点在杠杆上,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分析】力臂与对应的力的作用线垂直;物体通过绳子对杠杆向下的拉力为阻力。
14.(2022九上·高邮期中)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MN上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请在N端画出最小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动力臂l。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解析】【解答】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动力作用点在N点,当以ON作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最长,此时动力最小;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动力的方向应该垂直于ON向上,如图所示:
【分析】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15.(2022九上·徐州期中)请画出图中阻力F2和动力F1的力臂l1。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作出动力F1的作用线,从支点O作动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l1;由重物重力的作用,绳子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为阻力,方向竖直向下,由此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分析】力臂与对应的力的作用线垂直,绳子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为阻力,方向竖直向下。
四、实验探究题
16.(2023九上·靖江期末)“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 平衡状态(是/不是),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2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不考虑杠杆重心位置的变化),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变大/变小/不变);
(4)若要使图丙状态下的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可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 (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小角度;
(5)如图丁,用支点使一根胡萝卜水平平衡后,沿支点处将胡萝卜切分为A、B两部分,其重力分别为GA、GB,由杠杆原理可知GA GB(大于/小于/等于)。
【答案】(1)是;左
(2)1.5
(3)不变
(4)顺时针
(5)大于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时都属于平衡状态,如图杠杆是静止状态,此时杠杆是平衡状态。如图杠杆的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一钩码重为0.5N,设杠杆的一格长度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到2×0.5N×3L=FB×2L
所以FB=1.5N。
(3)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钩码对杠杆拉力的力臂也变小,但是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性,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是不变的,钩码的重力G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到
所以拉力大小不变。
(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要使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需要增大动力臂,当弹簧测力计与杠杆垂直时,动力臂最长,拉力最小,所以需要将弹簧测力计顺时针转动。
(5)悬挂线处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如图所示:
左侧的力臂lA小于右侧的力臂l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AlA=GBlB
所以GA>GB
【分析】(1)静止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调节平衡螺母时,左偏右调;
(2)根据杠杆上的钩码和力臂,结合平衡条件,计算测力计拉力大小;
(3)倾斜的杠杆静止时,仍然是平衡的;
(4)杠杆上的拉力由倾斜到和杠杆垂直,力臂变大,拉力减小;
(5)杠杆平衡时,力臂越大,对应的力越小。
17.(2023九上·涟水期末)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已经平衡的杠杆,若在两侧的钩码下再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会失去平衡,那么只需将______(选填下列序号),杠杆就会重新平衡;
A.左侧钩码向左移动4个格
B.右侧钩码向左移动2个格
C.平衡螺母向左适当调节
(2)小明改用弹簧测力计做实验,如图乙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填字母,多选);
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 B.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
C.便于正确认识力臂 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3)实验中,若用如图丙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______;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杠杆受力不平衡
(4)若按如图丁所示进行实验,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A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此时拉力的力臂将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明按如图戊所示实验,操作方法正确,数据记录准确,但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得不到教材中的“杠杆的平衡条件”,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 。
【答案】(1)B
(2)B;C
(3)C
(4)1.8;变小;变大
(5)杠杆自重对平衡有影响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如图甲所示,设每个钩码重为G,杠杆每格长为L;
A.左侧钩码向左移动4个格,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则有
A不符合题意;
B.右侧钩码向左移动2个格,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则有
B符合题意;
C.在实验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如图乙所示,将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做实验,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方法的弊病是不易测量力臂的大小,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斜拉时,力臂不在杠杆上,不易直接得出力臂的具体大小,便于区分支点到力的作用点杠杆的长和力臂,AD不符合题意,B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3)由图丙知,装置A的杠杆左侧钩码对杠杆的拉力有多个,不易操作,则对应的力臂也有多个,此时杠杆平衡是多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的,主要是因为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由装置丁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示数为1.8N。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斜拉,其拉力的力臂相比竖直拉时会变短,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变小,则动力将变大,故沿虚线斜拉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大。
(5) 装置戊中,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导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来的数值偏大。
【分析】(1)根据杠杆上的钩码和力臂,分析杠杆平衡措施;
(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利用测力计作动力,可以探究不同方向的力,认识力臂的作用;
(3)杠杆上有多个力的作用点,不容易得出实验结论;
(4)根据测力计指针位置,测量力的大小;杠杆上的拉力倾斜时,力臂减小,拉力变大;
(5)杠杆的支点不在中点时,杠杆的自身重力对实验有影响。
18.(2022九上·江都月考)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右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 或“右”)调节;实验过程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
(2)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乙所示M位置倾斜至如图丙所示N位置时,拉力 ;
(3)如图丁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4)如图戊所示,实验小组进一步“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的钩码挂在杠杆A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不计摩擦,若将钩码移动到B处,仍将其匀速提升h的高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杠杆的机械效率η将 。
【答案】(1)左;便于测量力臂
(2)变大
(3)右
(4)变大;变大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左端偏高,调节平衡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方便测量力臂。
(2)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乙所示M位置倾斜至如图丙所示N位置时,F的力臂变短,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变大。
(3)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如果在图丁中杠杆两侧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时,杠杆的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4G×2L=8GL,杠杆的右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3G×3L=9GL,杠杆的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所以杠杆右端下沉。
(4)根据图示可知,将钩码移动到B点时,阻力和动力臂都不变,阻力臂增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将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将钩码移至B点,提升相同高度,有用功相同,弹簧测力计竖直移动的距离不同,B点时杠杆上上升的高度小些,做的额外功小些,由 ,可知杠杆的机械效率变大。
【分析】(1)调节杠杆平衡时,平衡螺母向偏高的一侧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便于测量力臂;
(2)杠杆上的拉力倾斜时,力臂减小,拉力变大;
(3)根据杠杆平衡时,改变动力和阻力,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是否平衡;
(4)利用杠杆做的有用功相同时,额外功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19.(2022九上·高邮期中)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位置静止,此时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2)接着小组在杆的两侧拉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若在A、B下方再各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端将下沉(填“左”或“右”);
(3)图丙为小慧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的简易模型图,杠杆AOB可绕O点(螺母)转动,不计摩擦和杠杆自身重力:
①当杠杆处于丙图所示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得数据如下OA=0.2m,OB=0.1m,物块M的重力G1=4N,物块N的重力G2= N;
②松开螺母保持OA水平不动,使OB向下折30°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籽杆AOB'(B'对应B点),保持物块M的位置不变,要使杆在图丁所示位置保持平衡,则应将物块N移动到 。
A.①点处
B.②点处
C.③点处
D.O点处
【答案】(1)右;便于测量力臂
(2)右
(3)8;B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位置静止,根据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左高左调,右高右调,所以应当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应作用在杠杆上的力都在竖直方向,则力的力臂均与杠杆重合,由此我们可以直接根据杠杆的刻度读出力臂。
(2)设每个钩码重为G,杠杆上每一格为l,则在A、B下方再各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时,左端F1L1=4G×2l=8Gl
右端F2L2=3G×3l=9Gl
因F1L1(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1×OA=G2×OB
即4N×0.2m=G2×0.1m
解得:G2=8N。
松开螺母保持OA水平不动,使OB向下折30°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籽杆AOB'(B'对应B点),保持物块M的位置不变,则G1×OA保持不变,若要使杠杆仍保持平衡,则应保持G2×OB'=G2×OB,因G2保持不变,则应保持力臂OB'=OB,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力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则我们应将N移到②点处,以确保力臂相同,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挂钩码前,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左高左调,右高右调,所以应当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便于读出力臂;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杠杆上的力的大小,进而确定杠杆运动状态;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1×OA=G2×OB,可求出重力;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力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则我们应将N移到②点处,以确保力臂相同。
20.(2022九上·姜堰期中)小明利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 (选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相同规格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 ;
(2)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侧A位置(左边位置第四格)先挂了3个钩码,每个钩码为0.5N,在右侧B位置(右边位置第三格)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如图丙所示,小明在A位置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挂了2个钩码,现将弹簧测力计从C位置移到D位置,在此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 ,原因是测力计的拉力力臂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结束后,小明又用如图丁所示装置所示继续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教材上所给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其原因是 ;
(5)杠杆平衡条件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图(b)所示,是小明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制作的轻质杆秤,经测试发现能测的物体的最大质量偏小。下列操作能使杆秤所测最大质量变大的是______。
A.将a点向左移 B.将b点向左移
C.将a、b点都向右移动等长距离 D.换一个质量较小的秤砣
【答案】(1)达到;右;力臂
(2)2
(3)变小;变大
(4)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5)B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时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实验前,把杠杆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杠杆达到平衡状态。
为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把杠杆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杠杆右端偏高,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相同规格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2) 如图乙所示,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由杠杆的平衡条件
知
解得
(3)图丙中,当弹簧测力计绕A点从C位置转动到D位置的过程中,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由倾斜变成竖直时,阻力的阻力臂不变,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力臂变大,相应的力会变小,这样才能继续平衡。
(4)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5)A.将a点向左移,阻力臂增大,动力臂和动力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变小,称量的最大质量变小,量程变小,A不符合题意;
B.将b点向左移,阻力臂变小,动力不变,动力臂增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变大,称量的最大质量变大,量程变大,B符合题意;
C.杆秤使用时,以b点为支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将a、b点都向右移等长距离,Lab不变,Lbc变小,G砣不变,可见G物变小,则所称量物体的质量变小,量程变小,C不符合题意;
D.换一个质量较小的秤砣,阻力臂不变,动力变小,动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变小,称量的最大质量变小,量程变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杠杆静止,此时杠杆达到平衡状态;杠杆右端偏高,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 ,可求出力的大小;
(3)阻力的阻力臂不变,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力臂变大,相应的力会变小,这样才能继续平衡;
(4)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5)阻力臂变小,动力不变,动力臂增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变大,称量的最大质量变大,量程变大。
五、综合题
21.(2022九上·姜堰期中)俯卧撑是一项健身项目,采用不同的方式做俯卧撑,健身效果通常不同,图(a)甲所示的是小京在水平地面上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的情境,他的身体与地面平行,可抽象成如图(a)乙所示的杠杆模型,地面对脚的力作用在O点,对手的力作用在B点,小京的重心在A点。已知小京的体重为750N,OA长为1m,AB长为0.5m。
(1)图乙中,地面对手的力F1与身体垂直,则F1的大小为 N。
(2)图(b)所示的是小京手扶栏杆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的情境,此时他的身体姿态与图甲相同,只是身体与水平地面成一定角度,栏杆对手的力F2与他的身体垂直,且仍作用在B点,则F2 F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500
(2)小于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图乙中,O为支点,重力竖直向下,其力臂为lA;F1垂直于水平面向上,其力臂为lB,如下图所示: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则
(2)小京手扶栏杆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抽象成杠杆模型如下图所示:
O为支点,重力的力臂为lA′,F2的力臂为lB′,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则
由图可知,lA′【分析】(1)根据,可求出力的大小;
(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lA′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