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说课稿
一、说单元要求
今天我要说的课是七下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邓稼先》。
七下第一单元主要讲述名人的故事。第一篇《邓稼先》是一篇由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文章。这是一篇荡气回肠的元勋颂,一曲情文并茂的知己歌。作者用史诗般的笔调将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卓越的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描写、展示和评论,有力地突出了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之旅和对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从中我们能感受到邓稼先的气质与品格,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也能体会到作者对朋友的尊敬和深情怀念。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诗人臧克家的作品。文章的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多年如一日,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注》《古典新义》,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投身民主运动,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言说,参加游行示威,突出其“革命家的方面”。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作者精心选择了上述六件事,表现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回忆鲁迅先生》是作家萧红在鲁迅先生去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文章,主要对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记述。作者以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许多零散的生活细节。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作者从鲁迅明朗的笑、轻捷的走路姿态写起,之后回忆了先生夜谈沉思、饮食习惯、开玩笑、读青年来信、不在意校样、看电影、翻书休息、夜里工作、尝鱼丸、包书和病中工作等诸多生活场景。在平淡的生活状态下呈现出鲁迅先生的个性、情趣、思想,从细微之处显示了鲁迅伟大的品格。通过看似漫不经心地记述,萧红在里行间流露出对鲁迅的尊敬、怀念和爱戴之情,我们“不仅认识了思想家的鲁迅,也认识了作为一家之长的鲁迅和作为一个情义深重的宽厚长者的鲁迅”。
《孙权劝学》节选自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全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文章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通过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的对话,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和风采:孙权的善劝、赏识人才、长者风范,吕蒙的勤奋努力、虚心好学,鲁肃的敬才、爱才。
通过阅读这四篇课文,学生能让学生认识到名人的经历或做出的贡献,把握和理解他们的风采、品格、气质和思想情感。这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
统编教材突出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个方面的训练。七年级下册要求训练各种阅读方法,比如精读、略读、比较阅读和浏览,而在阅读策略方面,七年级下册则着眼于养成各种阅读能力,例如字斟句酌、学做批注、熟读精思、确定阅读重点等等。每个单元都有其相应重点学习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我们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时,要从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中去确立对应的“语文要素”目标。
在统编教材知识体系编写序列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重点学习精读,通过字斟句的阅读策略,把握牵动全篇的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教师就要教学生抓住小标题、关键语段、句子、词语,借助语言留白,透过语言细节,分析写作手法等具体阅读策略开展高效阅读。
第三,阅读名人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他们的崇高品格,学习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治学习惯,这些是十分有益的;也可以从他们的身上汲取成长的力量,唤起学生的思想与抱负,反思自身的成长与实践。
第四,四篇文章,第一篇是科学家眼中的科学家、朋友眼中的朋友,第二篇是诗人笔下的诗人,第三篇是作家眼中的伟人,第四篇是史学家根据史书改写的成功之作。四篇文章都有叙述类文本的特点,即运用个性化的语言传达作者的所思所感,所以要“量体裁衣”,从不同篇章的语言特点中去设计教学内容,比如《邓稼先》运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作者对友人的尊敬和深情的怀念。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名人的经历、做出的贡献和他们的崇高品格,把握课文的内涵,唤起学生的思想与抱负,汲取成长的力量,反思自身的成长与实践。
2.学习精读方法,通过字斟句,把握牵动全篇的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借助语言留白,透过语言细节,分析写作手法等具体阅读策略开展高效阅读。
3.通过语言细节的分析,结合人物生平和所处时代,把握人物特征,分析人物的精神风采,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
4.了解不同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传达的所思所感。
二、说教材
《邓稼先》是由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文章,本文有人物传记的特点,又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本文也有散文的特点,又不同于一般的散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这是一篇荡气回肠的两弹元勋颂,一曲情文并茂的朋友知己歌。作者用史诗般的笔调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卓越的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描写、展示和评论,有力地突出了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之旅和对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文章语言优美流畅,变化多姿,作者运用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与品格,从而表达作者对邓稼先的敬佩、怀念和朋友间的浓情厚意。
文章标题亲切自然,邓稼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其地位显著,名声显耀,完全可以称呼他“两弹元勋”或“核物理学家邓稼先”,也完全可以如其他作家写文章缅怀邓稼先一样,如拟题为“两弹元勋”邓稼先,而作者拟题时为何直呼其名?这个质朴平易的名字背后,体现的是邓稼先的品格和气质,即文章所写的“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也有作为50年友谊,亲如兄弟的作者对邓稼先的认同与理解,这个名字是要突出这位生前曾“鲜为人知”、“最不要引人注目”,平凡而伟大的民族英雄。
从整体上看,文章的组织结构形式十分独特。作者精心选择了六个小标题,它们如一串闪光的珍珠宝石,串缀起邓稼先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十分醒目,而又中心突出。六个小标题是文章六个部分的文眼,阅读教学中抓住了这些小标题,可以较快地了解每部分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大意。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写邓稼先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两弹”元勋,写邓稼先生平经历与贡献;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突出邓稼先的品格与气质;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写作者感情震荡,侧面表现邓稼先的贡献之大;第五部分“我不能走”,写邓稼先的创造才能、坚强意志、坚定信念和甘愿为祖国献身的精神;第六部分永恒的骄傲,是对邓稼先的总结评价,也洋溢着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六个小标题,也很有特色。“或用对比,对照鲜明,优劣得显;或引将军的赞扬,高度概括,画龙点睛;或用设问,启人心智,引人入胜;或引主人公朴实的语言,展示他美丽光华的灵魂;最后用“永恒的骄傲”收束,总结全文。”
如果说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那么面对文本“分离与组合”的能力则是语文教师的“内在功力”。一个文本的教学价值往往潜伏在文本的各处,分散在文本的各个片段中,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就要有“分离与重组”的思维观念,从整个文本中分离出有价值的语言材料,同时分析彼此之间的关联,再进行内容或与价值的重组。比如,《邓稼先》一文六个部分的材料看似孤立,其实将内容分离与重组后,我们可以发现文章的六个部分主要突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邓稼先的卓越功勋(第一、第二部分、第四部分侧面表现)、邓稼先的品格气质(第三、五部分)、作者的评价与情感(第六部分)。
如上所述,阅读教学就要紧紧抓住文本的意脉,贴着文本的脉络与肌理,进行阅读教学和设计问题。面对文本中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需要主问题进行贯穿与关联。文本中有些关键语段与词句往往关乎文本结构、作者情感、语言技巧、作品主旨等,是深度解读文本内涵的钥匙,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也是引爆学生思维的助燃剂。《邓稼先》中第一部分最后一段就是这样的语句: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这一段将邓稼先的“巨大贡献”与“鲜为人知”并举,按理,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往往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邓稼先却长期以来“鲜为人知”,令人不可思议。看似矛盾之说,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巨大贡献”直接指出邓稼先的卓越功勋,“鲜为人知”暗含邓稼先的气质品格,也正因为邓稼先为人的高贵品格和崇高气质,才能成功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才能做出巨大贡献。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同窗好友的敬佩和怀念之情。课堂教学中就可以组织以下的教学内容:
从“巨大贡献”了解邓稼先的地位与贡献。
从“鲜为人知”体会邓稼先的精神与品格。
从“鲜为人知”理解“巨大贡献”的原因。
学生读出文章写了什么并不难,但是要清楚地知道文章怎么写的并非易事。这方面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为了突出邓稼先的地位与贡献,文中很多句子独立成段,十分特别和醒目。如第一段中,1898年的黑暗: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一段接一段,犹如揭开旧中国历史的一个个伤疤。那是黑暗的时代,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那是有灭国亡种的危险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邓稼先研究制造出原子弹与氢弹的意义。
再如,第二部分“两弹”元勋中,对两个震惊寰宇,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永远铭记的日子,作者专门用了两句话独立成段,加以彰显: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文章还从多个角度运用了衬托手法刻画邓稼先形象,这是不同于其它人物传记的地方。第一部分中,用百年中国的前后变化,衬托邓稼先巨大贡献;第二部分以两弹研制成功时间之短,衬托邓稼先投入之大和贡献之大;第三部分用奥本海默的锋芒毕露衬托邓稼先的朴实谦逊的气质与品格;第五部分写蓬断草枯、风沙呼啸、气温极寒的工作环境,衬托邓稼先工作意志之弥坚,内心的热爱与坚守。
体会作者的情感,也是文本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特性,作为评传本文既写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又重对其事迹经历、言行思想、进行分析和评价。所以,文章中有不少作者的评价性文字。比如说到邓稼先的地位,作者评价“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肯定邓稼先的气质品格时,作者又说“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阅读这些文字,可以直接体会作者饱含的赞美与敬意。此外,要关注情感的聚焦点。比如文章第四部分,作者收到邓稼先的“澄清信”———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 1959 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杨振宁顿时热泪满眶,乃至到洗手间整容。杨振宁为何而哭?因何情不能自已?作者说:“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但是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深入想一想,并且想清楚,是为邓稼先的严谨求实而哭,还是因邓稼先的真诚而哭?是为朋友做出的贡献感到骄傲,还是因朋友为民族争光而自豪?或者是因为民族在艰难处境中的奋进自强感到自豪。阅读中在独特之情的体悟上,教师一定要下足功夫。
三、说学情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在阅读的积累与语言的感悟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面对《邓稼先》这一文本的特殊性,学生在以下方面会存在学习的困惑:
其一,文章用六个小标题串联,六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六个部分与作者的写作用意之间的联系,学生可能很难把握。
其二,学生可以感知“写什么”,即邓稼先的经历与贡献以及作者的敬佩之情,但是很少会关注文章“怎么写”,作家怎么写邓稼先的贡献与怎么表达作者的情感。
其三,学生在课前与课中对邓稼先会有一定的认识,也能感受作者对亡友的深情,但是这种体会很可能会流于粗糙与肤浅。
其四,学生还不善于从语言细微处品析文本,所以要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字斟句酌,即揣摩品味关键语句或段落的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四、说教法与学法
从文体的特征与文本的特性入手,选择合适的教法与学法。
整堂课将采用一线串珠法,紧紧围绕一句话“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设计主问题。
在分析邓稼先的形象与感受邓稼先的贡献时,采用比较法,比如比较第一部分可否删去,比较奥本海默与邓稼先。
在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时,宜采用讨论法,比如第四部分,讨论作者“热泪满眶”的原因。
在沉入关键语段与词句时,选择字斟句酌的方法,鉴赏语言,品味语言。
同时,以朗读法来调节课堂气氛,强化学生的阅读认知与情感体验。
五、说教学内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习抓住小标题和字斟句酌的阅读方法,真切感受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2.依据文本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比较分析邓稼先的历史地位和功绩。
3.抓住关键段落语句,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对故友的深情厚谊。
本文有六个部分,文本内容丰富,课文字斟句酌的语言点较多,所以安排两课时教学。
根据对文本和学情的分析,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题,进入课文
请学生齐读课题“邓稼先”,直接进入课文。
设计意图:在没有沉入文本语言之前,学生朗读课题“邓稼先”肯定平淡无味。这一简单的设计与结课时再读课题“邓稼先”相呼应。
(二)初读文章,感知贡献
1.这篇文章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在形式上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教学预设:六个小标题
2.小标题是每部分的文眼,快速浏览六个小标题,哪一部分介绍了邓稼先的地位和贡献?
教学预设:第二部分“两弹元勋”
设计意图:基于文体特征,从小标题上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快速切入文章主要内容之一邓稼先的经历与巨大贡献。
3.哪些语句具体写出了邓稼先的贡献?请找出来读一读。
教学预设: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4.写原子弹与氢弹的两句话的时间为何要具体到年月日?为何要独立成段?朗读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预设:这两个时间让人刻骨铭心,突出原子弹与氢弹的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朗读时要重读“第一颗”。
设计意图:基于内容整体认识邓稼先的贡献。
5.对此,作者又是怎样评价的?
教学预设: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设计意图:根据评传的特点,从作者评价性的语言去认识邓稼先。
6.说起邓稼先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删去第一部分,直接从第二部分开始写邓稼先,可以吗?
设计意图:用百年中国的前后变化,衬托邓稼先巨大贡献
(1)一百年前的中国怎样?屏显文字。你们读到了什么?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教学预设:旧中国的积贫积弱,受人欺凌,任人宰割,作者带着悲愤与屈辱记录这一历史。
设计意图:从独立成段的表达,从数字和引号中去认识旧中国和感受作者心情。
(2)一百年后,中国人民为什么能站起来?
教学预设:因为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7.总结:第一部分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邓稼先的历史贡献。作者在第一部分最后一段中说:“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板书:对比衬托)
8.朗读第一部分第九段,你们看这句话是不是很反常?按常理,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往往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如美国的奥本海默。但长期以来很少有人知道邓稼先,这怎么理解?再看看小标题,哪几部分里可能会告诉我们?
教学预设:第三部分表现邓稼先朴实的气质与谦逊的品格,这是他鲜为人知的主观原因;第五部分写邓稼先荒凉和恶劣的工作环境,这是他鲜为人知的客观原因。
设计意图:基于文章特点,基于看似矛盾的语言表达设计问题,提问呈现相对开放的特点。
9.布置课后作业:(1)给邓稼先拟写一份履历表;(2)思考:课文介绍邓稼先的同时,为何要写奥本海默?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教学紧承第一课时,继续依据对比和衬托写作手法以及字斟句酌的阅读方法感受邓稼先的形象,体会作者情感。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细读文章,感受形象
1.如果学生说到第三部分,课堂可以这样追问:
追问一:第三部分为何要先写奥本海默?请用“是……则是……”的句式写下你对两人不同特点的理解。
教学预设:用奥本海默的锋芒毕露衬托邓稼先的朴实谦逊的气质与品格。比如:奥本海默是锋芒毕露的,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引人注目的;奥本海默是年轻气盛的,邓稼先则是谦逊低调的;奥本海默是喜欢出风头的,邓稼先则是从不骄人的……
设计意图:从衬托写法中理解人物形象,利用文章的表达形式开发读写资源。
追问二:“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这句中的“要”能否删去呢?
教学预设:“要”表明邓稼先本人在主观上,从内心深流露出的朴实谦逊的气质与品格。
追问三: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同是领导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有历史人物的共性。在上面的交流中我们也认识到他们各自的个性。那么,你更欣赏谁?请说明理由。
教学预设:提倡积极开放的思维,要求学生能结合第三部分内容进行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如果学生欣赏邓稼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邓稼先说服两派继续工作,说服工宣队、军宣队,都源的事件,这些源于其身上“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的看法,利用第三部分材料加以解释分析,培养学生积极开放的心态和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等习惯。
2.如果学生说到第五部分,课堂可以这样追问:
追问一:邓稼先常年工作在蓬断草枯、荒凉凄惨的沙漠,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中,屏显资料:
当初随邓稼先一起搞原子弹的科学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为“没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团聚;不许亲友通信”(张曼菱《“两弹元勋”邓稼先》)
有些科学家中途放弃了,因为研发原子弹“没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团聚,不许亲友通信”,没有名利,没有亲情。邓稼先不仅没有退却,而且面对核试验时出现的问题,他也毫不回避,人们劝他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屏显:
我不能走。
简短的四个字,却让我们听到了邓稼先内心的声音。那是一种怎样的声音?
教学预设:坚定、执着、无畏、担当……
朗读这一段,感受邓稼先的形象。
追问二:这一部分为何要引用古文、歌词?
教学预设:引用《吊古战场文》,一是为了表现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烘托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二是为了表现邓稼先是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他的身上流淌着传统文化的血液。引用“五四”时代的歌词,是为了说明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他有着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从而突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将邓稼先的形象放到传统文化背景中进行解读。
2.再出示屏显文字: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作者说邓稼先做出了巨大贡献,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现在能理解其中的原因和两者之间的联系了吗?
教学总结:阅读时要抓住关键的语句和段落,通过抓关键字词和句子,对语言字斟句酌,揣摩人物形品性、情怀。(板书:关键句段、字斟句酌、揣摩人物),
教学预设:文章赞美与肯定了邓稼先的气质与品格。邓稼先的气质与品格是他所以能为中华民族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设计意图:教学内容从分散走向集中,从整体上理解邓稼先巨大贡献和气质品格之间关系。
3.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肯定了邓稼先的贡献,赞美了邓稼先的品格,然而在第四部分中,作者情不自禁,热泪满眶。杨振宁为何而哭?因何情不能自已?作者说“我始终想不清楚”。我们以小组形式探一探其中的原因。
教学设想:为邓稼先的严谨求实而哭,为邓稼先的真诚而哭,为朋友做出的贡献感到骄傲,为民族争光而自豪……
设计意图:既是对邓稼先形象的补充,也是揣摩语言的留白,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小结:我们再次运用了字斟句酌的阅读方法,揣摩了了人物心理、情感,语言留白。
(四)朗读课题,结束全文
1.屏显文字,第一次朗读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2.屏显标题,第二次朗读
如果从六个小标题中选一个作为副标题,表达作者的情感。大家觉得哪个合适?饱含深情的朗读课题。
邓稼先
——永恒的骄傲
3.作业布置:
六、说板书设计
抓住标题
巨大贡献 邓稼先 鲜为人知 抓住关键句段
永恒的骄傲 字斟句酌揣摩人物
对比衬托
设计意图:课题“邓稼先”周围的三个词语,分别指向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邓稼先的历史贡献、气质品格和作家情感。同时将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语文要素和学习方法也融入其中。
镜头选择 拍摄意图
第四段: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通过“密密麻麻,如群蚁排衙的小楷”的细节镜头拍摄,来表现小楷字写得多而工整,衬,从而托出闻一多先生勤奋刻苦和治学严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