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物理试卷 沪科版 八下10.3 做功了吗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涟水期末)如图所示,生活情境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吊着重物水平移动
B. 用力将杠铃举起
C. 用力推车没动
D. 背着书包等车
2.(2022九上·镇江期中)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用力推汽车但未推动,推力对汽车做了功
B.人站在匀速上行的厢式电梯中,电梯对人做了功
C.冰壶在水平冰面上向前滑行时,冰壶的重力对冰壶做了功
D.被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人对实心球做了功
3.(2022九上·徐州期中)足球运动员用10N的力踢一个重为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3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 )
A.300J B.150J C.50J D.0J
4.(2022九上·姜堰期中)下列实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
B.人推车,车未动
C.足球被踢后,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
D.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5.(2022九上·常州期中)如图所示,九年级小明同学正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试估算他做一次完整的引体向上运动(从图甲状态到图乙状态),需要做功大约为( )
A.300J B.800J C.1000J D.1500J
6.(2022九上·海安期中)小明将两枚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该过程中两枚鸡蛋克服重力做功大约是( )
A.0.1J B.0.5J C.2J D.4J
7.(2022九上·电白期中)疫情期间,同学们做到了居家防疫、学习和锻炼都不误。下列事例中,人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A.捡起地上的羽毛球
B.将弹簧拉力器拉长
C.托着篮球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D.将实心球抛向空中
8.(2022九上·茂南期中)如图,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A>mB>mC,它们在同样大的力F作用下,并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则力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 )
A.一样多 B.对A做的功最多
C.对B做的功最多 D.对C做的功最多
9.(2022九上·丹徒月考)教室里,同学们正在调换座位,下列所描述的情境中,人对物体一定做功的是( )
A.甲抱着一叠课本原地不动
B.乙推着一张空课桌在教室地面上前进
C.丙提着一只书包从教室前排走到后排
D.丁在推一张堆满课本的课桌,却没能把它推动
10.(2022九上·凤山期中)以下示例所列举的几个力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⑴ 石头搬而未起 ⑵提桶在水平面上行走
⑶ 拉车沿路面运动 ⑷ 向上提升物体
A.(1)(2) B.(2)(3) C.(3)(4) D.(1)(4)
11.(2022九上·常州期中)炎热的夏天,在路上执勤的交警从地上拿起一瓶矿泉水送到嘴边,如图所示,他对矿泉水做功约( )
A.8J B.80J C.800J D.8000J
12.(2022九上·常州期中)如图所示,木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中AB段表面铺着毛巾,BD段表面铺着棉布,木块在AC段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在BC段所受的摩擦力小于CD段所受的摩擦力
B.BC段拉力F2对木块所做的功大于CD段拉力F3对木块所做的功
C.AB段拉力F1对木块所做的功大于BC段拉力F2对木块所做的功
D.BC段中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小于CD段中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13.(2022九上·灌阳期中)现有甲、乙、丙三个质量不同的物体(m甲>m乙>m丙),在相等的恒力F作用下,分别在水平方向、沿斜面向上、竖直方向通过了相等的距离s。如图所示。F在三种情况下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三者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W甲>W乙>W丙 B.W甲<W乙<W丙
C.W甲=W乙=W丙 D.W甲=W乙<W丙
14.(2022九上·梁溪期中)下列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用力搬石头,未搬动
B.水平用力推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C.手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D.竖直向上提着水桶水平前行
15.(2022九上·太仓期中)下列几种情境中,人做功的是( )
A.女孩把一箱报刊从地上搬到桌面
B.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C.司机费力推车但纹丝不动
D.足球被踢后,在草地上滚动过程中
16.(2022九上·江阴期中)下面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
A.女孩把一箱报刊抱起
B.司机用力推车,车纹丝不动
C.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
D.足球被踢后,在草地上滚动了一段距离
17.(2022九上·兴化月考)根据如图所示的几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了功
B. 司机费了很大的力也未能推动汽车,但司机对汽车做了功
C. 女孩搬起一个箱子,女孩对箱子做了功
D. 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学生对书包做了功
18.(2022九上·天心月考)下列事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
A. 冰壶离手后在冰面上滑行
B. 背着背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C. 大力士支撑着大轮胎静止不动
D. 工人将货箱从地面搬到桌上
二、填空题
19.(2023九上·茂南期末)一建筑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2m,小车受到的阻力为 N。撤去推力,小车仍然能继续向前运动1m,在小车前进3m的过程中,工人对小车做的功为 J,支持力做功 J。
20.(2023九上·电白期末)某运动员在某次射击比赛中,使用的气枪的枪膛长30cm,高压空气在枪膛内对子弹的推力是100N,子弹离开枪膛后前进了50m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 J。子弹射出了枪膛后,由于 ,还能继续向前飞行,在这个过程中,高压空气对子弹做的功是 J。
21.(2022九上·徐州期中)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10N的水平力推重为50N的木箱匀速向右移动10m。在此过程中,小明对木箱做的功为 J,重力对木箱做的功为 J。
22.(2022九上·金坛期中)用水平拉力先后两次拉着重为20N的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第一次拉力为10N,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对物体做了20J的功;第二次拉力增大为20N,拉力对物体做了48J的功。分析两次做功过程,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物体运动了 m,第二次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J。
23.(2022九上·常州期中)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甲、乙两种方法使其一端缓慢抬离地面,若F甲和F乙始终竖直向上,则F甲 (>/</=)F乙,如果两种方法都将水泥板缓慢拉到甲竖直位置,不计空气阻力等因素,两次拉力做功W甲 (>/</=)W乙。
24.(2022九上·江都期中)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M,在F=60N的拉力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N,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拉力F在5s内做的功W= J(不计滑轮重,不计绳重,不计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25.(2022九上·江都期中)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的A处自由滚下,在B处与小木块相撞,小球推着木块运动到D处停下,C点为BD的中点。从A到B过程,小球自身重力对小球 (选填“做”或“不做”)功;BC段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做功为W1,CD段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做功为W2,则W1和W2的大小关系是:W1 (选填“>”“<”或“=”)W2。
26.(2022九上·灌云月考)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二是物体在 通过的距离。
27.(2022九上·海安月考)如图甲所示,小林用水平推力F推动水平地面上的一木块,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3s~5s推力F对木块所做的功为 J, 5~6s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若已知在1s~3s内,木块水平移动的距离为1m,则在1s~3s内,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J。
28.(2022九上·江都月考)如图物体在相同力F的作用下,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W1 W2 W3(填>或<或=)。
三、实验探究题
29.(2022九上·宜州期中)下表是小宇同学进行斜面探究活动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测量次数 F/N s/m G/N h/m Fs/(N·m) Gh/(N·m)
1 3 2 20 0.3 6 6
2 4.5 2 30 0.3 9
3 6 2 40 0.3 12 12
(注:F是拉力的大小,s是小车通过的距离,G是小车所受的重力,h是上升的高度)
(2)s和h是用 测量的,G是用 测量的,测量F时要求小车做 运动;
(3)小宇同学通过探究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使用光滑斜面时拉力所做的功 斜面克服小车重力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斜面 (选填“省”或“不省”)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吊着重物水平移动距离,对重物有施力,但重物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力对物体不做功,A不符合题意;
B.用力将杠铃举起,对杠铃有施力,且杠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力对杠铃做了功,B符合题意;
C.用力推车没动,对车有施力,但车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距离为0,所以力对车不做功,C不符合题意;
D.背着书包等车,对书包有施力,但书包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力对书包不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
2.【答案】B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人用力推汽车没推动,有力而无距离,推力没有做功;A不符合题意;
B.人站在匀速上行的厢式电梯中,电梯对人力的方向上竖直向上的,移动的距离在竖直方向上,所以电梯对人做了功,B符合题意;
C.冰壶在水平冰面运动的过程中,所受重力竖直向下,冰壶向下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对冰壶没有做功,C不符合题意;
D.被抛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过程中,推力已经消失,是由于惯性而运动,故人的推力没有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3.【答案】D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足球离开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过程中,靠惯性运动,球脱离了脚,脚没有给球施加力,对球不做功,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4.【答案】A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功的两个要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A.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这样是有力且在力的方向上有距离,故做功,符合题意;
B.人推车但车没动,是有力而无距离,故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C.足球滚动过程中,有距离但无力,故不做功,不符合题意;
D.学生背书包行走,有力,有距离,但在力的方向上没距离,故不做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功的两个要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5.【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该同学做一次引体向上时上升高度大约为
该同学做一次引体向上的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大约为
最接近300J,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公式,可求出做功大小。
6.【答案】C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两枚鸡蛋的重力约为
小明身高约为1.7m,将两枚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鸡蛋上升的高度约为
小明将两枚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该过程中两枚鸡蛋克服重力做功大约是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公式W=Gh,可求出重力做的功。
7.【答案】C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捡起地上的羽毛球,对羽毛球施加了力,羽毛球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了距离,人对羽毛球做了功,A不符合题意;
B.将弹簧拉力器拉长,人对拉力器施加了力,拉力器伸长,人对拉力器做了功,B不符合题意;
C.托着篮球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时,人施加的力竖直向上,篮球在力的方向没有移动距离,人对篮球不做功,C符合题意;
D.将实心球抛向空中,手施加了力,实心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人对实心球做了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8.【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对三个物体的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的力F,三个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都是s,根据W=Fs
可知,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一样多,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受到的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的多少。
9.【答案】B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抱着课本不动,有力无距离,不做功,A不符合题意;
B.推着课桌前进,克服摩擦力做功,B符合题意;
C.提着书包从前排走到后排,若书包距离地面高度不发生变化,则力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C不符合题意;
D.课桌未推动,有力无距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0.【答案】C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1)人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有力作用在石头上,但石头没有通过距离,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2)提着水桶在水平面上行走,人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而水桶没有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3)拉车沿路面运动,人给小车一个拉力,小车在拉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人的拉力对小车做功;
(4)向上提升物体,人给物体的拉力向上,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人的拉力对物体做功。
综上分析可知,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3)(4)。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1.【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一瓶500mL的矿泉水的质量在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G=mg=0.5kg×10N/kg=5N,从地上拿起一瓶矿泉水送到嘴边的高度h=1.6m,做的功W=Gh=5N×1.6m=8J。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公式W=mgh,求出重力做的功。
12.【答案】B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同一物体在CD段和BC段对水平路面压力相同,且CD段和BC段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物体在CD段所受的摩擦力和BC段所受的摩擦力一样大,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BC段拉力F2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2=F2sBC=2N×6m=12J;CD段的拉力F3=2.8N,CD段拉力F3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3=F3sCD=2.8N×4m=11.2J,所以BC段拉力F2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CD段拉力F3对物体所做的功,B符合题意;
C、AB段拉力F1对物体做的功为:W1=F1sAB=3N×4m=12J,所以BC段拉力F2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AB段F1对物体所做的功,C不符合题意;
D、物体在CD段所受的摩擦力和BC段所受的摩擦力一样大,BC段的距离大于CD段的距离,根据W=fs可知,BC段中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于CD段中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压力和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相同;根据公式W=Fs,可判断做功大小。
13.【答案】C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得,在相等的恒力F作用下,分别在水平方向、沿斜面向上、竖直方向通过了相等的距离s。根据 得,F在三种情况下做的功为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体受到的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
14.【答案】B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用力搬石头,未搬动,对石头施加了力,但石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没有对石头做功,A不符合题意;
B.水平用力推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对车施加了水平力,车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对车做功,B符合题意;
C.手举着杠铃静止不动,对杠铃施加了力,但杠铃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没有对杠铃做功,C不符合题意;
D.竖直向上提着水桶水平前行,对水桶施加了力,但水桶移动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所以没有对水桶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
15.【答案】A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女孩把一箱报刊从地上搬到桌面,人克服报刊的重力做了功,A符合题意;
B.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背书包的力的方向是竖直方向的,而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则这个力对书包不做功,B不符合题意;
C.司机费力推车但纹丝不动,有力但是没有距离,人对车没有做功,C不符合题意;
D.足球被踢后,在草地上滚动过程中,没有力,是靠惯性运动的,人对足球不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6.【答案】A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女孩把一箱报刊抱起,对报刊用了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做了功,A符合题意;
B.司机用力推车,没有推动,用了力但没有移动距离,没有做功,B不符合题意;
C.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有力,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没有做功,C不符合题意;
D.足球被踢后,由于惯性在草地上滚动了一段距离,有距离,但不再受人的作用力,没有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7.【答案】C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能继续滚动是由于惯性,此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没有力不再做功,A不符合题意;
B.司机费了很大的力也未能推动汽车,虽然有力但没有距离,所以司机对汽车没有做功,B不符合题意;
C.女孩搬起一个箱子,女孩对箱子有力,且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所以女孩对箱子做了功,C符合题意;
D.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学生对书包有向上的力,但向上并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学生对书包没有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8.【答案】D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冰壶离开手后在平滑的冰面上滑行,此过程中人没有对冰壶施加力的作用,冰壶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故人没有对冰壶做功,A不符合题意;
B.背着背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此过程中,人对背包有向上的力,背包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力对背包没有做功,B不符合题意;
C.大力士支撑着大轮胎静止不动,人对大轮胎有力的作用,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故没有做功,C不符合题意;
D.工人将货箱从地面搬到桌上,人对货箱有向上的力,并且货箱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故人对货箱做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
19.【答案】100;200;0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受到的推力、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小车受到的阻力
一建筑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2m,该阶段工人对小车做的功为
撤去推力,小车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工人不再对小车用力,所以小车运动的第3秒工人对小车不做功,因此在小车前进3m的过程中,工人对小车做的功为200J。
小车水平运动,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支持力对小车不做功,即做功为0J。
【分析】做匀速运动,受到的推力、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根据公式,可求出工人做的功;小车水平运动,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支持力对小车不做功。
20.【答案】30;惯性;0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 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
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30J。
子弹射出了枪膛后,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高压空气对子弹没有力,故高压空气对子弹做的功是0。
【分析】根据公式,可求出功;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1.【答案】100;0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小明用10N的水平力推木箱匀速向右移动10m,则小明对木箱做的功W=Fs=10N×10m=100J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木箱匀速水平向右移动,所以重力没有对木箱做功,即重力对木箱做的功为0。
【分析】根据公式W=Fs,求出功的大小;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2.【答案】10;2;24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第一次拉物体时,拉力为10N,这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
由 得,物体运动的路程
第二次拉物体时,拉力为20N,物体运动的距离
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故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分析】根据二力平衡判断物体受力大小;根据功和力的比值, 计算距离;利用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
23.【答案】=;<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两次抬起水泥板时的情况如图所示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动力克服的都是水泥板的重力,对于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其重心都在其几何中心上,所以阻力臂都等于动力臂的二分之一。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所以前后两次所用的力相同。
若甲、乙两种情况均将水泥板拉至竖直位置,由图可知 ,根据 可知拉力做功 。
【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比较力的大小;根据W=Fs,比较做功大小。
24.【答案】30;右;30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动滑轮拉力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使用的是动滑轮,对于动滑轮受力分析可知,受到向左的拉力F和受到两股绳子向右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F= ×60N=30N,即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30N。
因为物体M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物体M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拉力方向水平向左,所以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由图知,物体在绳端,物体的速度为0.2m/s, 所以拉力端对应的速度v'= v= ×0.2m/s=0.1m/s,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 v't=0.1m/s×5s=0.5m,所以拉力F在5s内做的功W=Fs'=60N×0.5m=30J,即拉力F在5s内做的功为30J。
【分析】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根据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利用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
25.【答案】做;=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从A到B过程,小球在重力的方向上由发生移动,小球自身重力对小球做功。
依题意得,C点为BD的中点,则BC段的距离等于CD段的距离,小球在BD段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不变,与水平面间的粗糙程度不变,小球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不变,由 得
【分析】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根据物体受到的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
26.【答案】力;力的方向上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分析】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7.【答案】400;200;200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丙可知,3s~5s物体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运动的路程为s=vt=1m/s×2s=2m,由图乙可知,3s~5s推力大小为200N,则3s~5s推力F对木块所做的功为W=Fs=200N×2m=400J
3s~5s时,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f=F=200N,5~6s木块做减速运动,但与3s~5s时相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200N。
同理,1s~3s内,物体受到摩擦力也为200N,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fs=200N×1m=200J
【分析】根据s=vt、W=Fs求出推力做的功;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根据W′=fs,求出克服摩擦做的功。
28.【答案】=;=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知,物体受到的拉力相同,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相同,根据 可知,力F做的功
【分析】根据,比较做功大小。
29.【答案】(1)9
(2)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
(3)等于;不省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1)拉力做的功
(2)距离s和高度h用刻度尺测量,根据二力平衡,物体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因此G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能够准确读出数据,所以测量F时要求小车做匀速运动。
(3)由表中数据可知,三次实验数据中 ,即使用光滑斜面时拉力所做的功等于斜面克服小车重力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省力费距离,但不省功。
【分析】(1)根据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
(2)刻度尺测量长度;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相同,是匀速直线运动;
(3)使用任何机械不能省功。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物理试卷 沪科版 八下10.3 做功了吗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涟水期末)如图所示,生活情境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吊着重物水平移动
B. 用力将杠铃举起
C. 用力推车没动
D. 背着书包等车
【答案】B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吊着重物水平移动距离,对重物有施力,但重物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力对物体不做功,A不符合题意;
B.用力将杠铃举起,对杠铃有施力,且杠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力对杠铃做了功,B符合题意;
C.用力推车没动,对车有施力,但车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距离为0,所以力对车不做功,C不符合题意;
D.背着书包等车,对书包有施力,但书包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力对书包不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
2.(2022九上·镇江期中)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用力推汽车但未推动,推力对汽车做了功
B.人站在匀速上行的厢式电梯中,电梯对人做了功
C.冰壶在水平冰面上向前滑行时,冰壶的重力对冰壶做了功
D.被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人对实心球做了功
【答案】B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人用力推汽车没推动,有力而无距离,推力没有做功;A不符合题意;
B.人站在匀速上行的厢式电梯中,电梯对人力的方向上竖直向上的,移动的距离在竖直方向上,所以电梯对人做了功,B符合题意;
C.冰壶在水平冰面运动的过程中,所受重力竖直向下,冰壶向下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对冰壶没有做功,C不符合题意;
D.被抛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过程中,推力已经消失,是由于惯性而运动,故人的推力没有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3.(2022九上·徐州期中)足球运动员用10N的力踢一个重为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3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 )
A.300J B.150J C.50J D.0J
【答案】D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足球离开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过程中,靠惯性运动,球脱离了脚,脚没有给球施加力,对球不做功,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4.(2022九上·姜堰期中)下列实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
B.人推车,车未动
C.足球被踢后,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
D.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答案】A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功的两个要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A.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这样是有力且在力的方向上有距离,故做功,符合题意;
B.人推车但车没动,是有力而无距离,故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C.足球滚动过程中,有距离但无力,故不做功,不符合题意;
D.学生背书包行走,有力,有距离,但在力的方向上没距离,故不做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功的两个要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5.(2022九上·常州期中)如图所示,九年级小明同学正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试估算他做一次完整的引体向上运动(从图甲状态到图乙状态),需要做功大约为( )
A.300J B.800J C.1000J D.1500J
【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该同学做一次引体向上时上升高度大约为
该同学做一次引体向上的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大约为
最接近300J,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公式,可求出做功大小。
6.(2022九上·海安期中)小明将两枚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该过程中两枚鸡蛋克服重力做功大约是( )
A.0.1J B.0.5J C.2J D.4J
【答案】C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两枚鸡蛋的重力约为
小明身高约为1.7m,将两枚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鸡蛋上升的高度约为
小明将两枚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该过程中两枚鸡蛋克服重力做功大约是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公式W=Gh,可求出重力做的功。
7.(2022九上·电白期中)疫情期间,同学们做到了居家防疫、学习和锻炼都不误。下列事例中,人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A.捡起地上的羽毛球
B.将弹簧拉力器拉长
C.托着篮球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D.将实心球抛向空中
【答案】C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捡起地上的羽毛球,对羽毛球施加了力,羽毛球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了距离,人对羽毛球做了功,A不符合题意;
B.将弹簧拉力器拉长,人对拉力器施加了力,拉力器伸长,人对拉力器做了功,B不符合题意;
C.托着篮球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时,人施加的力竖直向上,篮球在力的方向没有移动距离,人对篮球不做功,C符合题意;
D.将实心球抛向空中,手施加了力,实心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人对实心球做了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8.(2022九上·茂南期中)如图,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A>mB>mC,它们在同样大的力F作用下,并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则力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 )
A.一样多 B.对A做的功最多
C.对B做的功最多 D.对C做的功最多
【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对三个物体的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的力F,三个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都是s,根据W=Fs
可知,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一样多,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受到的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的多少。
9.(2022九上·丹徒月考)教室里,同学们正在调换座位,下列所描述的情境中,人对物体一定做功的是( )
A.甲抱着一叠课本原地不动
B.乙推着一张空课桌在教室地面上前进
C.丙提着一只书包从教室前排走到后排
D.丁在推一张堆满课本的课桌,却没能把它推动
【答案】B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抱着课本不动,有力无距离,不做功,A不符合题意;
B.推着课桌前进,克服摩擦力做功,B符合题意;
C.提着书包从前排走到后排,若书包距离地面高度不发生变化,则力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C不符合题意;
D.课桌未推动,有力无距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0.(2022九上·凤山期中)以下示例所列举的几个力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⑴ 石头搬而未起 ⑵提桶在水平面上行走
⑶ 拉车沿路面运动 ⑷ 向上提升物体
A.(1)(2) B.(2)(3) C.(3)(4) D.(1)(4)
【答案】C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1)人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有力作用在石头上,但石头没有通过距离,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2)提着水桶在水平面上行走,人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而水桶没有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3)拉车沿路面运动,人给小车一个拉力,小车在拉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人的拉力对小车做功;
(4)向上提升物体,人给物体的拉力向上,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人的拉力对物体做功。
综上分析可知,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3)(4)。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1.(2022九上·常州期中)炎热的夏天,在路上执勤的交警从地上拿起一瓶矿泉水送到嘴边,如图所示,他对矿泉水做功约( )
A.8J B.80J C.800J D.8000J
【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一瓶500mL的矿泉水的质量在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G=mg=0.5kg×10N/kg=5N,从地上拿起一瓶矿泉水送到嘴边的高度h=1.6m,做的功W=Gh=5N×1.6m=8J。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公式W=mgh,求出重力做的功。
12.(2022九上·常州期中)如图所示,木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中AB段表面铺着毛巾,BD段表面铺着棉布,木块在AC段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在BC段所受的摩擦力小于CD段所受的摩擦力
B.BC段拉力F2对木块所做的功大于CD段拉力F3对木块所做的功
C.AB段拉力F1对木块所做的功大于BC段拉力F2对木块所做的功
D.BC段中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小于CD段中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答案】B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同一物体在CD段和BC段对水平路面压力相同,且CD段和BC段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物体在CD段所受的摩擦力和BC段所受的摩擦力一样大,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BC段拉力F2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2=F2sBC=2N×6m=12J;CD段的拉力F3=2.8N,CD段拉力F3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3=F3sCD=2.8N×4m=11.2J,所以BC段拉力F2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CD段拉力F3对物体所做的功,B符合题意;
C、AB段拉力F1对物体做的功为:W1=F1sAB=3N×4m=12J,所以BC段拉力F2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AB段F1对物体所做的功,C不符合题意;
D、物体在CD段所受的摩擦力和BC段所受的摩擦力一样大,BC段的距离大于CD段的距离,根据W=fs可知,BC段中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于CD段中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压力和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相同;根据公式W=Fs,可判断做功大小。
13.(2022九上·灌阳期中)现有甲、乙、丙三个质量不同的物体(m甲>m乙>m丙),在相等的恒力F作用下,分别在水平方向、沿斜面向上、竖直方向通过了相等的距离s。如图所示。F在三种情况下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三者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W甲>W乙>W丙 B.W甲<W乙<W丙
C.W甲=W乙=W丙 D.W甲=W乙<W丙
【答案】C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得,在相等的恒力F作用下,分别在水平方向、沿斜面向上、竖直方向通过了相等的距离s。根据 得,F在三种情况下做的功为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体受到的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
14.(2022九上·梁溪期中)下列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用力搬石头,未搬动
B.水平用力推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C.手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D.竖直向上提着水桶水平前行
【答案】B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用力搬石头,未搬动,对石头施加了力,但石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没有对石头做功,A不符合题意;
B.水平用力推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对车施加了水平力,车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对车做功,B符合题意;
C.手举着杠铃静止不动,对杠铃施加了力,但杠铃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没有对杠铃做功,C不符合题意;
D.竖直向上提着水桶水平前行,对水桶施加了力,但水桶移动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所以没有对水桶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
15.(2022九上·太仓期中)下列几种情境中,人做功的是( )
A.女孩把一箱报刊从地上搬到桌面
B.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C.司机费力推车但纹丝不动
D.足球被踢后,在草地上滚动过程中
【答案】A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女孩把一箱报刊从地上搬到桌面,人克服报刊的重力做了功,A符合题意;
B.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背书包的力的方向是竖直方向的,而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则这个力对书包不做功,B不符合题意;
C.司机费力推车但纹丝不动,有力但是没有距离,人对车没有做功,C不符合题意;
D.足球被踢后,在草地上滚动过程中,没有力,是靠惯性运动的,人对足球不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6.(2022九上·江阴期中)下面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
A.女孩把一箱报刊抱起
B.司机用力推车,车纹丝不动
C.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
D.足球被踢后,在草地上滚动了一段距离
【答案】A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女孩把一箱报刊抱起,对报刊用了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做了功,A符合题意;
B.司机用力推车,没有推动,用了力但没有移动距离,没有做功,B不符合题意;
C.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有力,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没有做功,C不符合题意;
D.足球被踢后,由于惯性在草地上滚动了一段距离,有距离,但不再受人的作用力,没有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7.(2022九上·兴化月考)根据如图所示的几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了功
B. 司机费了很大的力也未能推动汽车,但司机对汽车做了功
C. 女孩搬起一个箱子,女孩对箱子做了功
D. 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学生对书包做了功
【答案】C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能继续滚动是由于惯性,此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没有力不再做功,A不符合题意;
B.司机费了很大的力也未能推动汽车,虽然有力但没有距离,所以司机对汽车没有做功,B不符合题意;
C.女孩搬起一个箱子,女孩对箱子有力,且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所以女孩对箱子做了功,C符合题意;
D.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学生对书包有向上的力,但向上并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学生对书包没有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8.(2022九上·天心月考)下列事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
A. 冰壶离手后在冰面上滑行
B. 背着背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C. 大力士支撑着大轮胎静止不动
D. 工人将货箱从地面搬到桌上
【答案】D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冰壶离开手后在平滑的冰面上滑行,此过程中人没有对冰壶施加力的作用,冰壶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故人没有对冰壶做功,A不符合题意;
B.背着背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此过程中,人对背包有向上的力,背包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力对背包没有做功,B不符合题意;
C.大力士支撑着大轮胎静止不动,人对大轮胎有力的作用,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故没有做功,C不符合题意;
D.工人将货箱从地面搬到桌上,人对货箱有向上的力,并且货箱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故人对货箱做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
二、填空题
19.(2023九上·茂南期末)一建筑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2m,小车受到的阻力为 N。撤去推力,小车仍然能继续向前运动1m,在小车前进3m的过程中,工人对小车做的功为 J,支持力做功 J。
【答案】100;200;0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受到的推力、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小车受到的阻力
一建筑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2m,该阶段工人对小车做的功为
撤去推力,小车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工人不再对小车用力,所以小车运动的第3秒工人对小车不做功,因此在小车前进3m的过程中,工人对小车做的功为200J。
小车水平运动,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支持力对小车不做功,即做功为0J。
【分析】做匀速运动,受到的推力、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根据公式,可求出工人做的功;小车水平运动,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支持力对小车不做功。
20.(2023九上·电白期末)某运动员在某次射击比赛中,使用的气枪的枪膛长30cm,高压空气在枪膛内对子弹的推力是100N,子弹离开枪膛后前进了50m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 J。子弹射出了枪膛后,由于 ,还能继续向前飞行,在这个过程中,高压空气对子弹做的功是 J。
【答案】30;惯性;0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 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
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30J。
子弹射出了枪膛后,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高压空气对子弹没有力,故高压空气对子弹做的功是0。
【分析】根据公式,可求出功;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1.(2022九上·徐州期中)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10N的水平力推重为50N的木箱匀速向右移动10m。在此过程中,小明对木箱做的功为 J,重力对木箱做的功为 J。
【答案】100;0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小明用10N的水平力推木箱匀速向右移动10m,则小明对木箱做的功W=Fs=10N×10m=100J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木箱匀速水平向右移动,所以重力没有对木箱做功,即重力对木箱做的功为0。
【分析】根据公式W=Fs,求出功的大小;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2.(2022九上·金坛期中)用水平拉力先后两次拉着重为20N的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第一次拉力为10N,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对物体做了20J的功;第二次拉力增大为20N,拉力对物体做了48J的功。分析两次做功过程,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物体运动了 m,第二次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J。
【答案】10;2;24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第一次拉物体时,拉力为10N,这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
由 得,物体运动的路程
第二次拉物体时,拉力为20N,物体运动的距离
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故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分析】根据二力平衡判断物体受力大小;根据功和力的比值, 计算距离;利用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
23.(2022九上·常州期中)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甲、乙两种方法使其一端缓慢抬离地面,若F甲和F乙始终竖直向上,则F甲 (>/</=)F乙,如果两种方法都将水泥板缓慢拉到甲竖直位置,不计空气阻力等因素,两次拉力做功W甲 (>/</=)W乙。
【答案】=;<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两次抬起水泥板时的情况如图所示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动力克服的都是水泥板的重力,对于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其重心都在其几何中心上,所以阻力臂都等于动力臂的二分之一。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所以前后两次所用的力相同。
若甲、乙两种情况均将水泥板拉至竖直位置,由图可知 ,根据 可知拉力做功 。
【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比较力的大小;根据W=Fs,比较做功大小。
24.(2022九上·江都期中)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M,在F=60N的拉力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N,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拉力F在5s内做的功W= J(不计滑轮重,不计绳重,不计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答案】30;右;30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动滑轮拉力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使用的是动滑轮,对于动滑轮受力分析可知,受到向左的拉力F和受到两股绳子向右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F= ×60N=30N,即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30N。
因为物体M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物体M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拉力方向水平向左,所以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由图知,物体在绳端,物体的速度为0.2m/s, 所以拉力端对应的速度v'= v= ×0.2m/s=0.1m/s,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 v't=0.1m/s×5s=0.5m,所以拉力F在5s内做的功W=Fs'=60N×0.5m=30J,即拉力F在5s内做的功为30J。
【分析】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根据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利用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
25.(2022九上·江都期中)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的A处自由滚下,在B处与小木块相撞,小球推着木块运动到D处停下,C点为BD的中点。从A到B过程,小球自身重力对小球 (选填“做”或“不做”)功;BC段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做功为W1,CD段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做功为W2,则W1和W2的大小关系是:W1 (选填“>”“<”或“=”)W2。
【答案】做;=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从A到B过程,小球在重力的方向上由发生移动,小球自身重力对小球做功。
依题意得,C点为BD的中点,则BC段的距离等于CD段的距离,小球在BD段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不变,与水平面间的粗糙程度不变,小球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不变,由 得
【分析】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根据物体受到的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
26.(2022九上·灌云月考)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二是物体在 通过的距离。
【答案】力;力的方向上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分析】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7.(2022九上·海安月考)如图甲所示,小林用水平推力F推动水平地面上的一木块,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3s~5s推力F对木块所做的功为 J, 5~6s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若已知在1s~3s内,木块水平移动的距离为1m,则在1s~3s内,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J。
【答案】400;200;200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丙可知,3s~5s物体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运动的路程为s=vt=1m/s×2s=2m,由图乙可知,3s~5s推力大小为200N,则3s~5s推力F对木块所做的功为W=Fs=200N×2m=400J
3s~5s时,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f=F=200N,5~6s木块做减速运动,但与3s~5s时相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200N。
同理,1s~3s内,物体受到摩擦力也为200N,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fs=200N×1m=200J
【分析】根据s=vt、W=Fs求出推力做的功;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根据W′=fs,求出克服摩擦做的功。
28.(2022九上·江都月考)如图物体在相同力F的作用下,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W1 W2 W3(填>或<或=)。
【答案】=;=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知,物体受到的拉力相同,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相同,根据 可知,力F做的功
【分析】根据,比较做功大小。
三、实验探究题
29.(2022九上·宜州期中)下表是小宇同学进行斜面探究活动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测量次数 F/N s/m G/N h/m Fs/(N·m) Gh/(N·m)
1 3 2 20 0.3 6 6
2 4.5 2 30 0.3 9
3 6 2 40 0.3 12 12
(注:F是拉力的大小,s是小车通过的距离,G是小车所受的重力,h是上升的高度)
(2)s和h是用 测量的,G是用 测量的,测量F时要求小车做 运动;
(3)小宇同学通过探究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使用光滑斜面时拉力所做的功 斜面克服小车重力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斜面 (选填“省”或“不省”)功。
【答案】(1)9
(2)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
(3)等于;不省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1)拉力做的功
(2)距离s和高度h用刻度尺测量,根据二力平衡,物体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因此G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能够准确读出数据,所以测量F时要求小车做匀速运动。
(3)由表中数据可知,三次实验数据中 ,即使用光滑斜面时拉力所做的功等于斜面克服小车重力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省力费距离,但不省功。
【分析】(1)根据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
(2)刻度尺测量长度;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相同,是匀速直线运动;
(3)使用任何机械不能省功。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