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将进酒》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1 12:0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且听----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轼《水调歌头》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酒 与 李 白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且沿用至今。 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
酒 与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饮中八仙诗(节选)
唐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嗜酒
豪放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第一节
李白的传奇经历与思想
走进李白
一、出生地之谜
李白于开元二十二年(734)作《与韩荆州书》,其中自述身世: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现在一般认为,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约五岁时,随家迁居到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可以肯定的是他出生在一个富裕且有文化教养的家庭。李白的父亲非常重视对于他的文化教育。
李白在蜀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18岁时,隐居大匡山读书。20岁时,李白出游成都,并谒见了时任益州长史的苏颋。苏颋对其才华极为赏识,曾对群僚言:
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
二、漫游经历
开元十二年(724),李白出蜀,开始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漫游历程。他从峨眉山沿平羌江东下,至渝州。次年春,出峡,过荆门,至江陵。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此后,李白继续东下,游洞庭湖、登庐山,至金陵、扬州、越中等地。后定居于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并以安陆为中心干谒与漫游,先后游历了襄阳、洛阳、太原、东鲁等地。
开元十八年(730),李白自安陆启程,取道南阳,西入长安。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随即失望地离开,沿黄河东下,由梁、宋至洛阳、襄阳。后举家迁往山东任城,与孔巢父等人在徂徕山纵情诗酒,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元年(742),唐玄宗下诏征召李白入京。李白二入长安,备极荣宠,供奉翰林,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天宝三载(744),李白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李白东至洛阳,与杜甫相识。他之后南下吴越、北上蓟门,四处漂泊。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隐居于庐山。李白入永王李璘幕府。李璘兵败被杀,李白也因从璘获罪,长流夜郎幸途中遇赦,得以回还。
上元二年(761),李白又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军队,无奈因病折回。次年,病殁于当涂族叔李阳冰家。
三、性格与思想
慷慨豪纵,洒脱不羁的个性深刻影响着李白的人生道路。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早年在大匡山读书时,李白曾从学“以王霸之道见行于世”的赵蕤,受到纵横家思想的影响。《新唐书》称李白“喜纵横术”。
各家思想中,影响李白最深的非道家莫属。观其一生,炼丹采药、学道求仙确是不曾休歇。他还曾在齐州受箓,正式入道。道教信仰在李白的人生态度和创作中都有展现。他飘逸洒脱的气度、纵放不羁的性格都是道家精神的外化。特别是当他仕途失意时,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道家和道教信仰得以解脱。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一首醉酒的诗。
看来,李白天生为诗酒而来,为后人读诗酒篇而来。今天我们就来读他的劝酒诗----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2.品味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背景简介:
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将:qiāng 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句。
进酒:饮酒
  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将进酒》
将 进 酒
《将进酒》感情奔放,气势雄浑,曲折低回,跌宕起伏。
请你找出诗中最喜欢的一句话,谈谈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长歌行》有诗云:“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流水”意象
——以江水的永恒对比人类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 以江水的流逝暗示时间的流逝。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起兴:
比喻:
反衬:
夸张:
悲:对时光流逝,生命渺小,抱负不能施展,理想不能实现的感慨。
前四句手法表达:
以黄河水东流以引发对人生的慨叹。
以黄河水一去不返喻青春难再,人生易逝。
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从空间(黄河之水天上来)和时间(朝、暮)两方面夸张写出人生的渺小与短暂。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欢: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愤激之语
诗人的真心话吗?作者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明确:不是真心话,真正想做的是建功立业,并不是“长醉不愿醒”。只是因为当时仕途失意,志不得抒所以才这么说,一方面反映了对权贵的蔑视,另一方面更是怀才不遇的愤慨之词。
愤激之语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陈王:
三国曹植
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诗”是著名的文学典故,他的《七步诗》家喻户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明确:
与曹植一样,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初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山”的下场。以曹植自况,表达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这些很多人苦苦追求的东西到了李白这里却抵不过一碗美酒, 李白此时反客为主,他的情感达到“狂傲”的地步。这“狂”其实就是“悲”之重、“欢”之浓,“愤”之深的集中体现。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何而愁?此“愁”的实质是什么?
将 进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圣贤寂寞
人生失意
为何而愁
一愁
二愁
三愁




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他平生的追求有两个,一是追求精神自由,二是建立丰功伟业。追求精神自由导致他的一系列行为:反抗传统,蔑视权贵,理想超出于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等级秩序之外;建立丰功伟业,又使他与传统妥协,求助于权贵,回到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秩序之中。但现实中又不可能同时占有以上二者。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尽头的愁苦。文中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将进酒》是灵与肉、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猛烈碰撞的巨响低回,是一曲不羁灵魂的慷慨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