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2.2.点亮小灯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2.2.点亮小灯泡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01 11:4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
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
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
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打开手电筒的开关,小灯泡就亮了,它是怎样亮起来的?
生答。
过渡: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如何点亮小灯泡。
二、探索
1.学生观察小灯泡的构造并画出小灯泡的结构图
2.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
3.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
4.交流观察结果
5.点亮小灯泡
(1) 用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来点亮小灯泡。把小灯泡亮起来和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都画下来。
注意:不能用导线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起来!这会发生短路。
(2)学生实验,并将连接的丢画出
(3)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你的连接方式是?灯泡是否能被点亮
(4)分析接亮的共同点
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来,通过导线流到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再经过与连接点相连的金属架流到灯丝,再从另一个金属架流到另一个连接点,通过这个连接点流回到电池的负极(“-”)。电就在这样一个闭合、往复的路径里流动。
6.电流过的路径就是电路。介绍回路、短路、断路
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当导线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没有经过小灯泡,这种现象叫短路。
电路的某个地方发生断线,使电流无法通过,这种现象叫断路。
7.安全提示
注意:低于36V电压的电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普通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插座中的电做实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的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三、小结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