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这三课基本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讲述古代、近代和现代战争带来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在认识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精神阵痛中,主动或被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从而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发展,最终形成了当今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需要达到的目标:了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比如它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交融与重构提供了契机,推动了新的文化现象的形成。这有助于学生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正确文明观。
二、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学生能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2.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课下收集史实及补充史料,学生能解释二战为何推动民族自决成为国际公理。
3.通过学生展示、教师补充,学生能归纳出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将本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进行文化复兴与创新,并能从不同角度理解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
三、学科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能够客观认识现代战争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提供了契机,认识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多样性特征,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理解和评判,提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自主填充地图册,形成基本的时空认知。
史料实证:借助史料的收集、研读、解析,明确现代战争对于人类文化的巨大破坏,认识现代战争对于唤醒殖民地的民族民主意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理解列宁的民族自决思想的内涵和影响,进一步涵养史料实证素养,客观认识战争具有“摧毁”与“重建”的双重历史影响。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阅读对文本进行分析,理解并认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深远影响,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家国情怀:了解战争的残酷性,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提升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现代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难点:理解二战后新兴国家的文化复兴
五、教学过程
导入:
说起战争,你会想到什么画面?(出示战争残酷的画面)战争无疑是惨烈的,但是斯宾格勒曾说过“战争的精华却不是在胜利,而是在于文化命运的展开。”可谓道出了战争与文化、与人类命运的关系的实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现代战争的另一个重要侧面——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学习任务一:从中国看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教师:问题:这是《觉醒年代》一段视频,同学们观看后,最震撼你的几句话是什么?(视频原话)
这些话表现出当时中国人的觉醒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回答 :
1、主权意识的觉醒(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
2、新救国思想的觉醒(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
3、新的政治力量的觉醒(中国共产党成立,绝不仅仅是几个知识分子的觉醒,而是整个工人阶级觉醒,整个中华民族的觉醒)
觉醒一:我认为一战为中国争取民族解放运动提供新契机,促进了主权意识的觉醒。
史实有三:
1.一战爆发后,北京政府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制定了“以工代兵”的参战政策,约14万华工被派遣到欧洲战场,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突出贡献。战后,大部分华工回国,欧战的经历使他们具有了新的世界思想和变革思想。华工的民族主义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也增强,成为争取民族权益和爱国运动新的重要力量。
2.中国政府通过外交努力陆续从德国收回一些丧失主权,在很大意义上维护了国家主权与利益,具有积极的一面。
3.1919年巴黎和会的外交会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最后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出席和会,中国人抵制了巴黎和会的决定,坚决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拒签和约行动,是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所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的胜利,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争取民族权益。
觉醒二:一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新救国思想的觉醒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种种弱点和弊病暴露在中国人面前。中国先进的知识对西方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正当他们陷入极度的彷徨和苦闷之中的时候,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了。它使中国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找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确道路。
觉醒三:一战促进了中国新政治力量的觉醒:即中国共产党成立。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欧洲战场,主要精力用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这使得中国的民族资本有了一个快速成长的黄金时期。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快速壮大,为中国共产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为再加上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教师评价:刚刚这些同学从深层次挖掘了一战与中国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内在联系,而且史论结合,符合历史学科的要求。刚才在视频中特别震撼的一句话是“中国是中国人自己的中国”,1900年的泛非会议上全世界的黑人喊出了“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这就是“民族自决”。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民族自决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民族自决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民族自决原则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
民族自决作为政治概念最初出现在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中。
作为一个法律原则是由列宁在1916年《论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中正式提出的。
一战和十月革命后,这一原则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传播并获得一定的承认。
二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了确认。
1945年《联合国宪章》是第一个正式规定民族自决原则的国际条约。
教师总结:民族自决原则自1776年《独立宣言》出现至1945年《联合国宪章》的国际公理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原则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下面我们完成历史填充图册上59页(第1题和第2题)。(欧洲版图发生了哪些变化?一战后出现了哪些新兴国家)
四大帝国的解体
在民族自决思想的影响之下,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也兴起了一系列的民族解放运动。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形势图
“第五帝国”的觉醒
【小组合作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政治格局、经济角度、思想文化等思考)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疲于战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掠夺有所放松,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
(2)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3)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觉醒,加速了这些国家民族独立的进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生,一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活动意图说明 :加强解读地图的能力,训练提取关键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深化理解,涵养历史解释素养,强化唯物史观。
教师过渡:一战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影响下,出现了20世纪的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下面我们从印度来看民族自决原则在二战中的影响如何?
学习任务二:从印度看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学生活动:课下收集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并展示
教师提问:二战后的其他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还有哪些?学生展示
教师过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隆隆炮声中,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了一系列的声明和宣言,下面我们一起进行史料阅读,思考民族自决原则的适用范围是如何扩展为国际政治的理论?
两国决不进行扩张……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
——1941年8月英、美两国首脑签订的《大西洋宪章》
……协助从纳粹德国统治下获得解放的各国人民,以及欧洲的前轴心附庸国人民,用民主方式解决他们迫切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欲免后世再遭近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1945年6月《联合国宪章·序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展示和阅读材料,学生可以认识到民族自决原则进一步发展,促使殖民地人民最终获得独立,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教师:过渡语:上一个学习任务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从政治理论上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二战后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兴民族国家,那么他们的前途命运如何?
学习任务三:从新加坡看二战后的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
教师:下面我们以新加坡为例看看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的文化腾飞之路。
学生活动:阅读史料和课本75页历史纵横回答问题二战后新加坡选择了怎样的文化腾飞之路?
材料:新加坡在文化建设上,首先改变了以往现代化进程上的严重的西化倾向,注意从西方的价值观上逐步地回到亚洲的古老的传统上来,他们认识到: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必须继承和保持东方文化的有利因素,以取得平衡,以抵消西方文化中的腐朽部分。 ----郝宏桂<<文化价值重建与新加坡的现代化>>
教师: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有许多,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本,看看其他国家的文化复兴之路,完成下面的表格(学生展台展示)
国家 本土文化 外来文化
文明古国新生 印度
埃及
东西文化融汇 新加坡韩国 儒家传统: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 西方文化: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作风
教师:通过表格的填写,我们能得出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在文化复兴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民族文化得以复兴。
探究二:怎样理解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
教师ppt展示答案:
①国家独立是文化复兴的前提,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的国家无法真正实现文化复兴;②重视继承发扬民族文化,同时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东方与西方的交流中,创新发展;③复兴的民族文化,是推动国家发展振兴的重要动力。
【设计意图】分析史料和所学知识,学生可以认识到在借由战争与西方发生的文化碰撞中,殖民地人民获得了民族意识,并对西方文明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些因素促使新兴民族国家在发展民族文化时能够对本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作出正确取舍,从而收获更为完善的新文化,使民族文化得以复兴。
6、目标检测
反思与展望
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繁、烽火不断。战争不仅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也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流、交汇、传播。
文化发展需要和平的环境,和平方式的文化交流才是文化发展的真正助力。
结束语;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七、板书设计;
第 13 课 现代战争的重要侧面
——文化的碰撞
一、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二、民族自决再发展
三、民族文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