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二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1 16:5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设计二:“无尽的思索——我读经典”分课教学设计
核心任务:
基于选文的经典性,围绕“细读、博观、精思、明辨”的核心任务,以单篇选文的思辨性、探究性学习为主,相机进行适当的选文间的联系。通过细读选文,引入资料,形成相对比较具体的思辨情境,不断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激活其思维,深化其对文化经典的认识。
基本问题:
本单元选文中可供思考、探究之点甚多,这里分篇举一些例子,供教学时参考选用。
篇目 思考、探究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本文中的一些具体词句(如“毋吾以也”“浴乎沂,风乎舞雩”),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可引入有关资料,进行探究。 2.许多学者对孔子所赞同的“曾点之志”都有自己的理解,可引入课堂,帮助学生探究“曾点之志”的实质。 3.孔子为什么对曾皙的说法喟然而叹?他对其他三子的说法持什么态度? 4.文中四位弟子的说法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齐桓晋文之事》 1.“保民而王”与文中其他观点有什么关系? 2.本文的思路是怎样的?是否有逻辑上的问题? 3.结合《孟子》中的其他篇章,补充本文中的内容,完成对孟子心目中理想社会的描述。
《庖丁解牛》 1.“庖丁解牛”故事与《养生主》中的“缘督以为经”有什么关系? 2.探究“庖丁解牛”故事的整体的多元意蕴。 3.探究庖丁解牛时一些具体状态(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视为止,行为迟”)的寓意。 4.探究“庖丁解牛”故事与《养生主》中其他故事的关系。
《烛之武退秦师》 1.如何理解晋文公所说的“仁”“知”“武”?了解课文中“礼”的具体表现。 2.探究春秋时期“礼”的意义,思考孔子为什么强调“为国以礼”。 3.从课文出发,梳理春秋时期士人的著名故事,理解他们的品质与智慧。
《鸿门宴》 1.文中对项羽、刘邦的称呼似乎有些问题,应如何理解?是史书记述有误还是有意为之? 2.鸿门宴会的座次反映了项羽什么样的个性? 3.项伯是不是一个“纯粹”的叛徒?如何评价他的“夜告张良”“劝解项王”和“翼蔽沛公”? 4.项羽一方设鸿门宴是早有预谋还是临时为之?有什么证据? 5.项羽不杀刘邦,是不是真的只是“为人不忍”或缺乏政治远见? 6.“沛公起如厕”到“张良入谢”这一段记录,似乎有悖常理,应如何看待?
学习过程:
1.情境设置。
教师可以在学生基本了解每篇选文的内容后,从文中举一两个具体的、比较“小”的值得反思或多元解读的例子,或给出一两则能拓宽视野、调动学生思考的资料,或提出一两个有探究性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将其带入细读深思的状态中。
2.重返文本,细读深思。
对三篇诸子文作探究,教师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在对文本反复、不断深化的理解中进行探究,不能脱离文本;第二,要从前人的注释、评说中获取灵感,不要引导学生空想;第三,要让学生自主活动,教师不要过多地“断以己意”,避免限制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要提醒学生注意“内证法”的使用。如孔子对子路的“哂”,有人认为是嘲笑子路说大话,但如果注意到《公冶长》篇中“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的话,就会发现这一“哂”其实颇有探究的余地。
3.依托文本,拓展探究。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基础讨论“礼”的问题,需要适当引入一些有关“礼”的资料,考虑到搜集起来有一定难度,在下面表格中给出几则以供参考。至于探究春秋时期士人(宽泛意义上的)的事迹与精神,不妨以《屈完及诸侯盟》《曹刿论战》《展喜犒师》《弦高犒师》《申包胥哭秦庭》等《左传》名篇的阅读为基础,拓宽视野,展开较为复杂的语文学习活动。
关于“礼”的几则材料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左传·桓公二年》) 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厖”(《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将左右周旋,进退俯仰,于是乎取之。朝、祀、丧、戎,于是乎观之。(《左传·定公十五年》)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遗死?”礼,不可无也。(《晏子春秋·谏上二》) 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礼记·乐记》) 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
4.辨读文本,自圆其说。
古来评析《史记》者甚多,有不少都涉及历史记录中的“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之处,或从历史记录的“断点”入手展开思考。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利用前人的思考成果展开自主探究。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质疑旧说还是自创新说,都要合乎逻辑和常识,能自圆其说。学生在初期的尝试中,容易出现“无疑”“多疑”“过度求新”的情况,这些都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调整。
学习资源:
1.众说集纂:
程树德《论语集释》、赵杏根《孟子讲读》、方勇《庄子讲读》
2.史评汇编:
王维堤《左传选评》、韩兆琦《史记选注汇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