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诸子选文,了解文化背景
——必修下第一单元微专题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及任务
1.通过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梳理《论语》《孟子》《庄子》等三部典籍的相关常识及孔子、孟子、庄子的概况,组织课堂交流活动。
2.布置诵读任务,让学生正确流利地诵读三篇选文,初步感知选文大意
教学过程
【布置课前任务】
一、了解文化背景
1.查阅资料,了解孔子、孟子、庄子及《论语》《孟子》《庄子》的概况,用表格或思维导图梳理归纳。
内容提示:文化人物的归纳要点应有基本情况、生平概况、思想核心、文化贡献
文化典籍的归纳要点应包括概况、核心内容、主题思想、艺术特点、流传影响等。
(参考助读资源:【文学常识】孔子简介,【文学常识】孟子简介,【文学常识】《论语》简介,【文学常识】《孟子》简介。)
2.了解孔子、孟子、庄子生活的时代特征。
二、结合注释与相关工具书,在大致疏通选文文意的基础上,正确诵读文章,有条件的同学录制朗读音频,上传至班级空间。
要点提示:注意读准字音、断句正确、语气语调把握到位、诵读流畅
【组织课中活动】
一、文学常识梳理展示活动
1.【任务明确】就课前了解并梳理的孔子与《论语》、孟子与《孟子》、庄子与《庄子》相关知识,进行分组展示,向同学们介绍。请其他同学根据评价量表的维度进行评分。
【评价量表】
组别/代表名 内容 内容清楚、简明(30分) 要点较全面 (20分) 内容正确 (20分) 讲解流畅 (20分) 其他(10分)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2.学生交流展示
3.评价点拨(人物围绕生活年代、经历及政治思想简单点拨,典籍围绕成书、主要内容、特点、影响点拨即可)
4.延申点拨
二、文章诵读展示活动
1.活动要求
(1)小组抽签确定展示文段。
(2)组内准备五分钟。
(3)诵读展示,其他同学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评分及记录。
2.要点提示及评价量表
【要点提示】
【评价量表】
组别 (代表名) 诵读内容 读准字音 (25分) 断句正确 (25分) 语气语调 (25分) 诵读流畅 (25分) 其 他 (10分)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3.学生展示交流
4.评价点拨
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重点字音
论语 lún 饥馑j n 曾皙xī 哂sh n
舞雩yú 铿尔kēng 小相xiàng 沂yí
冠者guàn 喟然kuì 俟sì 撰zhuàn
莫春mù 毋 wú 冉r n
千乘之国shèng 端章甫 f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重点句子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长者的循循善诱)
(2)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慨叹)
(3)“唯求则非邦也与?”(反问表肯定意)
(4)“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反问表肯定意)
《齐桓晋文之事》重点字音
觳觫 hú sù 便嬖 pián bì 放辟pì 畜妻子xù 庠序 xiáng
孝悌tì 颁白bān 褊小biǎn 邪侈chǐ
则王矣wàng 胡龁hé 彼恶知之wū 忖度cǔn duó
《齐桓晋文之事》重点句子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庖丁解牛》重点字音
páo lǚ huō huā xì kuǎn
庖 履 騞 砉 郤 窾
yǐ qìng gū xíng chù huò
踦 綮 軱 硎 怵 謋
间 jiàn(间隙)
向 xiǎng 通“响” 盖 hé 通“盍”
《庖丁解牛》重点句子(断句及“为”的读音)
(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3)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为”的读音:
wèi 作介词,①替、给 ②因为 ③ 为了
wéi 作动词:做、谋求、作为、治理、成为、学习、研究等等。
作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疑问反诘语气,如: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wèi ) 吾见其难为 ( wéi )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 wèi ) 怵然为戒 ( wèi )
视为止,行为迟 ( wèi )
三、活动评价及小结
1.完成测评量表计算。
2.讨论点评。
3.小结
四、活动作业
1.完成本课文学常识整理。
2.熟读课文。
3.完成同步测试练习。
教学反思:
1